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Requs

【会员】高级会员
  • 内容数

    188
  • 加入

  • 最后访问

Requs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最早的是玛塔哈丽和布狄卡,果然低星免费没人权,然后酒吞那次是第二次,中国从者集体是第三次,六月份是第四次,这次是第五次,这五次还只是改卡面,文本上像暗匿者、瞑生院、祸骨这些就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了,不过应该不会早于中国从者那次(也就是那次以后才开始动立绘以外的东西)。实际上这几次前后逻辑还是能连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都只是改立绘,而且都是马上就把已经改好的放出来了,但第二次酒吞和赖光改的太粗了,搞出日方原和方安排这样的梗,第三次再改就花了六个月(去年九月改的武则天、玉玉、三藏和两张老芥,今年三月才放出卡面),应该是联系了原画师的结果。实际上这次能改到模型上也是有先例的,美服漂白黑a也是连模型一块白了,不过这也是我这几天才发现的。但问题是真要和谐怎么可能等它那工作效率,也没法提前准备,所以运营给我的感觉就是说可恨也可恨说可怜也可怜,它好像只能摆烂,我也只能骂它摆烂。至于到底为什么要改,反正都无所谓了,不如再等六个月出结果,乱猜容易阴谋论。不过名字这块是真想不明白(唯一看到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反面角色不能作为可操作角色,但还是觉得扯淡) 补充,中间还有一次改卡乌龙事件,发生在酒吞之后不久好像是白枪呆和枪阶大公的图片,不过之后又很快换回来了,解释是数据错误,当时好多人说下次肯定改这些,结果这么多年也都没改。酒吞那次都是18年了,和后三次之间这么勤的改动应该不是一个路数 再补充,最早的改卡名应该是魔性菩萨改天堂之孔,但这次的时间是真不记得了(但我上面说的第三次中国从者大改才动卡面以外内容的事就不对了),这好像是引起反应最小的一次改动。
  2. 那你朋友可能搞错了一点:能坚持玩6年简体服的玩家固然是因为感情的投入,但在这样的时刻还能留下来的,绝不是因为什么提纯或驯化,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可不止是玩了六年fgo。人是会成长的不是吗?无论是去是留,决定这一点的,可能是一个人从初高中到大学甚至进入工作的一段青春,这阅历足以让人成长。能兼顾游戏和现实,清楚自己的需求与利益,理性看待问题,分清主次矛盾,不被节奏左右,也不会任由负面情绪发泄做出不理智甚至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会为了一己私欲滥用举报这种流氓行为,不会为了自己觉得累了毁灭吧就把其他还在坚持的人拖下水,不会变成曾经唾弃的人的模样(227),又或者即使离开也是好聚好散,不会反过来嘲讽侮辱那些留下来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苦难而让自己高高在上。这甚至称不上圣人之举,不过是个人最基本的品德。无论是退坑,转服,都应该是理性的决定,我也支持在理性下做出这些决定的人,但也就是这些方向充斥非理性的声音,那还能留下来的人不更是做出了理性的决定吗?而那些一边讽刺巨婴式和谐,一边却又做着巨婴行为的人,说句不好听的,除了游戏半点长进都没有(可能游戏上也没什么长进),保不齐这些年岁是活到狗身上去了
  3. 仿佛就像在打我的脸一样,就在上次修改两个多月后的今天(发出来时应该是昨天了),如我在上次所说的真正的影响游戏体验的恶性和谐也来了。改动的不只是卡面,而是再一次包含了姓名,并再次扩展到缩略图、半身图、战斗模型与特效,让人只能感叹技术切实的得到了提高,让人只能疑惑不知令出何处,不知所云。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还能怎么做呢? 100石从来都不是重点,毕竟给多给少从哪给,总有人会拿这个说道说道。各类修改无论是出自什么原因,终归还是有原因的,国服的问题多了去了,抽风就骂它抽风,摆烂就骂它摆烂,装死就骂它装死,可重点不应放在问题上,原因呢?结果呢?对我来说,国服在历次和谐事件中最值得骂的,就是它既没有结果又没有原因:既然要改(无论背后有什么样的复杂因素),那就把改好的结果拿出来,至少能让人看到改了哪里,改的效果又如何。(甚至如果对于卡面的改动能有更好的表现,就算乐于接受也未尝不可,比如我个人还是认为原本的布狄卡初始灵基就是在一破基础上硬脱的,人家原典够惨了就不要再强行卖肉了吧),可是我现在只能看到卡背,你改出来的图在哪呢?你不把最终结果放出来让我们看,又不肯(或者不能?)把改动的原因说明,自绝于玩家,谁能支持,谁能相信,被一边倒的负面信息淹没的人如何不会人人自危呢?更何况如今已经连和谐改动本身都莫名其妙了,连死个明白都做不到吗? 我希望去相信官方的结果。有人说你这不是开玩笑?可实际上,也确实只有把最终修改的结果放出来才能真正意义上终止会为什么修改这个问题的讨论,以及背后无数的阴谋论(虽然肯定无法说服所有人)。祸骨很蠢,瞑生院莫名其妙,航海王是个什么东西,但我至少知道我该骂什么。我也愿意相信只要它还想好,无论如何也不会像那些抖机灵的讽刺一样搞什么永远全卡背、口口口。(不想好的又是谁呢?)(可这次的改名还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而且好像也没人说个所以然出来) 节奏,这是个绕不开的话题。说到底,fgo是个单机游戏,既然最根本的游戏本身都无法将玩家连接起来,那外部的讨论自然鱼龙混杂。玩家是独立的,网络上的个体是独立的,和谐事件看似触犯众怒,可它真的能让“我们”团结起来吗?(且不谈真的团结起来后能做什么)一边倒的骂声里,真的都是我们的朋友吗?那些呼吁转生日服的,自己真的玩日服吗?对于那些真的需要这100石再搏一搏的人,就应该甩上一句下一个就是你了吗,这些人又有多少之前暗喜这次没我?那些对国服玩家的评价是嘲讽还是自嘲?还有,当然fgo是个厨力游戏,但难道就可以指着别人说“怎么不想想如果你老婆被如何如何”?什么时候厨力成了政治正确了?这时高喊玩家团结起来,那请问是团结成你那样还是团结到我这里?这些身处节奏中的人,也许是卖号的,也许是转去日服后的皈依者狂热,也许单纯就是破鼓乱人锤,也许人家真的想帮点忙,也许是无奈的自嘲,也许是恨铁不成钢,也许是恶毒的讥笑,也许是恨其不得好死的快感,也许是怒气无处发泄,也许是恶意四处流淌,也许有理有据,也许莫名其妙贻笑大方(上次和谐的节奏时就有一位大哥发视频怒喷所谓国服bug:语音列表杂乱(实际上是因为不同灵基有不同语音),狂兰语音缺失(狂兰一共就那么几句话好吧),我都不知道他是故意带节奏还是真被气糊涂了)。节奏从来不是个好东西,因为太阳不可能是鸡叫出来的,人也不是因为鸡叫才起床的。但节奏却又总是确实的存在,甚至,挤占了我们能获取的信息,这也是无奈,因为就像我上文所说,国服最该骂的,就是没说什么有用的,自绝而让节奏大行其道。 游戏始终只是游戏,是人玩游戏,不是游戏玩人,说实在的,你除了玩与不玩的自由,还能从游戏中获取什么权利呢?有人说,我充钱了,花钱不给相应产品,这是诈骗!那假如一个完全零氪的玩家白嫖出货,他也有喜欢的角色被修改,他就只能干受着?有人说,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被玷污了!这无可厚非,那就放下又如何,卸掉游戏冷静一下,但没必要把事做绝,融号毁档,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时间和精力难道就能回来。时间和精力就能被成品号买回来,那这时间和精力也太不值钱了点,更不要说氪进去的钱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在这里大言炎炎,想来是没改到你头上吧?我本能寺入坑,一期圣诞的杰克是我的第一个五星,而我了解到杰克则是更早,是当时高中班里借到了一本《二次元狂热》的杂志,当时里面是有fgo的角色介绍的,当时的我甚至都不知道fgo是款游戏,也还没读过fa(实际上ubw和zero都是看《博物》才去补的,从此了解了fate),只是单凭人物设定,我就想和她一起去打圣杯战争(这是真的)。后来下载了fgo,刚好之后就是杰克的池子,我抽了并出货了(当时其实很难,我是靠攒的那一点石头出的货,因为我当时根本没有支付宝之类的充值手段,能支配的只有攒的压岁钱还都是现金),现在想想真是奇妙的缘分。但尽管是我的第一个五星,直到现在,我没有把她的牵绊礼装肝出来(作为接近开服的老玩家我一共就13张牵绊礼装,除了拐,大英雄和陈宫,刷种火的狂兰肯娘和清姬,还有就是雪之城有用,小安要打技能本),也没给她喂过圣杯(事实上我就没喂过圣杯),连技能也不是310拉满,更不要说为了已有的角色抽五宝了。毕竟杰克确实不是能那么频繁的登场的。我去玩fgo,我也喜欢杰克,但我并不是为了杰克去玩的fgo,反过来也一样,我喜欢的角色不一定需要游戏这个载体,我也不需要因为喜欢就在游戏性上迁就什么。我明白我需要的是什么,我要从游戏中获得什么,这是对于游戏的,我也明白我喜欢一个角色是因为什么,就像fgo设定集里提到的莉莉丝对御主的态度,因为喜欢,所以不必说什么喜欢,感情本身从来不是别人能夺走的,也就无需桎梏于物质的枷锁,这是对于角色的。这是我的想法,我当然也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和我一样,但确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就是很喜欢摩根但就是没出货,他能依靠这100石再搏一次,他能高兴起来,别人又怎能苛责呢? 还记得在上次讨论国服和谐时,日服正在经历恶意申诉引继码的集中处理,直到现在,引继码仍然还是一个问题,他确实没有绑定账号安全,即使不考虑恶意申诉,丢号的风险也是有的。千里眼和成型box的问题姑且不谈,这只是取舍问题。但现在日服也在经历六期泳装无复刻开卡池的炎上之中,全球声讨下的日服运营也只是装死,严重的骗氪基本是跑不了了。美服号称亲爹,英语也比日语门槛更低(虽然日服现在也有大佬提供汉化插件)。但黑a漂白、小达芬奇礼装扣发等等操作,说明这位有时候更不按套路出牌。繁中服,不考虑政治问题,单就一点,不要以为两边都写汉字就差不多了,两岸三地的翻译是各有不同的,达芬奇还是达文西,这也可以是个问题的。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国服的和谐就不存在了,任何时候,都应该全面了解,理性决定。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有感而发,深夜打字,情绪上来了难免会有理论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多担待。其实说了那么多,落到最后能送给大家的,无非冷静二字,无论是去是留,无论去往何方,无论坚守多久,都应该是在愤怒之后冷静且理性的决定(我并不是让人无视感情,但你的感情也不只一种吧,各种感情之间也是要理性权衡的)。 还是那句话,游戏还是要玩,生活还是要过;游戏总归是要玩,生活也一直在过。
  4. 脸黑重开了几次,不过新box打老本还是挺容易的,上次说什么也打不过达芬奇有了c呆轻松过
  5. 插入图片好像有点问题,就放链接了
  6. 其实我前后文已经说明白了,和谐的一直是卡面立绘,而无论是在剧情还是在个人空间里的立绘都是原来的,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专门点到卡牌图鉴里去看的话(配队刷本的时候基本扫一眼就过去了),卡面和谐虽然恶心人,但确实是不影响玩的。这和强度也无关,因为你抽到喜欢的角色并放到个人空间里,她的立绘也是原本的那个。立绘确实是游戏重要的一部分,但落实到fgo,再进一步细化到卡面立绘的话,影响真的小太多了。真正影响游玩的恶性修改都挺过来了,没必要就为了这一次破防。
  7. 感谢建议,确实给了我另一方面的参考,以现在国服与日服的差距转服的成本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转服的最佳时期早就过去了,所以要保证游戏性就只能买号,那现在这些叫嚣转服贩卖焦虑的人之中的某些人是什么成分就很清楚了。国服和谐是一回事,但转日服确实应该被当成另一回事。
  8. 相比于此前几次改动,这次的名单简直让人摸不到头脑,连男的都改,穿的最多的初始立绘反而要改,虽然给了一百石头,总感觉诚意不够(当然给多给少都有的说),几乎是一边倒的骂。也有很多人又跳出来大谈转日服如何如何。但是,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我觉得的是看开了,当然你也可以说是麻木了。 下面的内容我是抱着被骂的准备写出来的:平心而论,国服运营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卡面反而是最不重要的那个因素。说实话,fgo的游戏性真的不算高,至少对于我这个从国服本能寺入坑的玩家来说,现在就只有刷本,看剧情,抽卡这三项,而这个过程中几乎就没有卡面什么事,个人空间和剧情里的立绘可没和谐,换句话说不耽误玩(甚至有时候见到剧情里改动前的立绘我还要愣一下),而且尽管存在改动,也尽管存在随便加个布上去的情况,但反过来说,也确实有原立绘不如改后立绘的,有的真就是硬漏硬少穿。当然我也承认的确有高厨力的玩家喜欢在卡牌图鉴里看立绘,也不否认改动立绘对他们的伤害,但我不承认他们就一定是多数。那立绘还有什么用?吸引抽卡吧,可国服有千里眼,想抽什么不是早就定下来了吗? 我其实更反感的是一种焦虑,一种国服不行了我要转日服的焦虑,一边倒的人都在说转日服如何如何,这更容易给那些摇摆不定的玩家错误的信号。去了日服又怎样呢?记住图标后当然不影响刷本,但你要抛弃已有的box从头再来(我从本能寺入坑到现在的box肯定比不过一些大佬,但也不是四个拐就能换的,何况我本来就有那四个拐),不懂日语可以看剧情大佬翻译的熟肉,但如果剧情和战斗一起可能观感还更流畅,抽卡没有了千里眼很难再有目的的攒石,外服氪金也很麻烦(至少相较国内),而这换来的是你可能根本看不了几眼的卡面。就为了一口气,可如果你真的跟这个游戏一起走过了5年多,你现实中的成长,会让你再去争这口气吗? 国服的问题很多,但相较于真的影响了游戏性的改名改设定和扣下的小贝改模和风王结界灵衣(如果你为了这个弃坑那我是真没话说),改立绘真的是一件小事,如果上次都没让人弃坑,这次就更没必要。是人玩游戏不是游戏玩人,国服固然不当人,但如果一个完全不懂日语的人抛弃国服,排除万难去玩日服而且实际下来游戏体验未必好过国服,那这也是游戏玩人,是意气之举,无非便宜了卖号的。 用我的游戏签名总结(改这个签名正好是在中国英灵大改那次):游戏还是要玩,生活还是要过。
  9. 才发现只要50万就行了,虽然到后面100万也不难
  10. 个人觉得吧,首先,玩梗这件事本身是需要理解成本的,无论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首先要明白这个梗是怎么来的,然后还要判断为什么这里会用这个梗,这个梗在这里是否合适,然后才会会心一笑(虽然我这里把这个过程拆的很细碎,但实际上伴随着玩梗人和接梗人本身已经接触了解了相关的作品事件等等,相当于已经支付了理解成本,那这个过程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换句话说,玩梗的快乐是一种默契的快乐,是一种个体和群体高度同步的快乐。 但这种快乐就这么容易吗?我一位同学,也是一起玩游戏王的牌佬,我考研失利后很郁闷和他谈心,最后我调整好心态准备再战后,给他发了一张三战之才的卡图,结果他完全没get到我要表达什么。可见即使对于了解梗的人,也不一定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在某处玩梗,要在那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人物达到玩梗默契高度同步并不容易。我们不排除一些梗本身有极大的泛用性和破圈效果,但这个范围也是相对而言的,了解白学梗的人不一定要看过白色相簿2,但他绝对不可能对整个acg全无了解。什么样的笑话最不好笑?需要解释的笑话,而玩梗一旦失败,就会成为这样的笑话,不仅不好笑,还会因为不理解而引向另一个极端:愤怒和厌烦。 而个人认为那些到处刷梗,玩烂梗的人之所以让人厌烦,不仅是因为他们错误的理解,把一种高度默契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快乐当成了可以简单复用的东西,更有一种更恶心人的底层逻辑在里面:他们几乎是预设了一个前提,所有人都知道明白理解他玩了什么梗,为什么要在这里玩梗,以及这个梗一定很合适。换句话说,他们几乎下意识的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么一类人,一类和他自己高度同步的人。把一种双方的默契变成了单方面的输出,甚至是向无关的第三方强制输出,尽管我明白其中的道理,还是得说一句岂有此理了。
  11. 想打爆破结果伤害不够,节奏全乱了
  12. 因为临时插了ap减半就花时间去肝之前没打的幕间和强化了。 还是希望一面六怪早日实装吧
  13. 要写战力上的成长轻而易举,要写心性上的成长就难的多,大多数的角色可能在整个故事中都一直是一个样子(这都是谢天谢地了,越活越回去的也不是没有)。抛去现在的行业趋势不谈,如果单论角色本身的话,即使是那些成长型的主角,在他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也应该是有着足够的闪光点的,而且这些闪光点也是必须要超过那些他未来需要克服的缺陷,不然他凭什么做主角呢?(个人觉得看一个成长型的角色不光是看那些成长过程中改变了的,更是看他经历过种种故事依旧不变的,这也是一种成长)但这个度太难掌握了,如果这个缺陷被放的过大,第一眼看到就让人讨厌这个角色,谁还会看下去? 另外对于成长的理解本身也是需要读者自身的成长的,甚至于是需要读者和作品一起成长的,那种“伴随一代人成长的作品”往往是最能体现角色成长的。纵使你从头回看这个故事的开始,看的也是自己发小兄弟的故事,而不是从头养一个孩子。但有这样周期和底蕴(个人觉得算上各种企划至少要有5年的沉淀),同时始终保持高质量的作品能有多少。除去文笔,最好让读者感受角色成长的方法还是读者自身成长的共鸣。
  14. 那确实是我记错了,毕竟老师是病秧子在保健室找药的印象太深刻了
  15. 确实后期他人对男主的评价变好了许多,但其实我想说的主要还是男主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我想表达的就是男主通过剑技表现的实力本身就很强了(甚至已经表现的过强了),毕竟他在使出比翼的剑法之前也只和比翼对了一回剑,能马上学出来是很强的。可他自己或者说作者总是借男主之口不断强调自己很弱自己很弱,明明男主就像你说的那样打败了许多强敌,结果自己还要时不时把自己弱这件事拿出来说,感觉就像死扣着设定不放一样,“你明明都这么强了还好意思说自己弱”的感觉 至于设定,我还是认为,重点应该是在故事设定内做到逻辑自洽,而不是硬往现实靠,女主的能力都可以是巨龙了,又何必搞出把钙当成铁拿火焊骨头这种侮辱智商的“科学”操作呢,说真的,如果改成龙的生命力,科学无所谓,肯定更合理。
  16. 参加者:Requs 所选择任务:任务2 完成链接 https://sstm.moe/topic/297923-旧番原作吐槽:从设定角度谈海空陆和他的《落第骑士英雄谭》/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