けろりら绘制
一点孤独,一丝轻狂,一些自我,以及一份能力
波奇酱的性格,我觉得整部动画一直在这上面做足了功夫,面对他人时会主动避离的孤僻,得意时又会露出些许轻狂,讨论时又时长陷入自己世界的样子。
我很喜欢波奇的性格,但我认为波奇是需要一个转变的,或者说,是在如泥潭的性格中展现出属于她独特的闪光点,而第八集的落脚点,便是波奇最亮眼的地方,也就是属于她的那份能力。
我很喜欢,对于她孤僻,自我,时而得意轻狂的样子,因为我深受感触,从中看到了其背后类似我自己的影子。
同时我又有些懊恼,因为我不喜欢一直如此的负面,动画固然利用许多有趣的小事件在淡化波奇性格造成的影响,但以此性格作为全片的主旋律,总缺点什么,缺少一个令人惊艳的经历,缺少一个让人对这种人的存在心服口服的理由。
结束乐队的四人里,她与乐观的喜多不同,喜多看起来随时都是乐观的
与虹夏也不同,虹夏有一种成熟的感觉,行动力也很强
与凉更不同,凉有一种处事颇深后的沉稳感,以及一种毫不在意的轻浮感。
而波奇,似乎总是负面的,我很难从她的身上看到一个良好的闪光点,如怕社交,怕打工,怕面对各种未曾遇到的事情,喜欢沉浸在自己的空间里,容易受到打击,不看气氛...
尤其是在八集以前,波奇连自己最拿手的吉他,也没能在乐队中摆弄出个所以然来。
所以,八集以前,波奇总给人一种平平无奇的感觉,第七集稍微展露出了下属于她的天赋,但仍不够,还缺少一个爆发点,而第八集,正是补全她的地方。
第八集的主旋律是结束乐队的live,作为第一次live,乐队的大家都很紧张,下北泽小天使和喜多的反常给人一种不安心的感觉,演奏第一首的时候,我的心境也随着他们的失误不断跌入谷底,台下粉丝的面如死灰,其他观众的兴致乏乏。在气氛渲染下,屏幕对面的我也被揪起了心,我在等待爆发的时刻,一个足以把先前的灰霾全部扫尽的爆发。
可一直等待到喜多和虹夏尴尬的宣读起下首曲目时,我预想着的爆发也仍未传来,我有些忧心,害怕他们的live就到此为止了,平时在演奏时一向可靠的凉也只是背过身,没有做什么。而波奇的忍耐却到了极限,她不接受,也不愿意自己为数不多的粉丝,就此带着遗憾离去。
在报幕与开始演奏间,场面一片死寂。
“但是...”
“我不想就这样结束!”
波奇酱撩起吉他,她开始了属于她的即兴演奏,将自己真实的模样展现给大家。
这一刻,三人瞩目
结束乐队的传奇,就此开始
独奏的30秒钟,抓住了我,抓住了台下观众,也抓住了其他三人的心。
从这一刻开始,波奇变了,至少在我眼中,波奇真正在结束乐队中成为了吉他英雄,拯救了奄奄一息的结束乐队。
虹夏与波奇私下的对话
作为社恐,我深知在一片死寂中试图打破沉默的感觉,那种遏住喉舌般的痛苦,要做到打破它绝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在众人紧张之中如何化险为夷则更为困难,波奇酱却都做到了,从此刻开始,波奇在我心中已然成为真神。
先前的灰霾,在这一刻尽数飘散,绝佳的演奏在冲击着我的感官之外,有一种澎湃的心情一涌而上,波奇酱是否孤僻已变得不重要,在她的演奏中,我能感受到那隐藏在孤独下的热情,以及对于音乐的狂热。
八集,汇聚了我喜欢波奇的两件事情,
在全部“正常人”都紧张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能力征服了全场
以及写出一首献给凉的《那个乐队》
不知道凉看到歌词后是否有过触动,而演奏如此有个性,甚至就以自己作为故事核心的歌词,不知道是否刚好如愿以偿了呢?
我不知道波奇的音乐能力,多少程度上,由她的这份性格造就,但这份能力,足以支撑起她的个性。
yisuo讲过很喜欢长远镜头这档事,我也很喜欢,个人认为这般画面的张力会更好,尤其是在live准备室时,宽敞的环境带给人上场的压抑感,是正常画面展现无法比拟的。
对于孤独摇滚,我感觉很难三言两语阐述出我对它的喜欢,不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场景的展现,又或是剧情上的拿捏,都完全符合乃至远超我的预期,很感谢孤独摇滚带给我的今年最佳追番体验,孤独摇滚不是K-ON,也不应当是K-ON,而是如K-ON一样,是下一个业界的标杆,以及提供的全新制作方向。
至于我对波奇的喜爱,我感觉更多是精神上的喜爱,该不如说是同性相吸好呢还是别的什么好呢...
没有特别的喜欢,但又很容易引起共鸣,大概是很难自己喜欢自己?(什么奇怪的比喻)
大概就是yisuo讲的“'天呐,这根本就是我'”,的那种感觉,嗯,确实如此。
关于喜多:https://sstm.moe/topic/327557-喜多郁代与《孤独摇滚》第十话/#comment-16393319
关于凉:https://sstm.moe/topic/327418-《孤独摇滚》第四集与山田凉/
《那个乐队》: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R4y1S7UH
特此鸣谢@YiSuo
看到yisuo的帖子,感觉不写一个关于孤独摇滚的帖子,都对不起孤独摇滚和yis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