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轻小说迷创君。由于爱看小说的习惯从小养成,所以我的追番理念就是先看书再追番(入宅作《MM一族》例外,顺便悼念一下天国的松野老师……)
然而我发现身边的很多小伙伴都是先追番再补的小说,这就让我在心里产生了疑问,轻小说的动画化究竟是天赐宝札还是向死者招手呢?{:7_517:}
不过学了哲♂学的我很快就反应过来,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看动画公司的水准。
一个好的动画制作团队,很大程度上就相当于死者苏生,比方说去年很火的《甘城光辉游乐园》,其实原作小说写得相当一般(作者贺东招二,代表作《全金属狂潮》,按理说《甘城》应该不会差,但在我看来的确一般),我看的时候曾一度睡着,说实话,要不是京阿尼编剧的水准不错,再加上500的确很萌,这个番的人气得减一半。{:7_507:}
上面那个例子相当鲜明,这也就是很多轻小说作家心里求神拜佛,天天在家里烧高香所求的,这个还曾被《修罗场之恋》的作者岸杯也狠狠吐槽。{:8_542:}
可是驴这么想,猪也是这么想的,一个小公司想要咸鱼翻身或是一战成名,必须有一个载体,他们会孤注一掷,想尽办法去将一个有点名气(忘了说了,轻小说要动画化,首先必须要漫画化,这是人气的象征)的轻小说动画化,即使作者不同意,他们也会开着百家讲坛式的**让你同意。{:8_575:}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夹在……惨烈修罗场》(真的想吐槽,有的日本轻小说家,可能就是百度贴吧的大水比,学点啥不好,“妈妈说标题要长”这项技能给学去了),制作公司A-1 pictures曾毫不讳言地说,他们公司刚成立不久,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下赌注,而《修罗场》就是赌注之一。结果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大红大紫,不过我想也够他们打拼的资本了。{:8_558:}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算盘都打得很漂亮,一个好的作品摊上了个不怎么样的公司,那就够呛了,什么乱改台词,乱变顺序,乱加人物,乱编情节,把一个好好的哈根达斯给变成了米国生鳗鱼冰淇淋,这谁受得了?就说日本吧,本来《狗与剪刀的正确用法》算是一部有点意思的小说,但动画改编后就变得意义不明了,尤其是结尾,不知作者更伊俊介看了后会不会突然领悟剪刀的正确用法。{:8_542:}
不说远了,咱就说说《盗墓笔记》吧,这尼玛的老子想把整个剧组都上交国家了,本来三叔就有点轻微的精神分裂,你们还嫌他压力不大吗?三叔的内心是崩溃的还是想去FXCK ALL THE ZOO我都理解……{:8_556:}
然而最糟糕的就是谜之小说碰上了谜之制作组,这就好比往上面的生鳗鱼冰淇淋上又浇了一管芥末膏,这种谜之感觉就宛如有人在我喉咙里舔了一口,真的恶心……举个例子,好比触手狂魔瑞智士记(星刻龙骑士作者)和小学生轻小说家志瑞祐(精灵使的剑舞作者),这两个一个靠着触手福利,一个只有记流水账一样的写作水平,真不知道怎么捧红的,依我看,就是大老师那句话——只要插画好看不就行了么{:5_217:}
然而也有类似于伏见司、平坂读这样写着写着忘了吃药,把挺好的一杯咖啡里硬要倒上陈年老醋。这种偷梁换柱的不负责之举,在下实在不敢恭维,尤其是平坂读(伏见司还算客客气气的),还在后记里放狠话说:我要一路黑到底!我只想说,平坂读你去伏见司家喝茶的时候没看见他家满屋的刀片吗?{:8_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