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子之半

【会员】资深会员
  • 内容数

    4,123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4

子之半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责任心。 本来成年人的一切都是基与责任心。 老一辈的婚姻也是基与这个的。 所以你看现在网上总说XXX,所以不结婚其实都是借口而已。 因为老一辈的环境比这个差多了。 如果双方都有责任心,但并不怎么相爱的家庭,远比相爱但责任心不足的家庭好多了
  2. 那我就这么跟你说好了。 心理异常的问题可不都是一件大事影响的。 实际上无数的小事累积起来,一样可以造成,甚至这才是主流。 就好比魔塔游戏。 你HP不断减少不见得是打大怪,而是不断地遇到小怪,一个个扣的血、 对于大怪,你防御高也未必好用,但对于这类小怪 高一点防御力,低一点防御力,结果可能天渊之别。 而事实上现在的人防御力可低很多。 我遇到不少高中甚至上大学的,其心理承受力还比不上我们时期的小学生。 有很多东西, 你需要深入了解更多,才能有初步认知。 越是想简单,越是表层地概括,就越不可能认识。
  3. 正常不正常没有准确的固定标准,但有大致标准。 这是有一群非要把异常标榜为正常。 也有一群非要标新立异,觉得异常非要是正常。 我常常想起一句诗词,以及一个场景。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一个人不小心在艺术馆里掉了一副眼镜,当返回的时候,发现一群把他那副摔碎的眼镜当成高档的艺术品”。 年轻时的所谓的哲学思考,终究不过是不懂装懂罢了 异常终究是异常。有不少XP你在二次元是没问题,你放到现实就是异常。 IF ONLY IF 虚构的例子永远不是事实。
  4. 不正常人就是不正常人,异常是表示出了问题。 别少看鸟类,鸟类也是有情感的。 我已经说过了,人类成长期要远比动物长得多,成年动物也是理解死亡的。 利益对大多数人而言不可能成为中立词。我非常清楚,许多人表面上说是中立,但实际使用时候这个词义,总在中立与贬义间多次反复横跳,事实上成为打着“中立旗号”的贬义词。 NTR本质上就不是建立在情感上的,尤其不要把喜欢游戏NTR跟现实NTR对等。
  5. 厌食症是病,跟正常状况是不一样的。 就像没人把精神病人的思考当成普通人一样。 哺乳类,鸟类大多数都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别说人类了,人类只是成长时间远超一般动物而已。 如果利益是感情的起源,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利益与感情的纠葛,因为感情吧不过是利益的附属罢了。 很多东西你觉得是那么一回事,本质上不过是你缩小了限定范围罢了。 有些东西的成立,是因为条件限定,你愿意限定条件,拉登是菩萨都能成立。
  6. 首先,例子就不对。 就拿蛋糕为例,在食物有限的年代,不会出现基因想吃与基因不想吃的状况,遇上灾荒年,甚至土都能成为食物。 感情纽带,起源就在于哺乳以及喂食。 在幼年这种任由宰割的时候,母体那种关爱与保护是危机四伏的世界里最大的保障。 所以现在某些还是长不大就是希望有人罩着 而长大之后,弱小的生物就必须抱团,抱团之下强大的生物也未必敢轻易在发动攻击,落单就必然代表死亡。 尽可能的抱团的安全感就是最初的感情起源。 越是安全,越是强大,自私的人越多。
  7. 为啥要对比,正常不感兴趣是不再多想,懒得再理? 真的雷到要你一直对比。 那是那部作品给了你严重的心理创伤。
  8. 骡子一开始是被联邦软禁的状态,并且驾驶技术荒废了好几年(虽然比一般人还不是一个级别的),骡子一开始能行动,大概就没卡疯子什么事了。而且实际上还是削了的。在漫画里说自己现在训练赛一分钟“只”击落了6架吉姆,觉得自己水平下降了一半,原本能击落12架。
  9. 其实是反过来的。 是你是本身喜好某类作品,那才会是入坑作。 像我实际上很早就有人介绍我玩雪之华一类的作品,但我对这类作品并不感兴趣,所以也并不算是入坑作。
  10. 想想SEED D里的飞鸟。 在高达G世纪里直接嘲笑说:“第一个被剥夺主角位置的角色”
  11. 并不是个人欲望,而是身体影响思想 我也是学心理学的,虽然我不是那个学科,但是有一项学科叫是生物心理学,是人体构造本身对心理的影响。 我说的下面决定上面,其实就是一种身体左右思维。 其实放开来说,别说毒品,辣其实是一种痛觉,但因为影响内分泌所以才产生了爽的感觉。 延伸一点,吹捧,某些所谓的价值观同样会影响人的思想 甚至一个打折就能剁手。 大自由意志在大多人眼里其实是虚假的,虚假到大多叫着口号但实际上却被别人操纵。 真正自由意志是需要“意志”作为前提。 其实真正追求自由的,恰恰是中国的古代思想。 "修真“ 没错,修真的真正含义是,认识与保持真我。你连真实的自己都判断不了,何谈自由意志。
  12. 有这么一句话,下半身决定上半身
  13. 我记得电子版不是卡,而是技能。 由于决斗链接的卡片数量少,带老埃的话很容易就凑齐,所以老埃不能直接放,而是成了小表的技能。 “爷爷的卡片” 效果是在牌堆里放入五张埃及使者。 也就是让你的卡组额外多出五张牌
  14. 魔法并不等于唯心,很多作品里魔法都是成体系的。 哪怕是魔兽世界,魔法也是有体系。 某种意义来说就是不同世界下的科学。 而魔圆是典型纯唯心世界观。 魔法来源设想。
  15. 这不是基与作品级别的。 你可以理解为, 有些人,尤其是西方,都信这一套。 所以才会执着与“赋名”这个仪式,一旦获取名字就会有力量。 而中国,名字就没有这种神圣性。 就好比孙猴子,他叫孙行者,行者孙,者行孙都不会有任何差别。
  16. 你搞错了哦。 许多人都搞错了对唯心世界观的理解。 最典型就是FGO,FGO就是典型的唯心世界观。 英灵不需要事实存在,只要有传言就会出现相关英灵,只要有足够传言就可以让两个实际毫无关系的人联系在一起。 让狂拿失去全能神的无敌姿态,就要做一件让他显得不够全能完美的事,那他就配不上这个称号,就失去了全能神的无敌。 如果是唯物世界观,不管他是否做得不够完美,无敌依旧还是无敌,不会因为“不满足设定能力就会下降”。 换句话说,唯心世界观是“设定优先”,现实是基与设定之下,不存在客观。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世界是不可知的,因为还有无数上位的未知设定存在。 在那些高级设定面前,人类没有改变设定的能力。
  17. 不要用唯物思维是解释唯心世界观。 在唯心世界观里,意识就是能量。 所以唯心世界观里,名字很重要,因为名字就是意识的展现。 从希望 =》绝望就好比电压一样,正电跟负电一样会抵消,但抵电流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意识巨大转变在唯心世界观里本身就会有巨大能量。
  18. 原创平行世界不就行了,比如成了猪八怪,各种二创里很多布玛被猪八哥咸猪手
  19. 可以的,像这种状况最好是适当变化一下生活。 接触一下新的东西。 偶然晒晒太阳,爬爬山什么的。 没标有非要要求达到什么效果,也别给自己非要达到什么效果。 让自己去放松一下就好。
  20. 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这些模型有一些问题,就是考虑太单一。 造成心里问题有很多,而不少问题并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累积叠加的。 比如说,开学,搬家,作息改变等等,这些行为都会对心理影响,但正常人是会有足够的心理防御力 以魔塔为例子,每天遇到的问题是敌方攻击力,而自己的心里承受力是等于防御力 伤害=敌攻击 - 己防御。 如果小孩子不接受打骂,不学会承受压力,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事,这些人的防御力就会近乎零,遇到些许问题都会对心理造成创伤。 小孩子有新手保护,只要他还是小孩,他可以拿小孩子当作挡箭牌。 但当失去新手保护呢? 一个防御力为0的人面对着社会那数之不尽的高伤害,自卑、退缩、反向极端都是非常容易形成的。
  21. 对,记忆不会消失,只会被压抑到意识深处。 某些人有心理障碍,看似想不起某一类事,但是如果认真观察,可以发现他们是无意识回避相关事情。 所以本质上是大脑发出指令:“禁止想起”,也就相当于把记忆封存在“绝密档案事”。 一但通过某些手段突破大脑封锁,大脑也会发起“拒绝承认”模式。 真正的救赎其实不是逃避,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档案依旧存在,依旧在无意识中发挥影响 而是接纳和跨越过去。
  22. 你这么想就好了。 大脑就相当于资料库。 你经常看的东西你知道他在哪里。 你不看的东西究竟放在哪里不知道。 什么是你经常看的? 你最不喜欢,你最讨厌的东西,你会经常性查阅。
  23. 人类以人类的目光看世界,人类的确是特殊。 但现在人类的社会,资本就能操纵很多东西,神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值得看的。
  24. 不对,社会性可不只有人类有。各种群居生物都有自己的社会。 而且,神真会在意人类发展吗?生死乃自然之道,历史上多的是物种兴衰,人类不过是掠夺大量资源为自己发展一环罢了。 所谓复杂,不过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已。真有神明那种视野,人类的各种自我欺骗,各类“精神管控”,什么厚黑学,成功学,不过是一场场笑话罢了。 我是神,说不定更在意病毒,明明结构最简单,但管你再高级还是一样对付得了。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