转跳到内容

【长篇互动向历史架空文】真王 【诈尸,1.21新更第二十四章】


fby1999

只显示该作者

只有该作者的内容显示中。 返回到主题

推荐贴

呐,时隔两年,诈尸了。

现在是重制版,前15章做了细节上的修改。

 

 

 

 

 

首先做下大体介绍,这是一篇互动向的文,也就是说,在世界观下,主角的每一个重大选择(甚至包括主角本身),都是由投票来决定的。

因此,如果选择失当,主角也是会灰灰的……

 

参(bei)与(hei)者——YoYo子,Drakedog,结局的续篇,苍云静岳,fby1999

 

全文为历史架空系(因为怕出现硬伤……),由藩镇割据、权臣当朝的乱世开始,由天下归一结束(无论哪方势力),初步设定全书有7个不同大结局,5个人物加起来有29个不同的小结局……

当然,如果中间有选择导致了其他情况,皮卡会尽可能做到合理的。(历史的合理性)

 

粗略人物介绍:

 

开始代入:

欧派子大人@提不起劲:

刘幽,汉族,都城长安的著名武士。

 

苍云静岳:

秋静岳,汉族,故事开端在吴越(扬州)。

 

结局的续篇:

何续,汉族,故事开端在蜀中(益州)。

 

 

Drakedog

完颜禾洛,女真族,故事开端在燕北(幽州)。

 

 

 

 

如下,开始。

目录

第零章 历史

第一章 大志

第二章 二镇

第三章 出征

第四章 抉择

第五章 诡谋

第六章 山川

第七章 病逝

第八章 夺取

第九章 吴候

第十章 取舍

第十一章 将神

第十二章 正道

第十三章 杭州

第十四章 遗计

第十五章 兄弟

第十六章 焚城

第十七章 封赏

第十八章 度田

第十九章 北运

第二十章 金陵

第二十一章 剧变

第二十二章 蜀龙

第二十三章 鱼跃

第二十四章 围城

 

 

 

 

,由fby1999修改
链接到点评
  • 回复 535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第零章 历史

 

华夏的历史,经过夏商两周,秦汉三国,五胡乱华,在隋朝末年,忽然拐了一个大弯。

 

大业二年(606年),二十岁的皮无意从军。

大业八年(612年),二十六岁的皮无意追随隋炀帝杨广,首次讨伐高句丽,战功显赫,崭露头角。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杨广二伐高句丽,同年六月,杨玄感造反,未及一月,便被平定,杨玄感被皮无意斩首。

大业十年(614年),杨广三伐高句丽,自大业七年便开始爆发农民起义,开始愈演愈烈。

 

大业十一年(615年)七月,时年二十九岁的皮无意,于会稽郡起兵反隋。

同年,李渊调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于龙门遭遇母端儿农民起义,李渊领兵击败起义军,收编万余人,实力大增。又击绛州贼柴保昌,降其众数万人。

 

大业十二年(616年)一月,皮无意据吴越之地,杀萧铣,兵逼荆楚。

大业十二年九月,皮无意统一吴楚两地全境。

 

大业十三年(617年),皮无意于襄阳称王,王号为唐!

同年,李渊于太原起兵反隋,入关中。

 

大业十四年(618年)一月,杨广弃江都,领兵二十万,入洛阳,压制王世充,意图重返关中。(正史杨广为兵变死在江都)

同年五月,皮无意攻入蜀地,十一月统一蜀地,至此,整个南方。

次年(619)一月一日,皮无意称帝,建国为唐,建元光统,取光复华夏衣冠,再兴汉家正统之意,史称皮唐。

 

光统元年(619年),李世民引兵伏杀杨广,尽降二十万大军,出兵灭洛阳王世充。

此后,李渊于关中称帝,也建国为唐,史称李唐。

同年,河北窦建德败罗艺,统一河北,立国为夏。

 

自此,南北两唐对立,窦夏屹立河北,天下呈现三分之势。

皮唐统治整个南方,包括扬州、荆州、益州、交州以及徐州、豫州,窦夏割据河北,李唐控制西北,包括关中、西凉并洛阳。

此后,三方势力连年对峙,战争不断。

 

光统十一年(629年),窦建德病逝,因其无亲子,因而养子继位,皮无意御驾亲征,出兵攻夏,大破之。李唐以秦王李世民为帅出兵援救,双方对峙三月,皆返。

自此,窦夏国势大衰,再无争雄之力。

 

光统十三年(631年),李渊于长安病重,秦王李世民于玄武门发动政变(正史为626年),杀太子李建成,但为齐王李元吉所杀。

李渊禅位,李元吉继位为皇帝。

 

光统十四年一月,李渊病逝(正史为635年),皮无意趁势攻之,与李窦联军三战,皆大胜,斩李孝恭、刘黑闼,李军退入关中,窦军退回河北。

光统十四年三月,皮无意入洛阳。

光统十四年九月,皮无意入关中,破长安城,李唐灭亡。

 

光统十五年三月,皮无意迁都长安。

光统十五年七月,皮无意挥师河北,进攻夏国。

光统十六年九月,夏国灭,自此,华夏一统。

 

光统二十年,唐军北伐突厥,先败后胜,后粮尽,折返。

光统二十三年,突厥、吐蕃联军犯唐,太子皮光华亲率大军击之,大破,斩吐蕃酋首松赞干布。

自此,吐蕃大乱,二十年后国灭,突厥也随之大衰。

 

光统二十五年,唐伐高句丽,灭之,尽迁其民。

光统二十六年,唐伐东瀛,灭之。

光统二十七年,皮无意以求仙名义,派遣舰队出四海。

光统二十八年,皮无意驾崩,史称唐太祖。太子皮光华继位,史称唐太宗。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转眼,大唐已是四百年的江山。

大唐疆域东临沧海,西控流沙,北接大漠,南至五岭,国势极盛,威仪万国。当然,在这四百年中,也有过两次大危机与中兴。

 

第一次大危机,发生在大唐立国一百五十年后。

游牧民族契人崛起,雄踞西域,北控草原,全族上下并附庸共有精骑三十万,大唐第八代君主武宗皇帝引兵西征,不胜,受箭伤,薨于军中,二十万唐军除由何观率领的东路三万人外,全军覆没。

内忧外患中,十七岁的太子中宗皇帝继位。

此时,契人起兵二十万,破大散关入秦,围困帝都长安,九十万唐民罹难。

契人退兵后,中宗励精图治二十年,一举出兵大胜契人,尽逐其族。而后,清吏治,平田亩,兴科举,抑豪族,大唐再显勃发之相。

 

第二次大危机,则是在大唐立国三百五十年后,爆发了一次由陈流景引领的农民起义,此次反乱历经十一年,席卷了整个江南,为大唐第十八任君主宪宗皇帝所平定。

但是,这次反乱的后遗症持续至今,大唐对吴越与巴蜀地带的控制,开始渐渐乏力。

 

大唐立国四百二十七年后。

大唐的第二十五位君主,三十四岁的长治皇帝,在御宇七年后,因病英年早逝,九岁的太子继位,建元广晟。长治为太子留下了高赖、岳达、贺良益、顾长峰四位辅政大臣。

两年后,也就是广晟二年,十一岁的广晟皇帝驾崩,由长治皇帝第九子,广晟皇帝之弟,七岁的楚王曙继位,建元永明。

同年,岳达告老还乡,高赖因病去职,顾长峰也暂避锋芒,在四位辅臣中排列第三的贺良益,开始总揽朝政。

 

永明元年。

大唐的江山开始连年灾害,烽烟四起,虎蚊满地,各地豪杰逐渐割据。

北方草原上的胡人,也开始激烈对抗,逐渐一统,对汉人江山虎视眈眈。

 

这一年。

永明皇帝七岁。

秋静岳十六岁。

何续十二岁。

完颜禾洛十五岁。

刘幽二十三岁。

 

 

 

好了,那么第一次选择,决定是谁的第一视角。

A.秋静岳第一视角 ——扬州慢

B.何续第一视角——蜀中云

C.完颜禾洛第一视角——幽州雪

 

 

 

 

 

 

 

 

 

 

 

 

 

 

,由fby1999修改
链接到点评
结局的续篇 发表于 2014-8-28 20:03

所以为什么何续才十二岁…………这真的科学吗…………十二岁的领主怎么想都是傀儡的名吧…… ...

 

当然科学,因为永明元年十二岁,但故事说不定是从永明六年,永明八年开始的啊~{:7_503:}而且你说有老爹的啊~

链接到点评
wangzhiche 发表于 2014-8-28 21:25

这~~无语,一般来说一个称了唐另一个肯定会起别的国号

 

1.不对,朱元璋和张士诚曾经同时自称吴王……{:7_536:}

2.这个唐可是有深意啊~ 隋亡唐继,取冥冥之中,自有天命之意~{:7_532:}

 

链接到点评
wangzhiche 发表于 2014-8-28 22:02

。。我说的是国号

 

1.也有,五胡十六国事情的前秦与后秦,曾经同时存在~{:7_503:}

2.一开始是皮无意先称唐王,但李渊的爵位是唐国公,自然也是唐,他不可能就这样直接改了吧~{:7_506:}

链接到点评
wangzhiche 发表于 2014-8-28 22:26

有2个唐一起的话肯定会有前后缀,不可能一样

 

那你说前秦后秦同时存在的时候怎么相互称呼呢~{:10_624:}苻秦和姚秦~在当时的人就是这样称呼的,前后都是后人加的~而且在这里李唐是短暂政权~{:10_625:}就类似与陈友谅,赤眉军什么的~

链接到点评
万里狂徒 发表于 2014-8-28 23:29

秋静岳,十六岁,参加**游击队。。。呃,不好意思。念错台词了。

 

比卡丘你野心勃勃居然想称帝啊。原来卖萌 ...

 

好像没暗示什么啊~{:10_643:}怎么都觉得静岳酱是造反派啊~

链接到点评
幽幽子大人@提不起劲 发表于 2014-8-29 12:54

你就可劲黑我吧。。。。

 

反正是他们仨的主视角,我就安心刷个人武力值就好了wwww ...

 

现在基本已经确定是妹抖第一视角了,但是~{:7_536:}第二卷关中乱就到你和我了~{:7_481:}

链接到点评
Drakedog 发表于 2014-8-31 12:15

二十万。。。。这都可以打爆全世界了吧

 

不一定。只要静岳或者续篇在你南下前推到洛阳青州一线,再加上整个南方,你就干不过了~{:7_503:}不过确实你的机会是三个里面最大的~{:7_503:}

链接到点评

 

第一卷  扬州慢

选A的最多,秋静岳第一视角——扬州慢

第一章 大志

永明六年六月。扬州城外。
夏山如碧,火云如烧。
秋静岳带着一队(1队100人)骑兵,走马扬鞭,开始返回扬州城。

秋静岳眼如点漆,眉似剑横,举手投足意态自若,隐含着渊停岳峙的气度,一举一动皆暗藏龙行虎步之姿,直教人心折。
在秋静岳身后,紧跟着三个各有特色的男子。
首先,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体型修长,脸庞瘦削,额顶带纹,双眸含芒,不怒而威。
其次,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大汉,身高九尺(此处一尺合22厘米),膀阔腰圆,一身短衫,雄壮之极。
最后,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儒生,身着一袭青衫,目如亮星,深邃彻明,风度翩然。


四十余岁的男子,叫做陈先,跟了秋静岳之父秋存义二十多年,位虽不高而权重,屡献奇谋,尤善治政,是秋存义真正信任的谋士,秋静岳一向视之如叔。

那个三十岁左右的中年壮汉,叫做秋默,却是一个哑巴。
秋默本是秋家的家生子,因为天生不能言语,因此唤作一个“默”字。此人天生神力,武艺高超,身经百战,刀法如神,当真有万夫不当之勇。
秋默十二岁从军,初为秋存义亲兵,在战场上,曾经两度救得秋存义性命,而为人谨严庄重,勇猛刚毅,深得秋存义信任,引以为左右护卫,须臾不离。
而在秋存义病逝后,秋静岳继承帅位,秋默便成为了秋静岳的亲兵队长,也是深得信任。

那个青年儒生,则叫做范睿。
他从小与秋静岳交好,天赋异禀,智慧通达,熟读经史,精通兵法,与人交谈,往往有鞭辟入里的独到见解,可所谓良才。
这三人,都是深得秋静岳信任的心腹,也是秋静岳的直系力量。


返城的一路上,秋静岳观察平原,只见河滩尽处,是一片稀疏小林,再远处,就是靠近着扬州城的农田。
正值六月初秋,金黄色的稻田一望无际,喜悦的农夫在田垄之间忙碌。
数万亩的稻田,金黄金黄的稻谷紧密地凑在一起,一阵金风吹过,稻田里的稻谷便此起彼伏,如同一片金色的海,随处都能够看到丰收的景象。
稻子成熟了,金灿灿的稻田,那一串串饱满充实的稻穗,承载着的,是农人一年的寄托和梦想。
望着此景,秋静岳沉吟不语,面露喜悦之色,心中暗忖:“这六万亩稻田一出,就有二十万石稻米了。”

二十万石稻米,在当年大唐极盛之时,只怕不过是一两个富裕县城的仓库储备。
但是,在这个军阀混战了六七十年的乱世,这二十万石稻米,足够做许多事了。

而且,这是招募流民新开垦的田地。
在别的府县,既有着地主豪强压榨,又有着官吏盘剥,虽然百姓的负担已经超过五成,但是镇帅拿到手的,只怕二十分之一都不到。
而这里,除了后面有一些地主与勋田,在这六万亩里,没有任何地主豪强,官吏也不多,因此,秋静岳可以直接获得一半。


一年二季稻子,这里屯的水田,便可出产四十万石粮食,秋静岳的收入,也有足足二十万石。
二十万石粮食,就算是极辛苦锻炼的精锐士卒,一日食五升,也可养上四千人。而且,这里还在不断增长流民,每增长二千户,就可多养兵四千人!
这,已经是帝王之基了。

毕竟,这是一个以下克上的乱世,地方集权逆行,上下体制大乱。兵士哗变,将帅作乱,藩镇反朝廷,藩帅杀部下,都是屡见不鲜的事情。
秋静岳继承父位,成为扬州城的一镇之主后,名义上有七县一府,总兵力达到一万三千,可是能真正掌握在手中的,也只有两县一府与三千五百亲兵而已,并且供养起来颇为吃力。其余的县城与兵力 ,分别掌握在五个桀骜不驯的牙将手中。
有了这新屯出的田地,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多了许多余地。


在大唐长江沿线的商业城市中,扬州与宣州,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两个经济中心。
这两座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在立国百多年后,其经济地位,甚至超过了大唐的首都长安与陪都洛阳,有着“扬一益二”的说法。
只是近百年前,陈流景在扬州举旗造反,其声势之大,席卷了整个南方,巴蜀、河北等地也纷纷有人响应。其势最盛时,甚至据扬州为都而自立伪越国,僭称皇帝,隐约有改天换日之象。
在这场持续十一年的动乱中,荆楚受到的冲击尚小,但江淮与巴蜀两地的人口生业,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先是匪盗贼兵四起,绿林响马占山为王,江南之地的富家与大户,受到了第一波的大肆杀戮。
而后,朝廷大军围剿陈流景,也曾经在江淮之地大行杀戮,数百里内十室九空。
菁华之地,几同废土,百里萧条,人烟断绝,只有在府城附近,才见到一些人烟和尚存的村落,却也是人人惊恐。
扬州城,作为伪越的帝都,自然受到了最大的打击。当年的十二万户人家七十万百姓,在惨烈的攻城战争与洗城屠杀之后,就剩下一个零头,仅存八万余人。


想到这里,秋静岳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曾祖秋小波。
当年,曾祖归顺朝廷,得到了这个淮南节度使的职位,迄今为止,传到自己手上,已经有了四代。
秋小波虽然出身农家,不识文墨,但为人豁达大度,极重义气,又精通武艺,善长骑射,智敏过人,治兵有方。当年,陈流景作乱时,他初为陈流景队正,后阵斩朝廷知府林希,晋升为裨将,之后逐渐升迁,最终独挡一面。
后来,朝廷派大军围剿,尽遣精锐,秋小波遂降,最后又杀死其主陈流景,斩其首级,奉献给朝廷。
因此,秋小波得了当时残破的扬州为镇。
其后,秋小波招还散亡,修治甲兵,自署文武将吏,私留贡赋,根基开始渐渐扎实,势力也越来越大,及至今日,已经是羽翼丰满,族党藩茂。


这六十年中,扬州镇经过秋家父祖三代经营,一边招募流亡,安抚百姓,一边与宣州镇、润州镇相抗,拉锯作战,终于有了今日气象,也让扬州在这不断的乱战中,逐渐恢复了生气。
上承父祖两代之余烈,如果不是老帅秋存义已经年过半百,病重难愈,精力不济,已经是旦夕不保,不能亲自领兵作战,同时宣州与润州两镇又同进同退,首尾呼应,只怕这两镇,早就被扫平了。

扬州镇帅秋存义、宣州镇帅柳怀恩、润州镇帅卫轩,皆已经年过半百。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实际上,像这些藩帅,因为久在军旅之中,风霜雨雪,日晒旧伤,都是折寿之因,一般到了五十岁以后,就旦夕不保了。
因此,近年来与宣州、润州两家藩镇的小规模交战,都是秋静岳本人率领的,既非嫡子也非长子的秋静岳,也因为在交锋中连连取胜,在军中逐渐建立了威信,成了扬州镇的继承人。

只是,四个月前,秋存义忽然病逝,而柳怀恩与卫轩虽然也精力不济,但至少还有三五年的光景。
现在,趁着扬州镇藩帅秋存义刚死,新老更替,人心思动,若是柳怀恩、卫轩两人抓住机会,不左右夹逼而攻,难道还等着死后自己的子孙被秋静岳扫平吗?
这也是秋静岳登位之后的第一个挑战——两镇联合起来高达两万的大军。

“只怕,两镇发兵,也就在这几日了吧!”秋静岳心中暗暗思量,双手微微一紧,胸中却仿佛有一团熊熊烈火在剧烈燃烧,又想起了当年自己在父帅面前立下的大愿。
“父帅在上,我一定继承三代之志,打败二镇,统一吴越,混元这乱世的天下!”

 

,由fby1999修改
链接到点评
万里狂徒 发表于 2014-9-1 22:54

看来这是要三足鼎立的趋势啊,秋瑾、、、不,是秋静岳首先心理跳反。看来没人打算效法曹丞相啊。皮卡你死定 ...

 

1.其实就是看谁推得快~{:7_536:}话说朝廷现在已经被权臣把持了,到第二卷的时候会有关中长安的变化,皮卡和欧派出场。

2.曹公的位置有贺良益啊~(这货的成功几率算起来比他们三个还大……)

3.皮卡给自己安排了8个end,其中7种是不同的死法(丧心病狂……)。比如什么跳楼,自焚,膝盖中箭……

4.@的问题皮卡也存在啊~蛋疼~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