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bad-m

【会员】高级会员
  • 内容数

    438
  • 加入

  • 最后访问

bad-m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我记得改版以前的版里有个置顶的教学帖,改版之后看着发懵。这个置顶的RPG三件套下载还在吗?
  2. 刑侦的主题是侦察,侦探的主题是推理。。。老实说,现实世界里侦探主题就是傻叉叉。因为不符合现实世界逻辑观。 侦察比如说:一个无名尸体出现了,你要怎么破案?完全没有线索,第一步当然是确定尸体身份。在完全没有线索的无名尸体前,确认身份就是大海捞针。需要许多的警力去找,去筛,去访,去问。这一过程就是刑侦。这一过程没有后门和捷径,是大量的基础体力活。 第二步,确定了身份之后就是调查死者的社会关系。基本上绝大部分凶杀都是社会关系造成的。那种流窜作案的比例低。而且真是遇到了流窜作案的,最终侦破的比例也很低。因为流窜作案,等到发现线索时,案犯早就已经跑到别的城市去了。所以探访死者的社会关系是刑侦的重点工作。这又是没有捷径的体力活。必须要摸清死者的社会关系,然后排除法。 以上是刑侦。 侦探则不同,注重推理一面。日系侦探剧,就别看了。基本都是警察怎么也找不到的现场证物,名侦探们一下就找到了。接着找到嫌疑对象,然后再去联系嫌疑对象的社会关系。然后是,哦!原来嫌疑对象和死者是这样的关系。然后案子破了,啪啪啪,鼓掌,可喜可贺!这就是侦探剧看多了看不下去的原因。 在表现刑侦的作品里,更多的是关注和描写侦察员。从心理活动到生活琐事,以此来凑字数。当然还有搜证走访的过程。侦探作品则主要描写脑洞。极尽心思的先去弄一个完美犯罪。然后再用自己代入侦探角色,去试着推理破解。
  3. 不觉得。反应神经的强化可以通过生物芯片强化。现在已经有些科学小组在研究这个了。而且业界估计是二十年后就可以出成果了。而且神经接口人机互动也研究了许多年了,我觉得日漫里的很多幻想都很成问题。没有人机互动接口,靠操纵杆飞,无论如何也飞不出超高机动性。神经反应再怎么强化也不会有倍数性的性能提高。
  4. 可以拿别人写了一部分的轻小说来修改。或者只依靠前三名作者的世界观来定型。
  5. 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多作者多角色合著这种写作模式? 版主可以办一个这样的活动。比如我写一个开头,有一个角色是我的主角。然后她在路上救了一个少女。然后下一个故事就以少女作为主角由版主来写。 像这样的一种写作模式,在职业作家中也是时不时展开过。对你们来说也许能成为很好的锻炼方法。
  6. 不好意思,实在忍不住说一句。。。 如要按你的宏伟理想来做的话,请保持足够的耐心。(意思就是看你的说法,相当缺乏相应程度的耐心。)
  7. 在心中存在着骨架这个概念的前提下多读多写。。。噗呵呵 其实我也不知道啊。。。
  8. 其实非老手写文最缺的是对整体结构的把握。对人来说心脏和大脑很重要对吧?然而骨架才是决定整体形象的关键。文章的整体结构就是骨架。 文笔多写写多读读就能自然的锻炼出来。想象力是个飘忽的东西,即使有天赋也认真锻炼了也是时有时无的。
  9. 我看了半天,然后觉得, 是不是真有贝尔君这个人?
  10. 翻译?我怎么记得这是起点上的小说?出口转内销?
  11. 犹豫了好几秒,总感觉有点偷窥的意思。唉,还是好奇占了上风。 看完之后的感觉是要不要塞个双截棍过去?
  12. 下面是我网上抄的,因为有趣,不代表我的个人看法。 伦敦,晚八点差一刻,莱希厄姆剧院。   珠光宝气的妇人,戴着高帽穿着礼服的绅士,正在大门口汇成一股人潮,。   侍者引领着我们从侧门进到了二楼包厢。   “这是雷黑姆爵士的包厢?”我看了看包厢的铜牌。   “作为上次案子的一点回报,我可以使用包厢半年。”   “我最讨厌大不列颠腐朽的特权。”我愤愤然,转头对待者急道:“谢谢,给我上红酒,还有白兰地,黑啤也来点,还有冰激淋,草娒陷饼,烤乳猪……”   侍者关门离开。福尔摩斯大笑起来,“寿司,生鱼片怎么样?”   “哦,是吗,我只是来看戏的,晚上什么剧?”我端庄的坐在了座位上。   “《罗密欧与朱丽叶》”   待者再次进来,食物和酒摆满了小桌,福尔摩斯用小费将他打发走。   我吃一会儿,睡一会儿,再吃再睡,楼下观众时而响起的掌声并没有影响我。   “你不喜欢戏剧?”福尔摩斯盯着舞台说道。   “从小看到现在,看七八次了。”我仰靠在椅背上,端着酒杯。   “那你去黑猫夜总会看脱衣舞为什么每次都聚精会神?”   “哪有?”我坐直了身子,他转头扫了我一眼。“福尔摩斯,你居然跟踪我?”   “压低帽檐,用围巾盖住脸,贝克街小分队还是认得你。”   “好吧,那是成年人的一种放松方式。”我喝了一大口酒。   “你有观看十二三岁女孩表演吗?”   我酒全部喷了出来,“没,没,没,真没有,那是犯罪。”   “不必紧张,只是讨论一下,联合国在呼吁日本禁止少女援交及情*宣导。”福尔摩斯轻轻将毛巾递给了我。   “日本?他们应当会反驳联合国吧?”   “华生,你很了解日本?”   “富士山,樱花 ,演歌,嗯,还有动作片。”我想我不必在他面前隐瞒什么。   “少女援交成为风气,而法律成为白纸,这个国家在滑向魔界。”   “滑了好多年了。”   “华生,你认为男女共浴快乐吗?”   “小分队看到我跟大波波娃鸳鸯浴了?”我有点愤怒。   “那你认为父女共浴呢?”   “这有点反人类。”   “不,日本人真的视此为正常行为,只要女孩不反对。”   “特有的亲子文化?”   “在极端的男尊女卑社会中,性方面没有禁忌,女人会成为奴隶,不论年纪。”   “他们视小女孩为性的珍物。”   “令人恶心,华生,12岁的初中生主动援交,仅仅为了钱。”   “但我们更多谈论是日本好的一面。”   “对,这不符合逻辑,片面的美化,对另一个东方大国却是片面的丑化。”   “我想我应当到东京 实地考察一下,太令人吃惊了。”我严肃的说道。   福尔摩斯看了看我,露着一丝不亦察觉的微笑。   “你不相信我?因为我硬盘里有两千多部动作片?我是带着批判的眼光……”   “上帝,这数字令我吃惊。”   说漏嘴令我很沮丧,“朱丽叶还没死吗?”我得把话题移开。   “知道日本最大的灾难是什么吗?”他看来兴趣还是在日本人身上。   “核泄露?哦不,是原子弹爆炸。”   “华生,都不是,而是倒幕大战前爆发的梅毒,在当时是不治之症。”   “那是道德沦丧的报应。”   “知道什么叫姐妹棒吗?”   我点点头。   “兄弟穴呢?”   我点点头。   “那么亲子井呢?”   我摇了摇头。   “原意是おやこどん,是鸡肉与鸡蛋搭配的盖浇饭。”   “我懂了。福尔摩斯,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这是严肃的话题,大不列颠图书馆有更祥尽的记载。”   “真是一个神奇的岛国。”   “猫饭呢?”   “一种穷人的食物。”   “对,汁泡猫饭呢?”   我又摇了摇头。   “一种隐喻。”福尔摩斯指了指我的脸上。   我挡开他的手,“我记得日本人各地都有丁丁祭。”   “他们还有很多乱来的神社。”   “这种教育应当制止。”   “联合国正在请他们最低限度能清理这类幼色出版物。”   “这是他们的产业。”   “是的,华生,战后,日本女人用身体拉升了经济。”   “真是人类道德之耻。”   “哦,你要开明些,用文化去解读,去理解,强迫自已能接受。”   “福尔摩斯,你在暗示什么?有的人不愿意谴责这种丑行?”   “因为有的人不能接受日本被丑化。”   “这不是丑化,这是道德判断。”   “连日军都被美化为纪律的典范。”   “福尔摩斯,再有的纪律的魔鬼也依然是魔鬼。”   “而中国军队的道德却被掩盖在历史中。”福尔摩斯为自已倒了一杯。   “NO,他们在朝鲜打过好多国家。”   “伊丽莎白二世陛下加冕那一天,志愿军主动停止向英军开火,几乎无人知道。”   “中国军队?这令人震惊,说实话做为女王臣民,我很感动,但听起来像是小道消息。”   “而我们在朝鲜的司令官,也向志愿军发信表示感谢。”   “真的?我一直以为他们杀人不眨眼。”   “蒙哥马利元帅与毛先生的谈话完整版中有纪录。”   “历史被有意淡化了一些东西?”   “看戏吧,剧本总是定好了谁是大反派。”福尔摩斯将头转向了舞台。   “但历史不是剧本。”   “ 华生,最好的戏剧家不是莎翁。”   “是谁?”   “在华盛顿,在东京,当然也可能在伦敦或巴黎。”   “福尔摩斯,你觉得少女援交与靖国神社哪个更恶心?”   福尔摩斯正起立鼓掌,“华生,不要在高尚的剧场内谈靖国神社。”
  13. 没听过是当然的了。因为是我自造的词。取自高能物理学上的一些概念。 原本文学理论家把叙述文规定为;事物线,景物线,人物线,感情线。这些线索。按此线索写叙述文就会出现“明月 松间 照”。但是在这里,或者说大多数名诗名著中,用的叙述句,带动感的事与静态的景是融合一体不可分割的。比如“明月 松 间照”。明月不只是个名词,它还是个光源。而且明月的光源很明显是独特的。那么这里发出独特光源的明月很明显是个事物。虽然诗中完全没有写光,读者心中都是独特的月光。 像这种综合事务有机体,我就学着物理学上给它起个名字。表示这种融合一体不可分割的元素。
  1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真是非常典型的因连续性而形成的事务线。。。 比如:你给了我一杯咖啡,我加了一块方糖后又递给了她。。。就形成了你,我,她的事务线。
  15. 噗,容许我乐一下。我只是打个比方,可并不是说用“大杀四方”代替整个故事。要不然我也不用当作家了,只要写 “开头” “结束” 就能拿去卖钱了。这只是打个比喻形容一下。 而且你自己也说了,你很少能读完那些超长的网文的吧?然后又说想要故事写得越长越好对吧?我刚就想了下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原因就是你看的这些网文就算开头的金点子很吸引人,但是整体内容空洞乏味,拖沓冗长胡乱凑章节。读者想看好故事的欲望填不满而形成的空虚空洞。 越是开头有趣中间空洞的小说就会看得读者越空洞,然后下意识的想要更多更长的故事。 以上是我的个人想法。 然后呢,我最近凑巧看了一个漫画(我一般不看漫画和轻小说的)。叫 死亡开始的异世界狂想曲 。我觉得还算有趣,虽然中二得有点那啥。然后我就去看了一下轻小说,结果发现轻小说根本没法读。这个小说的漫画真的是精炼紧凑了很多。然后呢,我又去看了一下从零开始的异世界之旅。漫画也是精炼紧凑了许多,更容易吸引我继续看。
  16. 一千章啊?!一般来说网文的一千章的真正内容含量只有正经小说的三十到五十章。除此以外基本都是废话了。 “拖沓冗长”是每个文学教授都会说的:差文的典型特征。许多年前我刚转而写作的时候就往起点里扔过一篇小说。基本那时候的起点网文都是拖沓冗长废话连篇。付费区(付给作者的)也是按字数还是章节来算钱,所以专业写手也是能拖就拖。而新手和业余的就是典型的一个金点子能写个一周半个月。比如说一个孩子转生到了异世界,在转身地大杀四方的事就能写上半个月一个月。其实整段故事一句话概括就是“转生之后大杀四方”这么简单。 所以网文往往都是要么不会写没天分而使劲拖沓凑字数,要么就是会写但是故意拖沓凑字数。 凑数的症状有很多,比如某个作家妹子写她和闺蜜见个面喝个茶。本来闺蜜在这个故事里没什么戏份,或者喝茶这件事本身不是重点,却能光喝个茶就顺便把闺蜜描写个几千字。而整一段几十个字就能说清楚。这就是典型的拖沓冗长,一般这种文章就算开始再怎么吸引人,最多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读者都看不下去了。故事刚开始的新鲜劲全没了。 当然这种事也不能全怪作者无能,现在的中国孩子读书习惯很差也是原因之一。
  17. 然而可惜了,这是个核心向的小众游戏。。。并非广大年轻网友能接受的。虽然玩过之后会觉得其它类型接近的游戏都没有再玩的必要了,然而市场占有率始终不高。。。虽然两代作品在各大权威评定上都超过9分。不过铁血和兄弟会这两款10年前的游戏也很棒。没玩过这两款的话千万不要说自己是什么战术游戏专家。欧美的一些较小众的游戏其游戏性实在是远盖过任何一款日本游戏大作。只是都太核心向了,首先难度会淘汰一大批玩家,然后其战术操作又会淘汰一大批玩家,所以始终只能在核心圈内受好评。除了幽浮系列,其它的宣传力度也不高,所以在中国知名度低。如果把那些低知名度但是高可玩性的战术游戏都翻出来排名,火焰纹章很难进前5。不过日式游戏更接近棋子类,铁血之类的跟火焰纹章也不能说很类似,纹章爱好者可能会以此反驳。 不过说到底,中国国内的孩子玩日式游戏的太多了,眼光比较窄。世界上其它地区好玩的游戏还有很多。独立游戏或者小公司的游戏高内涵的精品真的很多。像X3随便玩玩就能花掉几百小时。只知道玩日式游戏的孩子我建议拓宽一下眼界,试试看跳出自己藩篱。 要说二代还是有些问题,不如一代平衡。。。另,二代传奇铁人已通。
  18. 习惯了字符就好了。。。一开始的确是末日的既视感。一般都很难活下来,只要不是把自己设定成超人,开局十来次才有一次能活得久是很常见的。
  19. 不,完全不一样。 不过作为字符界面现在好多人接受不了。图形界面又是网友随便做的。不过习惯了字符以后就会觉得图形什么的没意义了。玩得是内容。
  20. 独立游戏CDDA完全满足LZ的要求。可能都还有点过了,估计不一定能挺住。。。LD2作为FPS游戏,打的只是一个爽快。和末日关系不大,不过是给个背景罢了。
  21. 看了看,感觉这孩子如果平时偶尔写写文的话,那倒有几分分写作的天分。可以多写写,有潜力。如果是老手的话,就当我没说。
  22. 所以魔女之森本不会有能够进入,但今天缺进来了外人,而且一次便是四个。 有个错字
  23. 西游记我是随口一说呢。你也可以看其它的。我只是觉得西游记还比较好读,所以随口一推荐。对习惯了看网络作品的人来说,那些经典名著估计看个开头就头大得不行了。 至于网络小说嘛。。。。。。跟轻小说真的不同吗?虽然我知道的不是所有的,不过部分情况是这样的。 你知道网络小说有些是怎么写的吗?因为我也是写书的,所以接触过这个圈子哦。以前跟一个网络作家妹子聊天,她一个晚上能码十万字。 另一个圈子里还有专门发包码字的。就是出版社或者报社或者跟他们有关系的机构发包。按水平分,有的人一百个字一块钱,有的人一二十个字就一块钱。人家网络码手(有些人有自知之明所以称自己码手)一晚上就挣几千。你想,这种网络小说能很认真的去反复琢磨怎么描写人和物吗?琢磨这个可是跟钱过不去的费时费力。这还是专业写手高水平的。普通写着玩的就不说了。 反正是我也是生气了,我写一万字都要琢磨好多天。后来跟这些圈子都不来往了。 所以呢,写着玩呢,就不要太认真,其实人人都可以写。要是认真写呢,就多练习练习。一开始都是对很多东西不习惯。会想就写两三句会不会太少了,或者写了一大堆只是描写人脸会不会太啰嗦了。反正要跨这个坎,就是多练习,反复琢磨。 要是写轻小说呢,就把正规作家才会去细细琢磨的部分空泛化,一笔带过。比如你自己前面所说的,什么“一脸邪魅”之类的。这样可以省下精力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