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供牺姬L酱

【会员】中级会员
  • 内容数

    313
  • 加入

  • 最后访问

供牺姬L酱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很直白地说:让男性满足的性暗示越来越少了,男频网文/日式厕纸式的剧情爽点越来越少了
  2. 本来是不在乎的,但是大家发现只要出男角色,游戏就开始吸引女玩家。女玩家一多,角色和剧情就开始跑偏。女玩家总是能以更少的数量发出更大的声音,再加上一贯的照顾女性的风气和申鹤标准的不统一,最终游戏总是向女性无限妥协。 所以只好选择从一开始就拒绝一切跟女玩家沾边的东西
  3. 喜欢死亡之种的话也可以试一下 而且无牛,死亡之种真的牛的我难受
  4. 有一说一,虽然游戏性比较烂,但二次元美少女+PVE+TPS射击还真没有竞品,总不能继续玩求生之路和死亡之种吧。。。 我感觉在二重螺旋出来之前都会是顺风顺水的
  5. 第三第四集出来。。。说明教科书也没学到位 结构都已经完全混乱了,内容也是空洞无物
  6. 做的就很。。。教科书,不过是好莱坞教科书 大场面开头,接一个看似深奥的背景介绍,然后插科打诨,然后大场面-推进剧情-插科打诨循环 先把结构明确起来,再考虑往里填什么,到了这一步,才开始考虑原著里有什么能拿来用的就往里用,全然不考虑原著的结构和风格,完全为影视服务。 当然,能完全把这套爆米花电影流水线玩明白也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就抄作业而言,艺画开天也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长达10分钟的车祸+飙车+地铁脱轨的戏,太长了,太紧了,要受不了了(?)
  7. 确实挺好玩的 年初还玩过一段时间,接下来就等正式版再玩了
  8. 广度和精度不可多得啊 如果暴雪真的想追求用户数量的话,肯定要走上我们不愿看到的那条路了 或者动视暴雪再成立分公司,保住动视的年货和暴雪的口碑,然后再弄个新品牌恰烂钱
  9. 96? 好意思? 现在古剑3都卖50了,这玩意还能96?
  10. hhh影院之害啊 开场前看周围一片在玩FGO 崩三 NS的还是放心一点(于是宫本茂那里大家集体笑场了
  11. 哈哈哈 这歌有意思 而且低音部分用纯嗓音唱歌好有感觉啊,就好像在耳边说话一样的感觉
  12. 哇,好厉害 第三张特别有感觉 第二张也不错哦,但是窗台和裙子的互动有点点怪吧 第一张太草(指潦草)了啊,萌新看不出什么门道来
  13. 虽然已经看完两周了,但最近身边才有人跟我讨论,也才把自己的感受整体梳理了一下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差强人意 我喜欢这部电影想要传达的情感(届到了),但我不喜欢他的表达形式。 我是在观影的临近结尾才反应过来,这不是社会纪实,这是一个童话故事,以至于在这个时间点前后,我的观影体验截然不同。在影片的最开始,奇幻氛围是很浓厚的,废楼顶上的神社,女主飞天,天上的鲸鱼等等。但自从男主来到东京之后,除了晴女之外奇幻元素基本消失了,再加上阴雨天的冷色调,使得画面太有现实感以至于我开始把他当做一个现实故事。在这样现实的基调下,男主开枪前后后的一小段观感可谓极差,像熊孩子一样讨厌,而提出利用晴女的能力赚钱更是有些丑陋。尤其是后期到酒店脱衣显露出晴女能力对自己的伤害,联系到女主曾考虑过去陪酒,我甚至有些怀疑“晴女”是某些恶俗的比喻。看到男主被警察找到押走的时候一点都不难受,甚至有点爽。直到男主逃跑,天气变得阳光明媚,又出现大姐姐载着男主飞奔,男主在铁路上奔跑这种象征意味极强的元素,我才意识到枪、警察、离家出走、天气的阴晴,也都是象征意义,而不是其本义。但奈何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前面的感情积累也不好甚至是负面的,所以最终男主和女主在空中飞舞的高潮,我也只能从艺术角度去赏析一下了,结果也不是很享受。 我觉得本片的BGM在新海诚作品中,算是比较差的,当然也跟我整体情绪不高有关。这个我没法很详细的讲,毕竟印象比较模糊了。就稍微说说我最后回过味来,仔细欣赏了的高潮剧情的BGM,就让我觉得不是很搭调,太平滑了,太稳重了,而我这时候期望的是,唱法更有力一些,有一些呼喊的感觉。本来两人在天空中飞舞,相互接近,拉手,拥抱的场景,BGM却大概只有跑过一条街过来抱住你这样的程度。诚然两个场景都很甜,但力度上是不一样的啊。 对于大家讨论热度更高的女主是否应该牺牲自己来拯救东京而男主是否应该阻止她,我的看法是女主可以有这个选择,但没有这个责任。你东京下大雨,跟我阳菜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是只有我阳菜能阻止大雨,只是下雨又为什么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气象学家、市政部门、城市规划都死哪去了?就好比恐怖分子要求警察交出某个人,不然就制造爆炸,那警察就该交出去吗?难倒不是应该调动武警乃至反恐部队制服恐怖分子吗?当然这也并不是新海诚想要讨论的问题,这只是一个意象,他所传达的意境后面再讨论。 我分享一下我调整思路后,从这部电影中所感受到的。枪代表的是青春期冲动的力量,警察代表的是社会传统对个性的压制,天气的雨或晴代表的是周围的“成人世界”的情绪反馈,当然了,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就是青春期的懵懂爱情,不用什么象征。(下面一样,黑色字是表象,红色字是我解读的内容,有些没有标注原意象,但大家应该能干感受到)那么新海诚想讲的故事其实是:一个青春期少年想要离开不顺心的旧生活,善良的少女给了他一点点帮助,少年在机缘巧合下凭借冲动的力量“拯救”了少女,于是他们之间萌生出了感情。从男主离家开始,他就承受着来自周围人眼光的压力(持续阴雨天,SNS是佐证),而女主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如何获取社会的好评(晴女的力量),他们一起生活,做了一些让人好评的事情,他们自己也得到了一些快乐。但传统社会(家长,学校等)仍不能容忍他们这样独立生活,尤其担心少年的冲动力量。他们决定逃离,并且少年向少女表达了爱意,而少女其实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更融入大人的社会而失去了自己,接受了少年的爱意但也用更现实的眼光告诉少年这样并不能长久(而男主也表达了想获得周围的认可,即阳菜问他是否想要天晴他回答是)。少女最终承受不了这种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选择放弃这段感情,而少年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冲破了名为“传统”的牢笼,给了少女信心和希望,告诉他周围的人怎么看他们又怎样,自己内心想要的才是最重要的。男主最终也获得了成长,找到了自我与社会的平衡点,达成了妥协,成为一个“青年”(3年后重逢的时候大叔对他的称呼),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但我为什么在观影中途理解出现了偏差呢?看了大雨的讨论你应该意识到,我是一个理工男,我也曾觉得我把天气之子看成这样是我太直男了。但这次参与讨论的人里有两个小姐姐,也同意中间一段的观感不太好。这就说明这一段确实是有问题。除了前面提到的剧情缺少奇幻元素(不像陨石+魂穿那么明显)和画面灰暗写实之外,有问题的就是枪和警察两个意象,他们本身的现实意义太强烈,以至于压过了后加上去的象征意义。两个因素综合起来以至于观众难以跳脱出现实去欣赏。 毕竟现实角度看这个故事,就成了青春少女独自拉扯弟弟生活,青春期少年离家出走,为爱冲动雨夜流浪,拒捕袭警险酿大祸,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后与少女重逢。 整个一法治在线经典案例。。。 毕竟,我们看新海诚是来看甜中带酸的懵懂爱情的,谁是来看这个的?
  14. 此内容有访问限制,请到内容页面查看。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