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lastrei

【会员】精英会员
  • 内容数

    623
  • 加入

  • 最后访问

lastrei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battle 9 $battle 10 $battle 11 $battle 15
  2. 《画皮》是清朝志怪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从问世起便家喻户晓至今,凶恶丑陋之物借以美丽外表行凶,也是自古以来志怪故事的重要题材,而在不同时代其所赋予的意义又各不相同。比如从六朝志怪时期,画皮下的多是老虎,因为老虎在古代的杀伤力过强,给当时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开始,老虎就一直被神魔化,比如《异苑》里就有写道濊貊之人祭虎为神,而关于老虎的志怪类故事更是数不胜数。比如人披了虎皮就能变成老虎,老虎也能幻化为人,当然也能成精,还是《异苑》里女子变虎一篇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徐恒的人,在路上看见一个姑娘,两人相谈甚欢,姑娘邀徐恒进草丛深聊,徐恒鬼迷心窍的跟了进去,结果姑娘变老虎把徐恒抗走了,过了十天徐恒才被人走到(这十天到底经历了什么= =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早期对待鬼怪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一个妖怪做了什么事,跑到另一个故事里,可能就跟人眉来眼去了,到了隋唐时期,老虎仍是画皮类故事的主角之一,比如《广异记》就有写,有人犯了罪孽,被天庭罚做老虎,到凡间披上虎皮就能化为老虎,按照天庭的旨意吃人,这化虎的事,不光志怪小说里有,正史里都有,在新唐书,志二十六卷里就有这么个记载:郴州左史因病化虎,欲食其嫂,擒之,乃人也,虽未全化,而虎毛生矣。现在听起来,这类故事很是玄幻,而早在干宝的《搜神记》中早就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精气构成,如果精气乱了,就会发生变异。 到了盛唐时期,宗教的流行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恐怖的志怪故事激增,在画皮类故事中,主角逐渐变成了伴随佛教故事流传来的夜叉,而这类故事大多带有很强的传教类目的,牛森儒的《玄怪录》中的很多故事,就大力宣扬了佛教的因果报应那一套东西,这类故事大多涉及宗教本土化的内容,例如印度的不吃婆罗门的牛这种外来东西,就改成了夜叉害怕不吃牛肉的人,变成了本土的禁吃耕牛。同时这个时期,故事的主人公碰见道士,道士一眼看出妖怪的本形也变成了一个定式,影响了后续诸多志怪小说的创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中都有类似的套路出现。 而到了宋朝,由于无需再进行宗教故事本土化,结合之前的六朝志怪,画皮下的鬼怪就更加丰富了。明朝的《古今谭概》里甚至有舢板成精化为美女,甚至还生了孩子的故事,聊斋中的《画皮》与之前的故事,有很多地方雷同,但初看的时候,现代人都会觉得怪怪的,这和聊斋的画皮想要表述的宗旨有关,聊斋画皮表达的不是 不要被美丽的外表而迷惑而善恶不分,蒲松龄在这里表达的是清代成年人的一种处世观。画皮里的妖怪开始就说了,是别人的小妾,属于他人财产,你睡别人的小妾,你的老婆就要吃别人的口水。这是一种因果,所以因该洁身自好,安分守己,鬼在王生,而不在画皮。所以不能用现代人的价值观来评判古人的标准= =(虽然王生的老婆也太冤了.. 这感想中很多借鉴了食目君的视频,本人十分喜欢看明清志怪小说..其中有些意见相合,有些相左,看完书再听他讲解由来,感觉对书有了更多的认识.
  3. $battle 13 $battle 15 $battle 16 $battle 17
  4. $battle 9 $battle 10 $battle 11
  5. $battle 9 $battle 10 $battle 11 $battle 12
  6. 勇者的冒险开始啦 刺客好像比较白给,连击的触发几率好低。。。
  7. $battle 9 $battle 10 $battle 11 $battle 12
  8. $battle 9 $battle 10 $battle 11 $battle 12
  9. $battle 6 $battle 7 $battle 8
  10. 从何而来/将往何去/所为何事 乃是哲学终极三问,(不是早饭吃什么,中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 《我从哪里来》这本书,标题类似,但是对这个问题几乎确几乎没有直面的讨论或者感想,更多的是对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国家和一段已经遗忘的历史,进行作者自己的回忆。 2019年10月,年仅41岁的萨沙·斯坦尼西奇凭借小说《我从哪里来》摘得德国图书奖,媒体赞誉他“已成为德国最好的作家之一”、“德国当代文学中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但其实,他并非生于德国,而是出生在南斯拉夫波斯尼亚,14岁时以波黑战争难民身份逃亡到海德堡,从那时起,他才开始学习德语并用德语写作。《我从哪里来》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全书由两条主要的线索交织:一条是对南斯拉夫的追忆,另一条则“我”作为战争难民来到德国之后的经历。 以上来自与这本书的简介,从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国家,和我们也曾经有着深刻记忆的国家名字:南斯拉夫 书从作者在德国移民局填写表格开始,引入到对曾经祖国的回忆,家乡的小镇维舍格勒和生活在那里的家人通过一个个故事浮现了出来。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他的奶奶,翻译本在开始的简介上就写到:“在我人生最初几年里,奶奶一直照看我,因为我母亲正在读大学,父亲忙于工作。奶奶是黑社会的人,我给移民局这样写道,干黑社会这一行,有的是时间照看孩子。” 有趣不?一个黑社会奶奶? 通过后面的回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黑社会奶奶,贴近与以前的苏联母亲形象:坚韧不拔,处乱不惊,能够想到解决任何问题的办法(就算解决不了,也会嘀咕,“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在多年后,作者回到故乡看望奶奶的时候,她已经很老了,甚至有一点老年痴呆,但是通过对她行动和生活习惯的描写,依旧可以想到当年这位黑社会老太太的习惯(让手下人帮忙跑腿 hhh 作者在描写故乡的种种的同时,另一条线就是举家逃往德国的故事,政治学教授的母亲只能去洗衣房帮忙,而经济学家的父亲则去了工地,碰到的各种移民都在艰难的度日,这些与对故乡的描写交织在一起,你方唱罢我登台,当下与历史的轮番出现,展现了作者的生活经历。 书里倒是从头到尾没提欧洲(北约对当年战争起了什么影响,而在回到故乡的时候,作者内心更多的是体现对生活方式和想法的不理解,这就表现出了一种割裂感,一方面对故乡生活的大书特书,而回来之后确表现出一种莫名的烦躁。(带着点恶意揣测,是不是这样才拿的德国最佳图书奖。 略过作者的态度不谈,从对当年的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看看那个我们曾经挂在口边,确又陌生的国家:南斯拉夫,那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以及故乡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11. 这个不是GHS的问题,一般创意工坊是不需要额外去注册或者关联啥账号的,就算是官方提供MOD制作工具也不需要这样。我想是不是回头会说MOD所属权这个东西, 比如做的好的MOD。收编了然后还不用付出什么费用。
  12. @乱跑的泰兰德 不知道是不是我理解有偏差 这个每日零点更新挑战次数,第二天再挑战也没有奖励么。。? 看战报贴显示是你已经击败2,4,5,然后就没了,麻烦帮忙看看 谢谢 https://sstm.moe/topic/304250-战斗贴/?do=findComment&comment=15656260 补充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 马猴烧酒大作战 比如我登记的时候完成了一个任务 已经评分了 后面我再完成一个任务,按照帖子里的说法是直接修改以前的回复,增加内容 这样机器人会统计到我新完成的任务并且累加经验值不..
  13. $battle 2 $battle 4 $battle 5
  14. $battle 2 $battle 2 $battle 4
  15. $battle 22 $battle 16 $battle 27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