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MS06FZ1225

【会员】资深会员
  • 内容数

    6,723
  • 加入

  • 最后访问

MS06FZ1225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主要就是大盤和中盤吃掉了阿,所以現在才會越來越多農民自己帶農作物出來賣~
  2. 那是大盤和中盤吃太多,光看產值是很高的...
  3. 那不是重點,重點是農家的資產中,物質資產是占很重的,所以單算現金和計算總資產會出現不少落差,而徵稅是用總資產去算的,農家的資產其實很多都是在物質間轉來轉去,所以單看現金會嚴重低估...
  4. 但可支配所得是算現金,物質資產似乎不算,所以在計算上金融業占優,田地資產會被低估,而雲林是農業占大宗,所以這邊會被低估...
  5. 2018年主計處的資料,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最窮前兩名是澎湖縣和雲林縣,分別只有72.41萬元與74.51萬元,考慮到澎湖不算本島,要按這標準倒也沒錯...
  6. 那應該是很久前的事了吧?台灣低收入戶占比最高的是台東縣的4.32%,所得中位數墊底的是南投縣,2023年已經連續四年墊底...
  7. 應該沒有,咱找了一下直轄市及縣市總預算彙編裡的資料,雲林縣收入合計45,583,015,支出合計45,583,015,臺東縣收入合計25,838,462,支出合計25,838,462,花蓮縣收入合計33,343,708,支出合計33,343,708,宜蘭縣收入合計40,392,478,支出合計40,392,478,東部三縣的稅收都比雲林低,你如果覺得雲林比較窮那可能要想想哪裡有問題...
  8. 就是中央山脈的問題,強風豪雨導致軟土流失,剩下的都是岩盤,所以地形破碎,直接導致人口難以聚集,道路也難以拓寬,連帶其他成本上升,每年還得看颱風拆基建,預算光修路修電就大失血,沒有留水能力導致水資源仰賴水庫,這邊也吃預算,偏偏人口資源產出都不足,預算自然也低,基建耗錢又沒產出,地方又無其他產業,結果就是發展遲緩,連帶預算也無法發展...
  9. 其實東部山脈對洩洪沒那麼大的影響,因為東部地勢陡峭,水本來就留不太住...
  10. 環山其實不是問題,台北在盆地內算起來是四面環山,還不是發展得好好的?主要的問題是強風豪雨帶來的地形破碎,這使得要建什麼都得順應地形,連帶影響交通運輸,使得運輸成本上升,利潤自然難以上升...
  11. 還有地質問題,高強風和豪雨造成軟土流失,曝露於地表的多是岩地,這也影響開發難度...
  12. 位置差易被直擊不說,劇烈的高低差史的水氣被留在東部,所以颱風一來降雨量就會飛天,然而地形因素留不住水,所以水資源也沒特別豐富,農業發展也沒受到恩惠,漁業也受限颱風,唯一的好處是一出去就是深水區,在漁業上確實有利就是...
  13. 然而這強大的對颱風能力是用東部的傷害加重換來的...
  14. 然而要能力低到不需要骰豁免的颱風連一點颱風的要素都沒有...
  15. 就算雲層高度夠通過,強風直擊山壁後產生的氣流也會打亂颱風的結構,所以雲層低和風強的颱風都會重創,而雲層高降雨機率就低,加上風不強的話就沒有被稱為颱風的要素了...
  16. 並不是,正確的說法是地形高低差過大導致颱風結構受損,簡單的說就是強行解體,體質不夠會即死,夠了也會大傷害...
  17. 這就是中央山脈的威力,敢走這邊的颱風至少要去掉半條命~
  18. 其實有,他原本是強颱的,現在已經是中颱了...
  19. 好消息是路線似乎有往北漂,這樣威力會受中央山脈影響,這樣搞不好進海峽時已經弱化了~
  20. 這倒沒錯~話說新颱風的預測路徑你看了嗎?這又是一個很糟的路徑呢,如果再下面一點,然後轉的更準一點就是完美了...
  21. 人真好,你確定不是你無視掉了?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