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的问题,你提到的这点其实是这个问题的缩影。
即是说,能够在 撼动人心的精炼剧情 和 看了就热血沸腾的激烈战斗 之间取得平衡的剧本/监督,实在太少,造成的。
即使在过去,也是有很多剧情实在不怎样,但是市场上却能热卖的战斗美少女动作片,现在大家可能不记得了就是。
换句话说,剧情面的重要性,并不是热卖的保证。
————————————————————————————————————————————————
其实近来的作品在剧作面上,还有一个问题是角色的死亡处理,也就是好的作品不是随便杀角色,而是要杀得巧杀得妙,让角色的死亡有升华或作为一种战况惨烈的代表性。
以杀角色有名的作者来说,全盛时期的黑虚渊玄跟黑田中芳树老师的杀角色主要是表达战况惨烈跟现实残酷。
藤田和日郎老师就比较注重死亡的精炼,重要角色的死亡大半都会作该角色的人生深度刻画(《傀儡马戏团》)。
即是说,升华死才能用慢镜头长时间聚焦来表现,惨烈死要用即死来表现,近来的作品失败的一点就是把这点反过来做。
——————————————————————————————————————
然后还有战斗过于帅气这点,新生代的剧作偏好不太注重实用,《壮志凌云》风格的战斗。
耍帅战斗不是问题,香港武打片那种长时间的快速击打切磋大家都爱看。
但题材不同的拟真系战斗,对决场面就要走黑泽监督为首的那种时代剧风格,交手时瞬间的失误就是秒杀。肃杀感会瞬间提升数倍。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热血对殴就像职业摔跤,有娱乐秀的性质在,要在双方绝招出尽,观众情绪也炒热了的时候才能分出胜负。
但是写实对决就是瞬间秒杀,这样才能有生死斗的真实感,而且因为很萧杀所以观众才会吓到说不出话来。
而写实奇袭秒杀的缺陷,则是会给观众被秒杀者比对方弱的印象,其实被秒杀者不见得弱,而是战场残酷,但要怎么避开这种印象就要看剧作的能力。
巨大机器人vs巨大怪兽的杰出电影《环太平洋》中就是两者兼具,既有热血对殴的摔跤戏也有奇袭秒杀的写实战斗,是适当的教材。
————————————————————————————————————————
{:7_503:}其实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这里有这么一种群体,偏爱这种风格的
专门宅看了会欢呼雀跃,大声叫好,普通观众看不懂全部睡着的片子,所谓不被时代眷顾的遗老遗少是也{:10_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