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t44xie

【会员】中级会员
  • 内容数

    274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7

t44xie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一、作曲家介绍 埃诺尤哈尼·劳塔瓦拉(1928年10月9日—2016年7月27日),芬兰作曲家,让·西贝柳斯之后芬兰最出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早期采用序列主义技法创作,但后来形成了独特的空灵、脱俗的风格。 ——《维基百科》 二、乐曲介绍(仅第一乐章) 劳塔瓦拉在他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开创性地创作了新的作曲技法——音簇。在钢琴上的演奏方式是实用整个手掌甚至是手臂来压下一大片琴键。但是请注意,这并不是砸钢琴,也不是乱弹琴。每一簇音符都必须准确地压准,错误的多压或者少压一个键会导致旋律的丢失。 这首乐曲的主题是由一组芬兰民歌式的,优美的旋律组成的。但是劳塔瓦拉并不满足于这种优美,而是在这个主题的每个音符上加入了八度的音簇,使得民歌的优美和原始的狂野结合在一起。 乐曲的中间段宛如战斗的史诗,新世界的开拓,和声充满张力。大量使用全音阶,也有一点印象主义的特质。 对于中间段的欣赏,可以试试在大脑中构思,勇者在异世界中的旅行。 第一乐章的尾声更是如同炮击一样的四个八度的音簇,用手臂来完成的主题再现,为这场旅途画上壮丽的句号。——《自己写的》 乐谱同步 现场演出 三、我想说的话 我终于考完研究生初试回来了!回来第一件事先写一篇分享。 至于我的教程的话,可能以后不太会更新了,一个是投入产出不出正比,一个是没人看。以后我会多发一些古典音乐和中国近代音乐的推荐,争取成体系地分享各个时期的音乐。 这次分享的曲子门槛稍高,哪怕是对于学古典音乐的也没那么好接受。但是这算是20世纪音乐里面好接受的那种了。 如果你能把它听完,会对古典音乐有一个新的认识。你会发现你玩的很多RPG音乐都对它有很多借鉴。 希望你能花10分钟,至少把第一乐章听完。绝对不让你吃亏。 附录:音乐定位 音乐类型:古典音乐、欧洲严肃音乐 时代与流派:二十世纪音乐,芬兰新民族主义音乐 欣赏难度:4 (欣赏难度:1入门级;2易接受的;3标准古典音乐欣赏难度;4稍有难度的;5难度很高的;6极为先锋的)
  2. 1. 卖报歌是近代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聂耳曲,安娥词。 聂耳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音乐家。他是无产阶级音乐的奠基人,主要创作领域是各类群众歌曲。 他创作有37首歌曲,其中的主要有爱国歌曲,如《毕业歌》;反应工人生活和斗争的作品,如《大路歌》;反映近代中国人民的苦难的《铁蹄下的歌女》;以及我们今天主要介绍的儿童歌曲,代表作《卖报歌》 2 《卖报歌》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大风大雨里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耐饥耐寒地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点我欣赏卖报歌 3 为什么卖报歌伟大 卖报歌成为百年经典,是因为它内在闪现的伟大艺术光辉。 首先从音乐分析。音乐朗朗上口,充满活力。具有典型儿歌特质,天真无邪。 从第一段歌词分析,第一段歌词点明主题,告诉听众这首歌是谁唱的,唱来干嘛。 第二段歌词和第三段歌词是这首歌艺术的精髓。用天真无邪的儿童口吻,讲述小朋友卖报时遇到的困难,遭受的挫折,受到的痛苦,并展现出苦难时代的人民的辛酸。 最后一句,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对光明的向往,具有乐观开朗的时代精神。 这首歌是以快乐音乐衬托悲伤歌词的典范之作。用这种天真快乐的音乐,配上这种动人的歌词,巨大的反差,更让人动情。 4 结束语 聂耳的创作,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接近人民,接近大众,用最好最简单的艺术形式,使大家共情。 这值得所有艺术人借鉴学习。
  3. 唉,忙考研。现在考研的形式非常不乐观,我考音乐学院,艺术这块子国家线都到360分了(满分500),今年四百多万考研,大家都卷,不是考研就算考公。 还有我觉得阿露你可以试着学一些专业的声乐技巧,我觉得你唱歌的感觉和音准都很好,经过专业的训练,哪怕不用太多,也可以变得非常厉害。
  4. 你唱的好,你唱的好啊。 费玉清的歌是典型的黄金时代的歌曲,带有典型的城市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俄罗斯的音乐则是非常感人的小调性特点。 我觉得你把歌曲的精神表现出来了。
  5. 没关系,这个可以理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也对这个改编的钢琴版的主题部分持保留态度。哪怕我没听过原版,但是我还是觉得钢琴版缺点什么。 这个曲子在钢琴上表现不太出来它的厚重感和激情。 能驾驭改编这种曲子的大师,像是普罗,拉赫都过世了。
  6. 话说阿露很喜欢俄罗斯的音乐吗,我确实能从这份歌单里看出你的热情。 我也来推荐一个吧(如果你不嫌弃),你可以试试 热夫斯基——《团结的人民永不败》 有钢琴版,应该也有合唱版。 【热夫斯基 | 《团结的人民永不败》】Rzewski - "The People United Will Never Be Defeated!" Thema_哔哩哔哩_bilibili
  7. 虽然解释了歌名的由来,但是还是感觉好有趣,很有创意的歌名。 嗓音很柔和,配乐也很温暖,就像是春风拂过面颊。 可惜我没有谈过恋爱,感受不到恋爱的浪漫。 你唱的好啊(赞赏)
  8. 真的是高产啊(赞赏) 话说阿露有学日语的兴趣吗,可以一起哦
  9. 卡拉比-丘空间流形是拓扑学的一个问题。 数学上,卡拉比-丘流形(Calabi-Yau manifold,简称卡丘流形)是一个的第一陈示性类为0的紧n维Kähler流形,也叫做卡拉比-丘n-流形。数学家卡拉比在1957年猜想所有这种流形(对于每个Kähler类)有一个里奇平直流形的度量,该猜想于1977年被丘成桐证明,成为丘定理。——来自百度百科 这个问题的解决后来成为弦理论的重要工具,解决了弦理论的三维不适用的问题,将宇宙拓展到9个空间维(3维+6维的卡拉比丘空间维)+1个膜维+1个时间维。奠定了弦理论发展成为超弦理论的基础。 很多人说的所谓的宇宙十一维时空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数学问题是非常重要且意义深刻的。
  10. 没什么实质影响,也不怎么会有人看这个,安心啦~ 你确定不是自己的问题就不要管了,不然会很累的。
  11. 确实,这种快速动作视角的游戏很容易晕,应该是因为大脑处理不了眼睛带来的信息。 最初打CS晕,后来克服了,然后MC晕,也克服了。 但是吃鸡和跑酷怎么也克服不了,可能和每个人的生理构造也有关系吧。
  12. 可能是我现实中完全没有运动细胞的原因吧,连带得游戏中也不是那么喜欢运动。玩过最极限的运动就是L4D2中跑酷了。 还有一个就是,像这种专业跑酷游戏我一玩就晕3D,实在是悲剧啊(哭)
  13. 确实,没有噪音,按理说用手机录音就算周围绝对安静也会有噪音,果然需要降噪吗? 另外,感谢Harmonica大佬的倾情奉献~口琴的音响效果很适合吹慢速的悠扬的旋律!
  14. 这是小星星的第一句,三行分别是三种记谱方式。 这三种记谱方式,演奏效果完全相同。 我觉得这个可以作为下一期的习题了,嗯就这么办
  15. 不是,听觉效果相同,只是记谱法习惯不同。 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谱,但是音乐听起来完全相同的方法。把所有音符时长翻倍,把速度和拍号也翻倍就行了。
  16.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习惯性使用的音符单位的问题。 在巴洛克时期之后就奠定了用四分音符作为标准速度,二分音符,全音符作为慢速,八分音符作为中快速,十六分音符及以上作为快速的习惯用法。 但是在更早的时间,这样的使用习惯比现在的使用习惯要整整慢二分之一,即 用二分音符作为标准速,倍全音符和全音符作为慢速,八分音符以上作为快速,四分音符作为中快速。 这个知识点要结合速度标记。 比如我标四分音符速度等于每分钟60拍的速度,就是一秒一个四分音符拍。 我标二分音符速度是60,就是一秒一个二分音符拍。 将第一个速度标记下的音符时长全部翻倍,然后再把速度改成第二种速度,实际效果不变。 这是由习惯用法决定的。以后有必要专门开一章叙述。
  17. 大佬一直没太理解我说的意思,包括习题的答案错误的地方 也是,错的很冤。 其实习题一直在强调的知识点是 “单个音符时长不能超过小节时长” 而不是 “小节的时长最多是一个全音符,绝不能超过两个全音符” 原文写的是“古典时期的音乐绝大多数的小节长度不会超过两个全音符” 这句话是对实践结论的总结。“绝大多数不”≠“一定不” 少见不代表错误。 上一节课对您的作业的批改还请再看一下,会有更多收获。 全音符的单位一概念是为了更好地接受“n分音符,n取2的幂次数”这个概念的铺垫。 “单位1”不是“绝对1” 这是不一样的。
  18. 那时候五线谱还没有成型,也没有现在成熟的乐理概念。没有 成熟的律制,没有成熟的节拍。你可以直接去网易云搜格里高利圣咏来听,基本都是散板。 硬要说,那时候的音符标记用的都是 四倍全音符(这种在现在已经死了),倍全音符,全音符,二分,四分这些。
  19. 这个你就需要去维基百科一下了,我对巴洛克之前的音乐并不怎么了解。 反正文艺复兴时期你肯定知道,初中历史的内容,文艺复兴之前的音乐都是中世纪音乐。再往前就没有历史记载了。 中世纪音乐分两派,教堂音乐和世俗音乐。 教堂音乐的代表是格里高利圣咏。 很多你听过的动听的欧洲民谣就是从这个时候的世俗音乐经过再创作得来的。 文艺复兴音乐好像依然分这两派,这两派的巨大差距一直持续到巴洛克时期才消弭。 我只知道这些了,更多的 去百科吧,这块内容平时太少应用了。
  20. 还在复习就不要盯着论坛看了,大半夜学累了就睡会。加油,考试周这东西就是痛一下,咬咬牙就过去了。
  21. 蚊帐,或者电蚊香,电蚊香生效慢需要多开一点。
  22. 能看到在座的各位大学生为了考试周而忙碌,我发出了猥琐的笑~ 谁叫我已经毕业了呢
  23. 很害怕未来参加了工作像我这种睡觉都必须吃药的人该怎么过日子。万一连周末都没有......
  24. 来捧个场~ 太少看动漫了,都没有什么认识的 角色,所以我就不来添乱啦! 赶论文是很辛苦的,我去年大学毕业也做过毕设, 不过我的文字功底还行,万五千字的论文几乎没有复制粘贴,最后查重率只有0.2% 加油,你一定行~
  25. 十二这个数字来源于将 一个八度等分成12份之后产生了十二个音,也就是十二平均律,也是直到现在的主流平均律。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是将每一个音作为调式进行作曲的尝试。分大小调。 十二音技法是勋伯格首创,这是一种作曲技法,要求一个周期必须把十二个音都出一遍才能进行下一个周期。 十二平均律是乐律,律制, 十二音是作曲技法。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