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明日方舟》 SS 「孤星」剧情探讨 —— 罪人被遗忘就能被原谅吗?


reflectK

推荐贴

 

    The new age is upon us.

 

    「孤星」的剧情不同于之前的支线剧情,它提出了一个问题——科学和伦理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无论是总辖的飞天实验,洛肯的洛肯水箱,亦或是帕尔维斯的嵌合技术,似乎都是在"科学"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image.png

   

    代价是迷迭香,是伊芙利特,是在这些违背伦理的实验中受害的每一个普通人。不可否认,这些实验或许对科学发展有帮助,但是科学绝不只能有前进,只有确定了科学的边界,科学才能被更好地引导前进。

 

    这次剧情中出现的大部分"科学家",大概都不能完全算严格意义上的反派:克里斯滕 对星空的追逐,帕尔维斯为了帮助总辖升空牺牲自己,赫默为了科学伦理的规范而四处奔走,斐尔迪南对莱茵生命的保护和对科学的探究与渴望......从他们身上,你都能看到闪光点。也许除了本次感想的主角——洛肯·威廉姆斯。

 

    相比之下,洛肯可以算是传统意义上的疯狂科学家了:一心向往实验的成功和科学的进展,将道德底线和伦理道德视为无物——在正常人体内植入源石活化物,把一些活生生的人推向不可逆转的痛苦死亡。在他生命的尽头,他找到了他的最后一个试验品迷迭香,他是要忏悔吗?不是,他想活在受害者的痛苦回忆中,即使在最后,他仍然认为,他只是失败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过错。

imageb46e0ff85279da39.png

 

    当然,他的图谋失败了。最后也只有一句“罪人洛肯·威廉姆斯已得到他应有的审判",作为他疯狂行为的一个脚注。最终,所有人都会把他遗忘,这或许就是对他最好的惩罚。

 

    正如电影《Coco》中说的一样:Death isn't the end of life,but being forgotten is.对于这样的人,被遗忘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犯下的错,犯下的罪孽消失了。他对受害人做的事,会一直被铭记。

Screenshot_2023-05-13-04-29-26-108_com.h

 

这也是"博士"这一角色的主线之一——"博士"失忆之前到底做过什么?剧情有很多暗示,但从没有正面回答。希望随着主线的推进,我们能从其中得到答案吧。

 

:wn002:

 

 

 

 

 

 

链接到点评

所以科学的伦理价值观到底谁定的?我唯一知道的是有ethical FPIC, stands for Free, Prior, and Informed Consent。 但这是所有的科学界在所有时间点对所有对象都通用的吗?古时候的欧洲偷盗死刑犯尸体做解刨并以此发展出了现代的外科医学,从而救人无数,这行为是该被推崇还是禁止?楼上拐了下隔壁,那我也再拐一下。一个医生为医药研发而做的人体实验第一不为了他自己的利益,第二提前告知了药物风险,第三的确一定程度上救治了一部分人,这行为你是认同还是反对呢?

我觉得这是最基础的关于对与错的判断,这都没有清楚概念,怎么进一步讨论

lizard不吃不喝三天三夜只为“汉化”某悬赏游戏,搞定后发现居然是要翻译成俄语.-1节操

链接到点评
2 小时前,reflectK说道:

对于这样的人,被遗忘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但是,这并不代表他犯下的错,犯下的罪孽消失了。

不玩舟游,但是冒头w
咱来找有栖桑玩耍喇!:b2:
诶哆……虽然失去记忆会让一个人失去“原有”的以记忆为基础的作恶、为善的可能,但是只要环境中的评判标准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们对这个人做过的事情依旧会按照和原有的差不多的标准去评判w
虽然站在惩恶扬善的立场上,对完全失去“原有”的这些可能的人不再有惩戒或是褒扬的必要,但是具体情况中的人们会否只以这一立场为主去考虑问题REG就无法推断惹w(无论是资料数据还是处理能力都是绝望性的不足呀,我要给自己外接FBI社工库军工级图像处理器口牙:a10:

也许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东★西:“流芳千古”、“遗臭万年”(这两者的始肇者的记忆和记忆的载体都已转化、不再)。除此之外“国王已死,浩气长存”之流也能反映出人们面对这些事物摆出了哪些态度w
最后……事物被遗忘而导致其不再被记恨并不意味着被原谅,毕竟那些记恨并不是因为原谅而消弭的,以此种情况也无法推得有任何与原谅相关的因素在记恨的消弭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只是,当事物被人们彻底地遗忘之后,其就不再处于人们的处理范畴内了,也不再会受到人们那名为“原谅”或名为“记恨”的处理。以★上。

最最后欢迎大家来语音交流区玩耍!(喂)

链接到点评
1 小时前,lizard说道:

但这是所有的科学界在所有时间点对所有对象都通用的吗?古时候的欧洲偷盗死刑犯尸体做解刨并以此发展出了现代的外科医学,从而救人无数,这行为是该被推崇还是禁止?楼上拐了下隔壁,那我也再拐一下。一个医生为医药研发而做的人体实验第一不为了他自己的利益,第二提前告知了药物风险,第三的确一定程度上救治了一部分人,这行为你是认同还是反对呢?

我认为:

不是。

不应该被禁止,但是也不能被推崇。

认同。

链接到点评
13 分钟前,AnonymousREG说道:

不玩舟游,但是冒头w
咱来找有栖桑玩耍喇!:b2:
诶哆……虽然失去记忆会让一个人失去“原有”的以记忆为基础的作恶、为善的可能,但是只要环境中的评判标准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们对这个人做过的事情依旧会按照和原有的差不多的标准去评判w
虽然站在惩恶扬善的立场上,对完全失去“原有”的这些可能的人不再有惩戒或是褒扬的必要,但是具体情况中的人们会否只以这一立场为主去考虑问题REG就无法推断惹w(无论是资料数据还是处理能力都是绝望性的不足呀,我要给自己外接FBI社工库军工级图像处理器口牙:a10:

也许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东★西:“流芳千古”、“遗臭万年”(这两者的始肇者的记忆和记忆的载体都已转化、不再)。除此之外“国王已死,浩气长存”之流也能反映出人们面对这些事物摆出了哪些态度w
最后……事物被遗忘而导致其不再被记恨并不意味着被原谅,毕竟那些记恨并不是因为原谅而消弭的,以此种情况也无法推得有任何与原谅相关的因素在记恨的消弭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只是,当事物被人们彻底地遗忘之后,其就不再处于人们的处理范畴内了,也不再会受到人们那名为“原谅”或名为“记恨”的处理。以★上。

最最后欢迎大家来语音交流区玩耍!(喂)

那么 一个犯人失去记忆 是否意味着就是无罪了呢

链接到点评
2 小时前,天蕗雪花说道:

问得好:YangTuo_d: 虽然这里探讨了朴素善恶与现代社会法制间观念间的冲突 但是这就不得不让人想起隔壁某个游戏,直接让罪人操控岁月史书把自己直接洗白了 只要编剧够下作 那就没有人能用道德约束它

这也就是伦理之所以需要被规范的原因所在吧

链接到点评

我也认同楼上的部分观念。

科学发展的道德边界确实是模糊的。

电车难题确实存在于现实,而且答案也确实只有“牺牲少数”和“放任大多数被碾死”这两个选项。

那么,如果要我选,我会选牺牲少数。

 

大约6、7年前,我在B站看了福岛核事故的“幸存者”的纪录片:一个已经变成一滩“肉泥”的活死人的故事。

他无时无刻不忍受着全身的剧痛,但却已经没有能力尖叫,因为他已不成人形。

而医生们无视家属希望核事故受害者“安乐死”的愿望,坚持吊着受害者的生命。

——因为该“受害者”,是世界上仅存的几例可供研究的活体受辐射人类。

如此珍稀的研究对象,怎能轻易去死?

可怜的受害者,活着的每一秒都在受到世上最恐怖的煎熬,却连死亡都无法选择,只能在无尽的地狱中逐渐走向崩溃。

方舟的故事可不仅仅是臆想,而是切实存在于现实里。

而现实的残酷,往往更甚故事十倍。

 

是的,彼时我也对日本医生和研究员的“道德”之卑劣而感到心惊和愤怒。

但现在,我的观点又有了变化。

——所谓“每个人都能幸福”不过是永不可及的臆想,人类本身就是踩在无数的尸骨上前进的物种。

“科学并不只有前进”?

不对,人类这个物种前进的脚步,直到这个物种灭亡之前,都不会停下。

就我个体而言,所能做的,只有尽量避免我自己成为这样可悲的实验体。

 

非要总结一下我的态度的话,那么会是“两成赞成,五成默许,三成不忍”。

比方说,基因工程技术,无时无刻不踩在所谓的“人类伦理”的边界线上。

但这类研究,究竟违规了,还是没违规?实际上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道德边界。

人类也不可能仅仅因为“道德”便放弃这方面的研究。

我衷心的希望基因工程技术未来能大幅改善人类的生活,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会踩着人类的道德,牺牲极少数个体。

 

啊,对了,补充一下:

反派确实没说错,他最大的错,是失败。

如果他成功了,就不是罪人了。

 

至于遗忘是不是最好的惩罚……我不认为走到这一步的科学家还仅仅执着于“名利”。

“名利”固然是他们追求的一部分,但不是所有。

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大的惩罚,就是研究失败本身。

,由a1324sc修改

a1324sc水回不料路遇小白,被乱刀砍死.-4节操

链接到点评

很好奇博士失忆之前的经历,剧情零零碎碎的也铺垫了很多

我感觉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生于黑夜”里面伊内丝对博士的评价,大意是”博士和塔露拉(黑蛇)都是计划从内部让组织崩塌的人“

我的猜想,博士并不是没有算到斩首行动,而是把斩首行动和特蕾西娅的死也作为自己计划的一部分,至于目的仍未知。阿米娅和大部分精英干员应该都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一直保持着对博士的尊敬和信任。凯尔希在斩首行动之后(甚至之前)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博士苏醒之后一直对他颇有微词。至于w应该就是单纯的嘴臭把特蕾西娅之死迁怒博士:YangTuo_u:

链接到点评

这次剧情看的太爽啦!不过迷迭香的立绘总感觉很不清晰:mx025:但是香香CG就很棒

在和保存者“辩论”那里说实话我第一次看很迷糊,然后回头看了录播发现原来是这是和自己辩论的意思,这些问题也是博士对自己的疑问,被特蕾西亚一通问题砸过来,爷的回答是既不是过去的记忆指引着我,也不是那时至今的事情重塑了我,我就是我自己,我始终如一(←说的挺好的

尽管我不知道以前犯过什么错,但是现在的我是全新的我,我只能认知到我能够看到的听到的,从切尔诺伯格的石棺醒来一路解决问题到这里构成现在的我,如我所见、所见即所得,既然不知道以前犯过什么错,那也没办法做出任何反应,做好当下的自己,就算那时的真相向我袭来,我也能坦然面对

 

走回来再说,失去记忆过去的罪和善是否会消失,客观来讲是不会的,但是如果大家都不记得了,那么这些过往也将不复存在,没有被观测到东西也无法被证明存在

链接到点评

看到楼上的所谓“牺牲少数",这不经让我想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广为流传而内容却又大同小异的故事:献祭

因为各种原因,村子里的人需要献祭孩童、女人来换取资源、财富、生存,当然,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论妇孺自愿与否,被直接间接地献祭了。

每个人都知道压迫是不对的,可是道德天平总会被另一头压倒,每个人都知道杀人是不对的,可是世人都自愿背上麻木的罪。

可悲,被族群延续本能驱使着、不断地找理由趋利避害的无毛直立猿,永远无法逃脱这样罪孽深重的循环。

链接到点评
5 小时前,reflectK说道:

那么 一个犯人失去记忆 是否意味着就是无罪了呢

总感觉回答这个富有争议性的问题一旦偏颇就会引起争论……
但这个问题是有栖桑提出来的……!( 硬 起 头 皮 )
事件「压力下的改变」:【暗骰】1d100≤50则对有栖桑印象+1,1d100≥51则对有栖桑印象-1。w
以下观点只出于我个体主观,我没有任何意愿以其对任何其它个体、组织等事物造成任何影响!(满溢的求生欲)
私认为一时的功过赏罚的标准只能做到适用于一时,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相关事物可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如果一副载体(身体)完全失去了其中所有的记忆,那基于记忆而存在的其中之人的种种都将不复存在,如果载体中又出现了能被称为人的存在,那这个人应被视作一个新的人。无论之前的人是功业彪炳还是罪浪滔天,都和新的人没有直接的关系了。
而旧有的人的罪孽,将无法得到旧有的人的偿赎。因为旧有的人已经消失了,留存下来的只是其曾用的作业工具——身体。
如果新的人是个利用资源作恶之人,那按旧的人的功业对其进行褒扬,会滋长其恶业;
如果新的人是个利用资源行善之人,那按旧的人的罪孽对其进行惩戒,会扼杀其善业。
如果人们需要就事论事地惩恶扬善,那恐怕就不能以旧业论断新人。
综上,REG认为犯人的罪并没有被赎清,但人们也没有追究已经消失的犯人的办法了。罪可以被记录下去,也可以在后来的某一刻被忘却。
以上。下面的东西……无所谓w大概吧w:b7:

剧透

认知偏误警告,如果你对自己现有的思维体系满意又不确定其十足稳定,请不要点开下框。

剧透

第二次认知偏误警告,如果你对现在的社会有高认同度且是容易深陷迷思之人,请不要点开下框。
不会有第三次警告,因为REG不会将“在展示之前需要警告整整三次的东西”示人。

剧透

「人们从很多角度上都无法接受自己所处在的体系中出现这种“明明有问题却无法解决”的情况,这让他们感觉到原本可以通过依赖体系以达成的目的变得无法被达成。于是他们开始就近(选择就近的当然是因为更容易着手进行)寻找办法,哪怕依照这种办法所成之事和原本的目的有天壤之别。」——REG


就像说“血债血偿”,就像说“人可以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杀掉杀生者没有办法让生命回还,只能用“这样做阻止了更多杀生”的这一莫须有的理由聊以自慰,将失去的生命补回一事从古至今是断然没能做到的,“偿债”又从何而来呢……;:a7:


河流通常不息,然而就算停息,第一次的踏入就会改变它,使第二次踏入时的河流与以前不同。但基于“内含许多时段的信息”的记忆而存在的“人”很难接受自己其实“只存在于一个时段”。于是他们指控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诡辩——毕竟从河流的不同会联想到自己和记忆里的所谓的自己其实也不是一个相同的存在。然而,被他们视作诡谲之物的,是事实。:a12:


而要新的人背负旧的人的罪孽,也是达不到根本目的的举动。:a5:


诚然,“之后的人”会按照不甚变动的记忆做出和“之前的人”相仿的举动,会行善或作恶,但在事实上他们依然是不同的人。人们认为二者是同一个人的原因是——人们觉得自己和受评判的事物都是连贯的,对之前的事物会有直接的继承,而褒扬或惩戒他们则能让事态按照自己所需要的方向发展。然而虽然事物们可以是连贯的,但前后仍然有着差别,之前的事物和之后的事物不能被视作同一事物,“河流”是这样的,“人”,也是这样的。:a1:


只要事物在运动,其就发生了改变,不存在“运动前后的事物是同一事物”这种情况。:b6:


人们以“之前的人”所做的事情为依据让“之后的人”受勋赎罪,原因一是他们的确认为前、后的人是同一个存在,当然应该接受之前的结果;二是作为前、后的人的基础的记忆刚好没有太大的变动,导致他们的行事逻辑也没有巨大的差别,于是在施加结果的时候,并不会产生什么计划之外的变故。


如果“之前的人”愿意洗心革面,那“作为‘之后的人’的基础的记忆内容”就很可能会和之前有很大差别,其思维中的行事逻辑也会和之前有很大差异,从而与“再之后的人”做出与“‘之前的人’在洗心革面之前做的事”相去甚远的事。这也是“论迹不论心”的人们有可能原谅洗心革面者的原因——应受惩戒之物不在了。


但是帖中的情况不一样,作为人的基础之一的记忆发生了很大的变动,当事对象“失忆”了,经历了“失忆”后,“之后的人”和"之前的人"的两种行事逻辑是极有可能不相似的(相对于未失忆的情况而言),如果“之后的人”从内到外做的都是与“之前的人”不同的事,那又出于什么要以对待“之前的人”的态度对待“之后的人”呢——可以是出于“一时狂热”,可以是出于“久积怨仇”,但不会是出于“就事论事”。:b3:


如果出于就事论事的角度,任何一个时段的人都不应该受到“以‘之前的人’的功过为参考所进行的评判”,人们之所以在现在能够用“之前的人”的事迹作为参考物去评判“非之前的人”,是因为这么做暂时还没有对人们的既有体系造成强烈的负面影响。试想一下,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行事(包括思考)效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一瞬间就可能办完现在的人一生都办不完的事情,而在下一瞬间就对之前的一切告一段落,开启新的篇章——在前一刻和后一刻的行事逻辑可能完全不一样的情况下,要怎么用之前的事迹作为评判“之后的人”的参考物呢。:b4:


综上,通过逐渐的改变,“之前的人”和“很久以后的人”可以是行事逻辑完全不同的存在,而通过剧变(失忆等),“下一刻的人”可能就和“之前的人”完全不同了。对于与“之前的人”完全不同的“非之前的人”,若要就事论事地进行处理,应该认识到“之前的功过”已经无法应用在“之后的人”身上而放弃出于“之前的功过”而要施加的“褒扬和惩戒”,转而投身更需要做的事情。:b2:


如果有人问REG:“那不褒扬你的功劳,也不惩戒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都只存在于之前’,你觉得是否可行?”
REG会说:“当然不行!我办事也有按照当今的社会规则!”:b12:
至少现在会这么说。
原因?
当然是因为现今的人类社会中的利与害并没有“就事论事”地进行流动,至少REG能探索到的表层如此。虽然知道如何“就事论事”,但在环境条件对“举此事者”不佳甚至十分有害的情况下那么做,后果是可想而知的。REG也不想这么无为,但REG没有机会。然如果发现机会,REG确信自己已经做了不少的准备。
诶★嘿w
P.S.:REG其实不喜欢上面举的“血与河”(?)那两个例子,但是为了蹭知名度补正,还是拿出来说了w
P.P.S.:你们要不要来语音区玩啊,语音区还满大的,我一个人助(当助手),欢迎你们来玩,玩累了就直接睡,没问题的。w
P.P.P.S:是不是写太长了?会有人看到这里吗?以及……暗骰的结果是1d100≤50。w

 

 

 

注释
reflectK reflectK 10.00节操 没事的ww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