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长篇互动向历史架空文】真王 【诈尸,1.21新更第二十四章】


fby1999

推荐贴

  • 回复 535
  • 创建于
  • 最后回复
fby1999 发表于 2014-11-18 16:10

是啊~我想着,其他势力除非到了有选择,否则就略写~~~通过静岳桑的情报来表达~~~ ...

 

{:7_500:}这样不是很妥当啊。毕竟如果全都用静岳的情报表达的话,感觉好像他一开始就开了全图一样。

人尽皆知的还好说。不应该知道的,你说知道一两点就算是额外收获了。

有时候还是需要转镜头的说

链接到点评
fby1999 发表于 2014-11-16 23:53

A3B9,留下~~~

B.霸道-1。

之前的把陆潜留在身边的选项在上一章发挥部分作用,就是常州的直接劝降。(不留 ...

 

{:11_655:}这等了好久的更新~前天一直没时间看(捂脸)

这次完全是介绍篇呢,太祖李世民的故事今天刚刚考过的说!{:11_655:}

不过这么仔细一盘算,将领还真不多呢{:11_652:}

链接到点评
  • 5 周后...

第十二章  正道

杭州城中。大帅府。白虎节堂。

此时已是深夜,可白虎节堂中依旧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披甲持矛的卫士遍地皆是。

堂上灯火通明,争论之声不绝,从午后开始,军议已经持续了四五个时辰,可依然没有结果。

 

在吴军持续一个月的扫荡下,杭州镇以北的诸多郡县,已经完全被秋静岳平定了下来,正准备向湖州进攻。

之前,张庆和的前沿部队在已经苏湖之间,与秋静和的五千先锋军有过一次作战,只是不敌败退了。这次军议的主题,也正是讨论如何应对吴军对湖州的攻势。

 

张庆和端坐上位,其下方有一名黄脸大汉正激烈的向张庆和陈词,却是奉命领军镇守湖州的大将:“大帅,秋贼已下苏州,军势浩大,足有五万,如今湖州兵仅八千,且数面受敌,危如积卵,还请大帅遣兵来援。”

“秋静岳已领大军南下,湖州不比杭州,城墙残破,无险可守,且是我等腹心之地,只怕不能死守,若是强战,只怕难胜,还是回军杭州备战吧。”另一个武将进言道。

 

看着麾下文武议论纷纷,张庆和在喃喃自语中,将目光投到堂中悬挂的一张标注着杭州湖州山林地带的大型地图上。

“吴军此次出征,战兵便有五万,以两万对战五万,即便是在山峡据险而战,也是实力悬殊,秋贼毕竟是平定了淮南的人物,不可小看!”张庆和面上表情瞬间变得狰狞,“这是本镇危难之际,尔等惟有尽忠尽职,才有一线之生机,也可保尔等富贵不失!”

 

“收集粮草,湖州全郡粮草尽数转移至杭州,不让秋贼得到一颗粮食!”

“大军集中,只在城外部署两都兵马,由杜进率领,以为犄角。其它部队,全部集中至杭州!”

张庆和面色森然,威势深重,逐一发布命令。众将皆知,这时若有丝毫不从,立刻便遭斩首,也都轰然应诺。

 

发布命令后,张庆和来到了后堂,反倒沉静了下来,不禁自言自语道:“本帅出身低下,原本只是小兵。当初我作战勇猛,屡有斩获,只是那队正怯懦无能,却庸常善妒,几番陷害打压,使我一直难以晋升。”

“后来,本帅一怒,在战场上趁着乱局杀了队正,却非但未受处罚,反而接替了队正一职。”

“之后,本帅屡次战事不断晋升,终于当上了营正,却由于出身太低,无法获得那个讲究礼仪规矩的文人知府的欢喜,再也没有丝毫提升。”

“终于,本帅明白了,在这乱世之中,唯有刀枪最大。刀锋之下,那些文官的礼仪规矩,皆不知一晒。”

“于是,本帅杀了上司与知府,清洗全郡,尽夺基业,当上了杭州的大帅。

“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秋贼想夺我基业,我便先乱了湖州,将其变作空城,却看他如何拿下?!”

张庆和言语间,满腔快意地仰天长笑,狂豪之气冲天而起。

 

 

像张庆和这种出身低微的小兵,除非有天眷地运,承大势演化,否则上位的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除了出奔外,唯一的办法也只有这条杀路。

不杀出一条血路,张庆和早就是以士兵身份死了十数年了。可一旦这样,就伤了德望,忠诚二字一失,很难令部下心服,日后的成就也自然而然受了局限。

 

 

 

永明七年十月,秋静岳进入了湖州。

湖州在半年前刚刚被张庆和攻下,只是张庆和并没有在湖州抵抗的打算。面对吴军的攻势,张庆和只在沿途做了一番无关痛痒的骚扰回师杭州,准备集中全部力量,做最后的决战。

只是,对此一鼓而下得一大郡,秋静岳却并未有欢喜之色。

 

苏州湖州皆乃鱼米之乡,富裕之地,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

但是,湖州偌大一个二十万人口的府城,吴军搜遍了全城的仓廪,居然只在偏僻处找到了区区二百石遗留的陈粮。

不仅是仓库的粮草被尽数搬空,就连百姓家中的存粮,也被张庆和搜刮殆尽,全数运往了杭州。

 

不仅仅是府城,秋静岳已经通过情报网得知,张庆和下令强征粮草,整个湖州的粮草已经几乎点滴不剩了。

如此一来,湖州的百姓自然在死亡线上挣扎,也有许多成为流民,在周围郡县出没。但张庆和筹集到的粮草,却至少可支杭州使用两年了。

 

虽说两兵相争,无所不用其极,六十年藩镇征伐中,屠城灭地也屡见不鲜,可张庆和对自己治下属民也残暴如斯,还是大大超出秋静岳的预料。

若是自己晚来几日,百姓不知要饿死多少?

 

 

面对此等惨状,秋静岳只得事急从权,将一部分军粮分了下去,每日做薄粥赈济。若不然,必是饿殍遍野的局面,自己得到一座空城,又有什么用?

在赈济的同时,秋静岳快速委任了之前空缺的沿途县令,把原来聚集于湖州一地的灾民分散到各个郡县,以便把粮食分派下去,并命令各郡县,腾挪出公私房屋,以便供灾民居住。

这也是对治下文士的一种磨练与选拔,若有表现优异者,可以借此破格提拔。

 

秋家是武将世家,在军队中中低层军官根本不缺,就算再次扩军数万,也是绰绰有余。不过,像秋家这种将门,历来缺少可靠有能的文士,这也是为何当初陆家选择投靠秋静岳的原因之一。

现在,更由于扩张迅速,缺少文士这一点,也更加凸显出来。在政事上,就连各地的县令人选都难以凑齐,多半都由投降的降官担任。

不过在高层,又是另一番光景。军事有范睿参谋,政事有陈先打理,欠缺的倒是能够掌军十万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之后,秋静岳又派人尽力劝说富家大户捐献粮食,许诺来年春天让流民帮他们耕种偿还。而为了预防流民逃跑,秋静岳便将其按照宗族分成数百保甲,让他们互相担保监视,有人逃跑,全保连坐。

为了防止来年发生整村整保的百姓一起逃亡的事情,秋静岳又把那些强壮彪悍从灾民中选出来,补充为新兵,准备严加训练。

如此做法,有三点好处:一来,可以增加军力;二来,让灾民易于管理;三来,只要有当兵的家庭,就没法跟着逃跑,而且还可以用军饷抵偿每家所借的粮食。

 

如此做法,已经可称得上是仁至义尽。但实际上,全力赈济流民与血腥屠杀抵抗者一样,前者无关于仁慈,后者也谈不上残暴,一为示恩,一为立威,手段而已,但都是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皆是谋国的正道。

 

 

只是张庆和此举虽然残暴,却也达到了拖延吴军行动的目的,秋静岳原本为此次大战筹集的粮草储备还可供全军三月之用,但在赈济灾民以后,便已不足一月,必须等待军库运输,再加上种种事务,足足拖延了近一个月。

秋静岳的粮食也有限,军粮又必须全用新米,可是秋静岳刚刚将粮食清仓而出,便接到了在扬州总理政事的陈先的报告,说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开始屯积粮食,动摇粮市,其心可诛。

若非秋静岳之前受降了裴炎,得到了常州长年积累的粮食,被这别有用心的商人一搅合,顿时就会大乱,恐怕已经被迫退兵,只能来年再战了。

 

 

秋静岳的统治范围内,除了经营多年的扬州,各郡县都或多或少出了些问题,又以宣州和润州两地最为严重。

对于这些囤积居奇的商人,秋静岳震怒之中,也觉得此事并非寻常。正值范睿主动请命,便顺势予以范睿大权,令其督查吴越,专理此事。

无论是发现官员在赈济之事上趁机营私作弊,还是察觉商人屯粮闹事行为不法,范睿皆可处置,甚至就地问斩。

除了必要的人员物资配置外,秋静岳让徐真洋率领一百赤旗卫,供范睿临时调遣,也算是给了徐真洋一个日后提拔的资本。

 

 

范睿在这等事情上也是果决,从官吏与商贾两方面双管齐下,或抓或杀,立威之后再找机会怀柔,只一个月,便将此事镇压了下去。

同时,陈先也把筹集到的粮草军械运送到了湖州,而秋静岳也没有闲着,除了休整了军队外,还制造了大量诸如冲车、投石机一类的大型攻城兵器,预备对杭州城发起猛攻。

之前从流民中新募的五千新兵,只经过了一个月的训练,行伍都未曾练熟,战斗力也不堪一击,甚至连厢兵都比不上。不过,让新兵做做搬运工作,将这些攻城器械拆卸运输组装,还是可以胜任的。

 

但是,被张庆和这两败俱伤的一牵扯,吴军行动被迫拖延,现在已经临近十一月,不到一个月便要入冬。

冬季是不适宜大规模作战的。在冬日,大军后勤的难以保障,大雪掩盖道路,辎重难以运输,雪深处也难以行军。

虽然历史上也有很多利用大雪做掩护奇袭成功的例子,但都不是大规模进攻,动用的都是小股精锐。

 

 

杭州城墙高壕深,民户众多,虽然富裕与扬州相较略有不及,但人口犹胜一筹,这种雄城的防御力,和扬州城基本是一个级别的。

秋静岳的吴军原有五万,在攻伐过程中前后折损了三千,后又临时招募了五千流民作为新兵,人数还比原先略多一些,不过有战斗力的还是那四万七千老兵。

 

杭州本有两万正卒,五千厢兵,但折损了一些,实力只有吴军三分之一,吴军的军力,也勉强足以拿下杭州,但必须做好付出巨大代价的准备。

如果在冬天强行攻城,损失毫无疑问也会更加巨大,不过拖延也有可能发生未知的变化,因此秋静岳也举棋不定,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军议来商讨此事。

 

秋静岳高居帅位,各将皆屏气凝神,在帐下依照官阶大小排列,肃然而立。左右文武为首者,分别是范睿与秋静和。

先是各营主将挨个禀报备战情况,并无一人轻慢战事,再问及粮草辎重,也皆齐备。

 

到了最后在议定战事方略时,秋静岳素来嘉许部下直言,将领们也踊跃请战,大多主张立即猛攻杭州,一举消灭张庆和。

只是秋静和出列,力陈不可在冬日出战,道是粮草难济,不利进兵:“禀吴侯,此时行将入冬,粮草辎重运输不便,冬季战事又历来多变,风霜雪雨,都可能使战事时断时续,中途生变。与其如此,倒不若养精蓄锐全力备战,来春一鼓作气,直下杭州,方是正道!”

“再者,杭州张庆和残暴,民心涣散,只是尚有强军,若是硬战,损失甚大。但刚不可久,假以时日,杭州必然生变。而杭州城外大军整整一冬驻屯郊野,也会影响战力,明春作战对我军有利!”

 

虽然秋静和是吴军首将,但还是有将领反驳,道:“战场征伐,多有艰险,但只要军中上下一心,必可克服。倒不若反其道而行,在冬日率小股部队偷袭杭州,必有奇效!”

又有一文士进言:“张庆和久经沙场,这等小计,岂能不防?若是派兵偷袭,必然徒劳无功,损兵折将。不如联络越州等地,与我军前后夹击杭州。”

 

秋静岳闻此建议略有意动,却见范睿若有所思,便示意范睿发言。

范睿却明确表示反对:“越州等地,素来疲弱,不过数千弱兵,知府也少有英豪,待我军攻破杭州,传一檄便可定之。”

“若是现在遣使联络,纵然联合成功,除了壮大声势外,也无大用,难以帮助我军攻克杭州,反而平白让其轻视,对日后招降不利。”

 

 

米娜桑,又到了投(keng)票(die)的时候了,秋静岳出兵方针:

A.今年冬天,直接攻打杭州

B.来年春天,再发兵攻打杭州

C.冬天,派兵偷袭杭州

D.联络越州等地知府,与其夹攻杭州

 

,由fby1999修改
链接到点评

选A,冬天直接进攻。但是,在进攻的手段上可以斟酌、不必非得蚁附攻城这种笨办法。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段时间是小冰河期、江南地区气候也变得寒冷。历史记载过杭州西湖整个都被冻上了,看起来这对进攻不利、但是对防御者来说难道很有利么?如果我是进攻方面的主帅,我就直接派兵封锁杭州城的城门、不让守敌得到任何柴薪,不需多少时间张庆和就只能天天过寒食节了——就算丫打算利用干粮支撑过一冬天,取暖的问题也还是解决不了。假如打算拆房取木,那攻方自然欢迎之至:目下正是小冰河期呢,张庆和愿意迅速被冻死、想必秋静岳不会有什么意见。杭州城众多的人口,这时候将变成把张庆和绞死的绳索!

 

至于冬季作战的粮草运输问题,我没记错的话杭州和扬州可都是被京杭大运河连着的吧?纵使冬季运河结冰,也可以利用雪橇运粮(《宰执天下》这部穿越到宋神宗时代的小说里面就描写过这个办法,可行性是非常高的),因此粮草和辎重的运输问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困难——可能秋静岳弄不到足够的马匹来拉雪橇,但是给冰面上的雪橇拉纤总不是难事!放着那么多饥民,完全可以搞以工代赈。

 

倘若收兵而坐待来春,刚刚被加封为“吴王”带来的士气加成难免有所折损、同时也多少会让附近的其他势力产生动摇,更不要提天下大势在这段时间内可能产生的变化。所以这个办法不可取。

 

冬天派兵偷袭杭州,看似轻松省力,实则是兵行险招、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算小股部队成功的控制了城门这样的要点,但总不能仅凭他们就攻下整个杭州城——也就是说,偷袭部队必然遭遇到敌军主力的凶猛反击、只有在得到己方主力增援的情况下才能够完成攻下杭州的任务。但很显然主力部队是不能很快赶到的:如果主力和偷袭部队距离太近,很容易就会被守敌发现而达不到偷袭的效果;如果距离太远,那么冬季积雪或冻土则会影响主力的推进速度、也很难及时赶到战场接应。所以这是个失败几率极高的策略,同样不可取。

 

至于联络越州等地……联络他们干什么?提供蚁附攻城的炮灰么?既然这些家伙还拥有独立的地位,就肯定不会接受炮灰的命运。而这些“弱兵”加入战场反而会增加部署与协调的难度,甚至加重后勤补给的负担。至于“威望”等等,某个谋士已经说过了,我就不再赘述。

 

综上,我的作战方案是:首先,歼灭杜进率领的两个都的敌军外围部队、清扫杭州城外的据点,如果不能歼灭这股敌人、至少也要将他们逼进杭州城;而后,围绕杭州城的几个城门部署防御工事、加以严密封锁,令敌军无法出城获得柴薪(我想应该没有哪个傻瓜会把打柴的人从城墙上缒下来吧?有护城壕在他们回不去的);第三,征召饥民来为运河上的雪橇拉纤,解决粮草和辎重的运输问题,同时以工代赈消弭可能出现的流民潮;第四,向越州等地购买粮食及其他必要的军用物资——反正打下杭州之后,他们只有望风来降的份,吴军只不过借他们的仓库来存放金钱罢了;第五,等到城内因为缺乏柴草而变得饥寒交迫的时候,攻城。

链接到点评
红色精英兵 发表于 2014-12-18 17:59

选A,冬天直接进攻。但是,在进攻的手段上可以斟酌、不必非得蚁附攻城这种笨办法。

 

前面已经分析过了,这 ...

首先,谢谢政委~{:7_509:}

 

寒食节我还真没考虑到~我现在去吃饭,晚上回来说这些~~~{:7_509:}

 

PS:还有关于为什么获封吴侯的问题,下一章或者下下一章会讲到。和吴越局势基本没关系,而是在朝廷~{:7_509:}

链接到点评

 

 

我顺便谈一下群里面聊到的其他问题:

 

闪光跟我聊天的时候,说古杭州有十个城门,封锁城门分散兵力、容易被各个击破。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

 

首先,围城的部队不是列成阵势、站在城门外面的平地上来包围的,他们是在城外修建了坚固的营地和防御工事、并以此为依托来进行包围的。敌人要击破他们,首先要面对这些工事——现在,冬季防御的优势从敌人那面转移到了我们这面了。

 

其次,城门一次能通过的部队数量是有限的,而封锁的防御工事和城门之间的距离也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敌军在出城反击的时候,无法一次性投入多少部队——因为空间不够。而我军的封锁部队却可以通过偃月式的布置来集中所有的远程武器杀伤敌人。

 

再次,退上一步说,就算敌人夜里缒城而下、硬是在外面集结了一大坨部队(这必然是没有阵形、难以发挥战斗力的——杭州城防备完善么,那必然有护城壕咯!也就是说这些不走城门的倒霉鬼肯定没地方布置阵形),那么他们需要多少兵力来攻击一个营地?一个封锁营地里面我部署2500名战兵和2500名辅兵(辅兵不能用来进攻,但用来防守还是胜任愉快的),这样我还能腾出22000名战兵的机动兵力。《毛选》上讲打歼灭战,比较有把握的是我方三倍于敌——倘若出动一万五千战兵来反击,杭州岂不只剩下五千厢军?我在其他城门的部队难道都是死人?更何况,秋静岳所部的战斗力和士气要超过敌人、而且还有防御工事可供依托,要拖住这股敌人等待援军到来总是不成问题、甚至其他城门的兄弟部队在看到烽火之后立即攻城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后,退上一万步说,就算是辅兵在防御战中的战斗力也不如战兵,那我还是可以用民夫伪装成士兵、部署在营地附近充当“援兵”的!张庆和你在城里,能看清封锁营地周围的部队是真正的援兵还是民夫伪装的援兵么?你敢赌一赌么?

 

同时我还要提醒一下:在北宋年间,杭州还只有六到七座城门,剩下的城门是南宋及南宋以后新修建的!(皮卡的设定对应的时间点就是北宋)同时杭州主要的柴薪来源是南山,封锁重点其实很清楚……当然有人要是想从其他门绕过去也不是不行,但是这不就很容易被野外的机动部队发现么——张庆和,你打算用多少部队来护送打柴呢?要不要先在野外来场数千人的决战啊?

链接到点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