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红色精英兵

【会员】资深会员
  • 内容数

    3,679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

红色精英兵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铁幕装置 早在资本主义时代,俄罗斯就面临着威慑力量不足的困境:经济萎靡导致莫斯科依赖旧有的核武库以维持总体安全,然而建设常规力量应对周边局部冲突的需求又使得俄军无力维护并更新其核武库、致使核威慑能力进一步下降。为了避免大批核弹头报废后、剩下的核威慑力量被美国的一波核突击全部带走,俄罗斯决定开发一种新装备来保卫自己——既然无法在数量上保证自己的核力量不被一网打尽,那么确保它们无法被摧毁不也能维持核反击能力、保持威慑效果么? 当然,中子干扰技术的出现使得围绕核武器的大部分算计都烟消云散,但俄罗斯资本主义政府开发的新式秘密装备却保留了下来、乃至成为新苏联的超级武器之一,这就是后来被西方充满讽刺意味地称为“铁幕”的能量防护场发生装置。它能够在其周边的一定范围内形成能量场,任何被该能量场笼罩的载具和建筑都会进入“刀枪不入的无敌状态”,而无防护的人类则会被瞬间杀死。从这件装备的效果来看,西方引用丘吉尔富尔顿演说所取的绰号显然恶意满满,不过由于演说的知名度过高,“铁幕”还是很快取代了冗长累赘不便记忆的“能量防护场发生装置”、而成为了该装备的最流行称呼,甚至在新苏联内部也是这样。 最初型号的铁幕装置极为庞大、能耗惊人,可以在非常广大的范围内维持能量防护力场达数日之久,并且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即可启动,令新苏联的重要战略目标固若金汤。但在全球绝大多数核武器均告失效的三战时期,原始版本的铁幕装置就显得有些鸡肋了,体积和能耗使它只能用于大后方的固定防御,而无法参加绝大多数战斗——战地指挥官们抱怨说,等到他们在铁幕装置的掩护下作战的时候,整场战争恐怕已经濒临失败。因此,鄂木斯克科学部开始着手研究铁幕装置的改进型号,使其能够符合前线的需求。 铁幕装置改进型不再于整个防御区内生成能量场,而是使用特制的线缆将能量直接充入需要保护的建筑外墙,并将能量准确投射到防御区内的友军载具上。这个办法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铁幕装置改进型的体积、重量和能耗,但是它仍然需要一座功能完整、电力丰裕的大型永备式基地来保卫、供应和维护。所以铁幕装置改进型也并不是非常普及,主要用于掩护方面军级的指挥中心和补给基地、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基础设施、大规模机动部队的集结地等等。因为铁幕装置改进型不再采用于整个区域生成能量场的方式,所以即便在其长期持续运转时,防区内人员仍可在相当程度上自由活动。但鄂木斯克科学部没能很好解决铁幕能量覆盖下高能建筑的散热问题(特指发电厂),所以能够长期持续工作的铁幕都无法始终掩护为其电力来源(至少不能全部掩护)。 铁幕装置改进型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前线部队的防御压力,使其可以将更多兵力和装备从守备任务中解放出来。然而,铁幕装置改进型的体积和能耗仍然不是那些由MCV建造的野战基地所能支撑的,对载具的能量投射也限于铁幕装置周边并不太远的范围内。这也就是说,铁幕装置改进型无法在进攻中发挥作用,而这才是红军最需要它的场合。因此,鄂木斯克科学部在铁幕装置改进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推出了日后最为人所熟悉的铁幕装置普及型。这一型号不再提供半永久性的能量防护,而是在根据战地指挥官的命令、在指定地点生成一个存在时间较短的能量场,位于其中、或者在能量场存在期间经过的任何建筑与载具,均可获得临时性的能量防护、在此后几十分钟内“处于刀枪不入的无敌状态”。 单就狭义的性能而言,普及型显然远不及它的前辈,其能量场仅能覆盖排列紧密的几座建筑或少数载具,而且释放一次能量场后还需充能数小时。但这远不能掩盖它的优点——能耗和体积大为减小,意味着任何一位拥有基地车、充足资源和上级授权的红军战地指挥官都能迅速部署它,铁幕装置可能出现在每个苏联野战基地中、哪怕该基地就矗立在第一波突击部队身后甚至孤悬敌人腹地;而大为增加的能量场生成距离,则意味着红军可以在它的装甲矛头即将冲击敌方防线甚至已突入敌后时,为其提供最有效的防护,抵消敌人宝贵的射击机会和预备队,从而在原本前途未卜甚至处于下风的战斗中毫无悬念地拿下胜利。
  2. 昨晚做了个奇特的梦,醒来后及时记下。可是初时鲜明的印象却在一点点黯淡,所以打算请对此感兴趣的大触出手,以我记下的内容为提纲,帮我写个短篇小说。稿酬可以私下商量。 ================================== 昨晚做梦,梦见穿越回抗战……但是是国军。 好像是在巷战,部队据守一座满是难民的大庙,地形很好,但是武器低劣、弹药奇缺,几百号人只有破烂不堪的步枪。 鬼子冲上来了,我们趴在残垣断壁间拼命射击,打死不少敌人。可随后就没子弹了,敌人的大炮把楼一层层轰塌…… 鬼子又冲上来了,这次是伪军打头阵。靠刺刀拳头打趴下几个人,然后又嘴炮让剩下的人开小差,可实在已经精疲力竭……鬼子在我们面前暴露侧翼,从开阔地上集结进攻,多好的射击机会啊!可我们没子弹,一发都没有! 援兵始终没有到,没有吃的、喝的、火力支援、弹药补给……大庙终究守不住了,连长说换上老百姓的衣服跑吧。曾经挤满了人的大庙只剩下空荡荡的废墟,破烂枪支扔了一地。我绝望得想留下抵抗,可每捡一支枪都发现是空的,没子弹。 梦中的我似乎是有女友的,因家庭反对而相约逃婚到军队里(什么奇怪的脑回路)。她说鬼子的最后一次轰炸马上要夷平这里了,咱们跑吧。我说抱歉连累你了,我不想跑也跑不动啦,予你这支空枪为聘礼,望你以满匣子弹为嫁妆、颗颗子弹打进鬼子的胸膛——便如今日。随后我抽刀刺入心脏自杀。 梦醒。
  3. 任务:“惊涛拍岸” 指挥官同志,尽管锦州最终沦陷,但我军成功迟滞了旭日帝国的攻势、并予敌重大杀伤,迫使天西贤治停下来休整,这为我们组织辽西走廊的防御争取了时间。然而,目前的形势仍然紧张,帝国下一步将向辽东半岛推进,目标是攻占大连、摧毁我军部署在这里的反舰火力。如果这一计划得逞,帝国海军就能冲入渤海,任意攻击辽西防线的侧翼和后方、甚至登陆天津,搅乱我们缺乏预备队的腹地。 上级决定由你来保卫大连地区,确保反舰火力和补给线的安全,坚决守住首都的海上屏障,让帝国海军在这里撞一个头破血流、半步也进不了渤海湾! 简报:部署在大连的反舰火力主要包括陆基反舰导弹和重型轰炸机,在远程雷达引导下它们可以有效封锁渤海的入口。因此,你必须确保隐蔽导弹发射车的洞库和起降重型轰炸机的机场不被敌人占领或渗透,并保证远程雷达能正常工作。 沈阳、丹东方向赶来的帝国陆军部队目前被阻击在瓦房店以北地区,因此帝国进犯大连市区的主力是白田直美指挥的舰队,他们将从东面和南面发动进攻。击退旭日帝国并扫清他们派到大连周边的所有力量。 任务目标一:保护两个机场 任务目标二:保护地下洞库 任务目标三:消灭该地区所有帝国军队 大连驻有我军的军事院校和军港,保护它们,这将在战斗中为守军积累优势。 奖励目标:保护精兵学院(两个)和科技维修站 开场动画:镜头出现在地图中部偏上处的友军基地,友军指挥官出现在右上角小地图。 友军指挥官:“同志,可算把你们盼来了!这下小鬼子们再也别想西进半步!我将为你介绍大连的防务情况。” 友军指挥官:“我的基地就部署在这里,阻止敌人从北面冲入大连市中心,或者在金州区以北的海岸线上取得立足点。” 镜头先后转移到金州湾海上机场和市区内的周水子机场。 友军指挥官:“很可惜,我们自己建立的野战机场跑道较短,而金州湾和周水子是大连仅有的可起降重型轰炸机的机场。只有保证它们不被帝国渗透、占领或者摧毁,我们才能利用重型轰炸机打击敌人的舰队。” 镜头转移到北炮台山附近的地下洞库入口。 友军指挥官:“我军在大连部署的陆基反舰导弹目前都贮存在这个地下洞库之中,只有保证它不被帝国渗透、占领或者摧毁,我们才能阻止白田直美攻入渤海。” 镜头切到地图左下角的旅顺新港。 友军指挥官:“你指挥的增援部队从旅顺新港登陆,这个港口也将承担整个辽东方向的补给任务。只有保证它不被帝国渗透、占领或者摧毁,我们才能长期坚守大连。” 友军指挥官:“真希望还能有更多援兵,但就算只有你我,也绝不让敌人突破大连、肆虐渤海。同志,让我们给敌人一点颜色看看!”(开场动画结束,指挥官开始控制单位) 任务流程:开局有一辆基地车,若干装满了普通步兵和祝融部队、武工队的龙马战车(数量据难度而定)。将基地车调往大连西郊国家森林公园一带展开并建立基地,龙马战车把所有步兵卸载到西鸡冠山上的科技雷达站和科技炮台附近后,返回基地。基地车展开后,金州区以南的所有中国防御设施、已被占领的中立科技建筑和守备兵力全部转交由我方控制,包括西鸡冠山以北海湾中的中国船坞和若干舰艇。 过场动画:几辆龙马战车从地图北部驶入。 龙马战车:“北面防线的压力减轻了,我们奉命返回市区支援。” 友军指挥官:“很好,你们可以去协防海岸防线。” 龙马战车向西鸡冠山上的科技雷达站驶去,抵达后伪装消除、显示为迅雷载具。迅雷载具卸下帝国武士和坦克杀手开始攻击雷达站。同时,一些天狗机甲和天翼战机会去骚扰我方基地。 友军指挥官:“不好!伪装成援军的帝国突击队渗透了我们的阵地!请立即援救雷达站,没有它我们的导弹无法瞄准敌人!” 任务目标四:保护科技雷达站使之不被敌人摧毁。 雷达站旁边有一些机炮碉堡,指挥步兵和碉堡可以轻松消灭敌人。如果一开始没有在这里部署步兵,敌人可能摧毁这里的机炮碉堡和科技炮台,影响此后的防守。基地里的天翼战机和天狗机甲可以用龙马战车对抗,高难度下需要一点操作。不论用多快的速度消灭敌人,科技雷达站都会处于燃烧冒烟的残血状态。 过场动画:大批帝国舰艇和飞行器从地图东南驶入战场,帝国纳米核心在这里展开形成一座拥有多个船坞和许多防御塔的庞大基地。 白田直美:“看看帝国的强大舰队吧——哦,或许你看不见,毕竟你的雷达故障了。不论你们如何挣扎,帝国都将践行天命,占领你们脆弱的海岸线。” 友军指挥官:“该死的!敌人就要冲入渤海了,马上发射反舰导弹!” 若干导弹发射车从洞库驶出并发射导弹,命中正在向地图西南部驶去的帝国舰队、MCV、纳米核心。但爆炸消散后才发现那又是迅雷载具伪装的。 白田直美:“哈,现在你还有多少导弹来抵抗帝国海军的进攻呢?” 友军指挥官:“……刚才的攻击耗尽了大部分反舰导弹的库存,我们必须坚守到后方送来更多的反舰导弹,才能扳回局势、解除帝国对大连的威胁。在此期间,请修复并保护雷达站,这样才能保证反舰导弹的突防效率。” 任务目标五:保护旅顺新港(指挥官登岸处) 本关虽然出生点只有两矿,但经济并不匮乏,市区内的数个银行可以持续提供资金,还有一些钱箱散落各处。难点在于需要保卫的点较多,高难度下还需适当帮助盟友防守,而且出生点附近平地不多、限制生产建筑的摆放。所以应利用中国基地建筑可移动的特点,早期前置几个兵营,速出大批步兵占领沿岸初始防御塔附近的民房(高难度下建议将前置兵营尽量靠近防御塔以防忍者封门、并利用兵营提供的建造范围补充一些机炮碉堡)。帝国早期攻势主要由天狗机甲、天翼战机、海啸坦克和迅雷载具运输的大批步兵构成,高难度还会加上防御塔核心,进驻民房的坦克猎人和祝融部队可以轻松解决。雷达站修复后,我军会有全图视野;一旦战斗中雷达站红血,全图视野会消失。 初步巩固滩头防御后,可迅速补充大量旗鱼快艇、部分巨浪水上飞机和少数海狮气垫船。帝国在第二阶段将逐渐增加海军兵力,将有越来越多的长枪潜艇和薙刀巡洋舰投入战斗,它们的主要攻击对象是我军和友军的船坞,建造足够的防御设施将有利于吸引敌舰的火力(特别是长枪潜艇的自杀攻击),尔后用巨浪反潜、旗鱼集火薙刀、海狮应付一下路过的天狗。注意友军在大连湾内的船坞旁有个科技维修站,别让它被长枪潜艇打掉,否则我方和友方载具将不会获得自动维修。不要尝试在此时反击帝国基地,否则会有许多将军战列舰提前投入战斗,地图东北几个小岛上的帝国兵营和重工也会大量刷出火箭天使与VX打击者。 第二阶段末尾,帝国会在进攻中增加若干将军战列舰,它们的攻击顺序是舰艇-防御塔-基地建筑-驻军民房-中立科技建筑。对于这批帝国海军有两种解法,一个是呼叫周水子机场的重型轰炸机,它们的射程很远、基本上刚一起飞就能打击正在炮轰船坞的将军战列舰。另一种情况是此前招惹了帝国基地,现在会有大量火箭天使、天狗机甲蜂拥而来,重型轰炸机在岸基防空圈里也不安全——因此需建造一批长征核潜艇,它们可以轻松打掉护航的海啸坦克、薙刀巡洋舰,然后巨浪拉烟、旗鱼突击换掉将军战列舰。高难度下第二阶段末尾必须要支援友军指挥官,否则他大概率被这一波打残。 白田直美:“你们在岸上的挣扎的确给帝国制造了一点麻烦,但为何不下水一战呢?” 此时进入第三阶段,本阶段初期帝国会同时派出更多支混成舰队,分别进攻主要防御目标、奖励目标、我军和友军指挥官的基地,并向大连市区内不断空投伞兵、争夺驻军建筑。高难度下,帝国在这一阶段会频繁使用最高机密协议,特别是天皇之怒、决胜中队、气球炸弹和惊骇伏击,好在杀伤类协议不会直接瞄准主要防御目标和奖励目标。随着时间推移,从东北面帝国岛屿基地会飞来火箭天使与VX打击者、加入混成舰队的进攻。此时我军的兵力和经济应该已经很丰富了,陆上可用步兵抢占所有驻军建筑、这样帝国伞兵基本落地即死,记得留些高速反人员载具与侦察单位在基地和主要防御目标旁边,以防忍者或工程师渗透;海上可以各种插塔吸引敌舰火力,残血时及时巨浪拉烟掩护,旗鱼和长征趁机输出,可适当增加一些海狮气垫船来反制越来越多的火箭天使与VX打击者。本阶段建议在友军指挥官的基地、野外生产建筑、守卫的主要防御目标或奖励目标旁大量插塔,最好架上一些敦煌重炮,特别是在金州湾海上机场旁部署一些额外的舰艇和天鹰战机。 第三阶段末尾,帝国将发动总攻。一些水面形态的超级要塞将参与各混成舰队的攻势,如果在第二阶段招惹过帝国基地的话、这些超级要塞现在还可能变形为空中形态。专门会有1-3支混成舰队(视难度而定)去攻击金石滩以北友军指挥官把守的海岸线,而从东北侧帝国岛屿基地会刷出许多纳米核心(包括防御塔、兵营和重工),如果没有支援友军指挥官守住海岸线,这些纳米核心将在海岸线北段展开,并源源不断生产步兵和载具(包括鬼王机甲、波能坦克、钢铁浪人等)从陆上向南进攻。这种规模下的海战脆弱的旗鱼快艇和巨浪飞机就很难站住脚,建议仅用于补刀和拉烟掩护后撤,由长征潜艇抗线并输出,对于空中形态的超级要塞建议用神龙战机开F集火。此时我军应该已积攒足够数量的部队,所以只要科技维修站和两个精兵学院不掉,操作一番不难挫败敌人的攻势。友军指挥官能顶住敌人很长一段时间、使其不能登陆,我军有时间优先解决敌人的舰队。 白田直美:“不要以为这样就能挡住帝国!” 友军指挥官:“糟糕!帝国陆军派了一支部队绕过了我们北面的陆地防线,必须马上派兵拦住他们!” 地图西北角会刷出一支由天狗机甲和海啸坦克组成的帝国两栖部队突袭金州湾海上机场和老虎沟附近的精兵学院,友军在那里布置的防御建筑较少、顶不了太久,可以用预先布置在那里的舰艇和天鹰战机帮助消灭敌人。顶住这轮背刺并消灭东部海岸线附近的帝国部队后,一批我方运输船会抵达地图西南方的旅顺新港。 友军指挥官:“太好了,补给船队送来了更多弹药!是时候消灭这些胆敢逼近大连的敌人了!” 接下来摧毁帝国所有生产建筑即可(包括东北岛屿上的),我军可以控制陆基反舰导弹与重型轰炸机打击敌人的舰船和所有水上建筑,所以这个环节非常简单。 (所有生产建筑被摧毁后,帝国会变卖剩余的其他设施并撤走所有残血舰艇) 白田直美:“暂且让你苟延残喘几天,帝国的天命是不可阻挡的!” 友军指挥官:“我们做到了!帝国舰队常胜的神话已经破灭,而我们将给它带去更多失败!”
  4. 任务“先发制人” 指挥官同志,华北战事已然进入最关键阶段。在此前几天,旭日帝国因损失过大而被迫放弃对大连-旅顺的进攻,并且也未能从我军手中夺取承德。这意味着帝国既无法将其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投入对渤海西岸的进攻,也无法穿过燕山山脉迂回北京,现在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强行突破狭窄的辽西走廊、冲入华北平原,凭借优势兵力展开对京津的包围。当然,帝国军队也很清楚在没有水上力量策应的情况下,单凭地面部队突破辽西走廊必将是一个血腥而漫长的过程。我军截获的情报显示,天西贤治正在营口一带集结两栖部队,看来是要在正面进攻的同时、以这支兵力从海上袭击辽西我军的侧后。 由于从华东和西线调回的援兵还未完成重新部署,我军无法在抗击帝国陆上进攻的同时、分兵守住辽西走廊漫长的海岸线。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天西贤治准备就绪前,首先突击营口、破坏帝国的集结行动。指挥官同志,粉碎天西贤治的计划,让这个狂妄的家伙好好见识一下人民军队的力量! 简报: 帝国在营口建立了一个维修中心,试图假借“运输受损载具前来修理”的表象来掩盖其集结力量的意图。但也正因如此,维修中心附近停放的大部分载具并没有配备乘员,无法很快投入战斗。你必须赶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迅速摧毁维修中心和载具。 除了武器装备外,帝国还在营口部署了大批携带军用物资的纳米核心。天西贤治计划在两栖部队集结完毕后,将这些纳米核心配属给他们,以便在渤海西岸就近建立前进基地与补给中心、为登陆作战提供支持。你必须赶在敌人转移这些核心之前摧毁它们,以彻底粉碎天西贤治从海上迂回辽西防线侧后的计划。 任务目标一:摧毁帝国维修中心和停放在其附近的载具。 任务目标二:消灭帝国纳米核心。 情报显示,帝国将被俘的我军官兵关押在城市附近的一座废弃军事基地内,如果能解救这些战俘,他们将协助我军战斗。 次要任务:解救战俘。 开场动画: 天鹰战机轰炸营口机场上的帝国守备部队,尔后由神龙战机伴飞的若干凤凰直升机进场、放下一批步兵,步兵在飞龙战机(对地模式)的火力支援下清扫残敌。与此同时,数辆黑潮坦克伴随两艘海狮气垫船从海上驶来,在机场跑道上卸下两辆MCV。 情报官:“指挥官同志,帝国在这一区域的空中力量已被我军压制,请尽快摧毁帝国维修中心和纳米核心仓库。” 两辆MCV就地展开,兵营、矿场、重工拔地而起。 鲁阳:“哈,看我把这帮小鬼子统统炸上天!同志,我去对付南边那些核心,北面的维修中心就交给你了。” 天西贤治:“……让我看看是哪个小虫子胆敢来破坏帝国的天命。啊,又是你!这次看你怎么从帝国的机甲部队手中逃走!” (倒计时开始:若干分钟后帝国的援兵将从东北方向的铁路附近进入战场) 任务流程: 开局兵力不多,建议首先抢占基地北边高地上的中立炮台,凭借它的火力能够轻松击退敌人从西北侧发动的第一轮地面进攻。尔后可以适当训练一批坦克猎人和工兵,占领基地西北边的仓库群并在仓库两侧的道路上布雷,这足以应付敌人早期的攻势。 初步巩固基地的防御后,可以选择建造几辆龙马战车、配合初始的黑潮坦克去东北侧做奖励任务。行动够快的话,那里不会有多少守卫。解救战俘后,他们会控制废弃基地并就地开始发展,吸引北侧敌军部分兵力。依托这座友军基地在东北侧开三片矿补充经济,并占领友军基地附近的医院给步兵加血。 开分矿后经济拉满,可以暴兵进攻维修中心了。这里有两种打法:第一种是穿过营口市直接进攻维修中心,帝国会在市内建造一些防御塔(时间拖得越久防御塔越多),使用步兵规避塔的射界、进驻房屋可以低损失将其摧毁,但营口市和维修中心之间有一条河、步兵只能从无隐蔽的桥上过河,此时需要出空军炸毁河对岸的VX塔,为步兵开辟冲入维修中心的道路。第二种打法是建造一批战神坦克和敦煌重炮,先向北绕过营口市区、尔后西进维修中心,沿路消灭帝国派去进攻友军基地的海啸坦克和天狗机甲,将敦煌重炮架在河边就能轰击维修中心、帝国发电站和大部分停放在基地内的载具,剩余的小部分载具可在敌方断电后由空军解决。尽可能抓紧时间,在倒计时结束前完成这部分任务,否则此处帝国基地将开始生产波能坦克,进攻难度会大为增加。 倒计时结束后,帝国增援部队将分批出现在地图东北方向,并沿铁路线向南进攻。如果没有得到支援,友军基地将只能顶住敌人的一至两波攻势,所以建议提前布置防御设施和留守部队。帝国援军主要由机甲部队和步兵(由迅雷载具运输)组成,友军可以对付大部分敌方步兵和轻型载具,只需要协助它重点打击火箭天使、天翼战机、鬼王机甲与波能坦克就能够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如果倒计时结束时仍未做奖励任务,帝国增援部队将摧毁废弃基地、并在那里建立他们自己的基地。此时可在火车站周围的民房驻军以构成地面防线,并建造天鹰战机和飞龙战机以压制敌人——帝国增援部队里只有少量火箭天使和弓箭少女能对空。 如果不干预南边的战斗,那么简单难度下鲁阳在倒计时结束时已经摧毁了大部分纳米核心,再过几分钟任务便告完成;中等难度下,帝国AI会在南侧兴建一座船坞,这将吸引鲁阳的大部分兵力,纳米核心此时仍然完好无损,倒计时结束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顶住帝国援军多轮进攻后,鲁阳才可能完成南侧的任务;困难难度下,鲁阳会长期被阻滞在敌方基地外围,战斗会僵持很久。派兵支援鲁阳可以加快他攻克敌方基地的速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鲁阳进攻时设法保住他必然会出的几门敦煌重炮(帝国往往会用波能坦克来反制它们),这些火炮摧毁帝国防线的效率很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困难难度下倒计时结束后,南侧帝国基地会尝试用小部队护送一些核心、从东边绕到帝国援军出现的方向,可以占领我方基地东南面山岭(英雄岗)上的中立炮台并在此设置阻击阵地拦截它们。 (任务完成) 鲁阳:“打得好!现在这些小鬼子别指望从海上偷袭我们了。” 天西贤治:“这次让你溜掉了,我倒要看看下次你还能跑到哪里去!”
  5. 警戒者两栖战车 设计用途:两栖防空战车 科技需求:T2 原产方:埃及赫勒万坦克厂 量产方:APLA战车工厂 信念:“时刻保持警惕!” 关键指标 "天罗"式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 自动装填系统 “暗哨”式小型传感器 宽大的弹药舱 近岸自动展开履带 F技能:就地布设一个“哨兵”式传感器 背景:APLA早期参加的绝大多数战斗都发生在陆上,并往往能得到新华约西征军的有力支援。这一方面使得APLA广大官兵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迅速获取作战经验,另一方面也多少令他们缺乏与某些作战形式有关的经验,比如说防空作战和侦察作战。随着非洲解放区的扩大和西征军陆续归国,APLA需要独力担负更多的任务,包括搜集情报或者为野战部队提供防空掩护。而这时APLA的指挥官们才发现,在“翼龙”防空战车退出现役后,他们缺乏一款介于解放者轻型打击车和守望者战斗平台之间的“中档”防空单位,因而很难为中小规模的地面部队或船队提供充足且普遍的对空火力。研发一款新的两栖防空战车的计划随即被提上了日程。 接受研发任务的埃及赫勒万坦克厂提出了一个简便的思路:既然是“翼龙”战车的退役导致了防空体系出现缺口,那么只要进一步改装“翼龙”战车、使其适应新出现的任务需求不就可以了吗?然而,“翼龙”的原型——龙马战车——并不具备两栖作战能力,赫勒万坦克厂经研究后认定两栖化改装的难度说不定还高于重新设计新车体,因此转而寻求新的改装方案,而他们选择的新改装方案是将龙马战车的防空导弹和火控系统安装到牛蛙战车的车体上。赫勒万坦克厂拆除了牛蛙战车的防空炮、将龙马战车的对空雷达安装在车体前部,尔后又用“天罗”式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器取代了车体后部的“响炮”式部署系统,由此“攒”出了“警戒者”式两栖战车。 作为替代品,“警戒者”继承了“翼龙”的主要优点并另有发挥:“天罗”式防空导弹赋予了“警戒者”强大的对空火力,自动装填系统则保证了“警戒者”的射速;拆除硕大的“响炮”式部署系统和复杂的密封舱后,牛蛙的车体有充足的空间来装载弹药,以保证对于APLA而言至关重要的火力持续性;由于改装前后的总重量与满载的牛蛙战车相差无几,所以“警戒者”依然能够以高速在水面和地面上灵活机动。上述优点保证了“警戒者”两栖战车有能力满足APLA在任何地区的野战防空需求,随时随地为APLA的地面部队和海军舰艇提供充足的对空掩护。 除此之外,“警戒者”还有能力执行更多的任务:它能够搭载并布设“暗哨”式小型传感器。这一设备是雇佣军所使用的“暗雷”传感器的两栖改进版,无论在水面还是在陆地上都能正常工作,准确感知其探测范围内的所有敌方单位(包括隐形单位)。当然,为了保持隐蔽,“暗哨”没有搭载光学侦察设备,APLA前线指挥官只能通过它发回的信号推测敌人的数量、位置和种类(譬如说判断那是步兵还是载具),而无法获得更具体的信息。尽管如此,“警戒者”搭载并布设的传感器仍然发回了无数宝贵的即时情报,为APLA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警戒者”两栖防空战车的情报: 燃烧天空——相比“解放者”轻型打击车而言,“警戒者”炽烈的火力能更有效地对付那些速度更快、高度更高、装甲更厚的空中目标,从而为APLA的野战部队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火焰屏障、保证来犯的敌机都如扑火飞蛾一般燃烧殆尽。 适宜价格——“守望者”战斗平台固然强大,但它注定不可能出现在每一支APLA战斗分队之中,也不可能参与那些需要隐蔽性或机动性的突袭。“警戒者”则以低廉的价格和优秀的机动性成为了每一位APLA前线指挥官的必备利器。 时刻警惕——依靠“警戒者”布设的“暗哨”传感器,APLA指挥官可以实时掌握战场上的动态,令敌人无所遁形。当然,前提是APLA指挥官控制着一个建造场或“守望者”战斗平台,并且为每台“暗哨”支付一小笔费用。此外,与它的原型“暗雷”不同,“暗哨”无法识别伪装单位。 高效合作——“警戒者”单独作战时的优秀表现并不代表着它的全部潜力,如果前线指挥官将它部署在“守望者”战斗平台、图波列夫飞艇甚至“追猎者”电子战车这一类具有侦察能力和电子对抗能力的单位附近时,“警戒者”的射速、射程、命中率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6. b站up主孙长老做了个《白龙马进行曲》视频(b站:BV1LR4y1b7v8),非常有趣,稍微改了一下评论区大佬编的歌词: 白龙马,蹄朝西 基洛夫空艇,带着无畏级 西伯利亚不列颠 人类解放召唤你 什么幻影坦克,什么炮艇战机 什么冰冻军团,什么质子撞击 都挡不住红军战士的AK47 钢铁洪流朝西去 白龙马,发动机 油门踩最大推到诺曼底 垂直打击不容易 穿上海魂衫跳飞机 什么时空转移,真空内爆洗地 光棱塔阵拦路,铁幕天启制敌 海空并进偷家摸矿齐心合力 邪恶打不过正义 这个up主还有许多有趣的音乐/歌曲改编,非常值得一看
  7. “无产者”磁暴攻击机 设计用途:对地突击 科技需求:T3 原产方:鄂木斯克科学部 量产方:APLA机场 信念:“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关键指标 重型双联装磁暴线圈炮 特斯拉全向防御系统 绝缘材料复合装甲 特斯拉反应堆 自动维修设备 休息舱与小型厨房 F技能:将能量由武器设备切换至防御系统,在机体周围形成可以承受一定程度打击的电磁护盾。只有在遭受打击超出其承受上限、或机体能量切换回武器设备时,护盾才会消失。 背景: 以磁能技术作为攻击手段是苏联红军的主要特色之一:从动于九天的磁力卫星到基地防御的磁暴线圈,从驰骋沙场的磁暴坦克到水陆两栖的磁暴快艇,鄂木斯克科学部的拿手好戏几乎给红军每一个军兵种都提供了无比锋锐的神兵利器——之所以说是几乎,是因为红色雄鹰们长期对此敬而远之。无论是克拉斯纳、米格、苏霍伊、图波列夫还是米里,都认为这种“过于暴烈、难以驾驭”的能量对于特别强调“精密、稳定”的大气层内航空器而言实在是“水土不服”。上述航空设计局在整场大战中坚定的、一次又一次的否定摩斯克芬将磁暴武器搬上蓝天的各种设想,被颇有些玩世不恭的科学家将军吐槽为“一群毫无想象力的蛇”(对于这个典出高尔基《鹰之歌》的讥刺,克拉斯纳航天局的总工程师回应的是:“不论如何,我们至少没有摔死”)。 三战结束后,一只脚迈入苏联最高层军事领导人之列的摩斯克芬在航空装备领域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许多视他为楷模的青年技术骨干也逐步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上,因此苏联航空部门终于不必因战争需求而坚持“饱经实战考验”的“保守设计”不放、可以考虑些“划时代创新”了。“磁暴攻击机”的概念随之应运而生,摩斯克芬设想了一种装备特斯拉反应堆和线圈炮的航空器,能够长期在战区上空盘旋而不需要频繁返回基地补充燃料和弹药,并且可以迅速响应地面部队召唤、用“连环闪电”团灭敌人。按照这一思路的指导,伊柳辛设计局在袋狸运输机的基础上改装了一款名为“无产者”的磁暴攻击机,主要用于为驻北美苏军清剿抵抗运动的战斗提供多样化火力支援。 与大战时期那些用途专一的前辈们不同,“无产者”磁暴攻击机针对不同任务的需求准备了多种火力方案:对于那些难以抵抗磁暴武器攻击的人员和轻型载具,“无产者”会发射电弧,在杀伤主目标之余均等的伤害小范围内所有同级敌方单位;而面对有一定绝缘能力的重型载具和舰艇的时候,就改为制造一枚“球形闪电”来集中攻击,它在对主目标造成严重损害后、还会随机跳跃到附近另一个敌方单位上形成一次威力较小的打击;倘若攻击对象是绝缘能力较强的建筑或防御设施,则将释放电磁脉冲使其在一段时间内陷入瘫痪(在此期间,生产建筑无法继续建造,资源建筑无法继续产出,科技建筑将无法提供科技等级或加成,防御设施将无法开火或装卸人员、切换状态)并受到小额伤害。同时,“无产者”也有充足的“劳保用品”来使自己免受敌方对空火力的杀伤,除了利用厚重的绝缘材料复合装甲来保护自己外,它还可以在关键时刻将供给武器设备的能量转移以启动特斯拉防御系统、在机体周围形成“电磁护盾”来抵挡任意类型攻击——不同于海啸坦克所使用的纳米虫群护盾,“电磁护盾”在切断供能或承受过量打击前是可以一直存在下去的。“无产者”可以趁电磁护盾开启时从容撤退,并借机利用机上自动维修系统来修复损伤。 尽管初衷是用来对付北美地区的抵抗力量,但当第一批量产型号的“无产者”磁暴攻击机走下生产线时,北美的安全形势已经在新华约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大为好转,成规模的、值得出动昂贵的“无产者”磁暴攻击机来对付的抵抗组织已经全部被歼灭或击溃。伊柳辛设计局不得不为自己的得意之作寻找新的买家,而APLA就是一个很好的对象——在西非和中非频繁爆发的小规模战斗,是“无产者”大显身手的绝佳舞台,APLA非常需要一款能够长时间滞空并快速响应呼叫的高级火力支援单位。尽管高昂的造价使得APLA不可能广泛装备,但开罗总部还是决心适量采购“无产者”磁暴攻击机,并将其提供给自己最优秀的前线指挥官。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无产者”磁暴攻击机的情报: 随机应变——“无产者”磁暴攻击机适用于针对多种地面/水面目标的打击任务,在打击不同种类的目标时会使用相应的攻击方式,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时刻准备——在特斯拉反应堆的有力支撑下,“无产者”磁暴攻击机可以长期滞空,无需频繁返回基地补充弹药或燃料,维修保养工作也可由机上自带的自动设备完成。 无懈可击——“无产者”磁暴攻击机可以使用“电磁护盾”来保护自己,虽然开启护盾时无法射击,但这能为它高速飞离危险空域并展开自我维修争取时间。 舒适改装——去掉了硕大无朋的超重型炸弹后,改装自袋狸轰炸/运输机的“无产者”有充足的空间容纳包括特斯拉反应堆和重型线圈炮在内的各种装备与设施,甚至还能容纳休息室和厨房、供换班的机组人员休息进餐。这也一样是它的战斗力来源。
  8. 奋进者式坦克歼击车 设计用途:先进反装甲 科技需求:T3 阵营:APLA 原产方:苏丹军事工业公司MIC 量产方:APLA战车工厂 信念:“革命征途一往无前!” 装备: 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器 “无声狩猎”激光防御系统 蓄电池动力包 抵御轻武器和弹片的轻型装甲 F技能:在反坦克导弹和激光拦截系统之间切换 背景:师从于中苏两个陆军强国的APLA对装甲兵建设非常重视,在早期的战斗中他们并未遇到多少势均力敌的对手。GLA庞大的坦克兵团早已在欧洲和中东损失殆尽,残存的装备大部分成了APLA的战利品;割据一方的本地军阀和四处流窜的匪帮之中,根本没有多少堪用的装甲车辆。而在北非工业带的支撑和新华约的援助下,APLA能够将缴获的大批天蝎坦克改装成“突击者”、并将可用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意味着他们的装甲部队在这一时期拥有颇为可观的数量优势(同时在质量上不落下风)——不少一线部队的坦克手甚至直到退役都没遇到过敌人的坦克,只能把火力倾泻在诸如装甲汽车、牵引火炮、防御工事甚至步兵这样不够“硬”的目标上。 随着非洲大陆形势的变化,APLA的“坦克兵假日”也逐步告终。GLA的残党正在劳伦斯将军的率领下于西非聚集,他们得到了未来科技公司的秘密支援,正试图重建一个拥有强大装甲力量的军团。南方的“非洲同盟”更是日渐活跃,同盟军装备的多种武器都对“突击者”构成严重威胁,比如说具备射程优势且穿甲能力强悍的“胡狼”光束炮,或者皮糙肉厚且能运载大批步兵的“水牛”反伏击车。APLA需要威力更大的战斗车辆来加强自己的坦克部队,籍此对抗质量不断升级的敌方装甲单位,“奋进者”式坦克歼击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脱颖而出的。 设计“奋进者”的苏丹军事工业公司认为,相对于结构复杂维护不易且需要充能方可全威力射击的能量武器、或者沉重硕大的身管火炮而言,导弹更适合执行“迅速精准的猎杀高威胁装甲目标”的任务。因此,“奋进者”的主要火力就是具有“射后不管”能力的红箭重型反坦克导弹。“奋进者”在远距离上向敌方重型装甲单位开火后,可以立即撤退或隐蔽,红箭导弹能自动锁定并追踪目标、然后用装药量惊人的战斗部把它炸得粉身碎骨。这一战术让“奋进者”有能力规避敌方直瞄炮火的攻击,至于敌方发射的反坦克导弹或火箭弹(后者是GLA常用的战术,他们特别喜欢使用火箭吉普向对手的轻甲单位实施覆盖式打击)则交给“无声狩猎”激光防御系统对付。该系统能迅速烧毁导引头或引爆战斗部,使导弹和火箭弹在无法伤害“奋进者”的地方爆炸。曾经驱动了中国许多装甲车辆的蓄电池动力包也被应用在“奋进者”坦克歼击车上,在关闭其他耗电设备(主要与导弹发射器相关)后,它可以让激光防御系统持续而稳定的运转。 考虑到APLA装甲兵对机动性的追求,以及“奋进者”必须保持灵活性来规避敌方反击炮火的现实,苏丹军事工业公司无法为其安装太多装甲,因此在直面能量武器或高速穿甲弹时显得比较脆弱。APLA建议前线指挥官避免将“奋进者”长期暴露在敌方直瞄火力打击范围内、也不要在战斗中单独出动“奋进者”,应当在发动一轮打击后迅速后撤、并使用其他装甲单位(特别是拥有防空和反步兵能力的载具)予以掩护。 作战摘要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奋进者”坦克歼击车的情报: 专业反甲——红箭重型反坦克导弹对装甲单位效果非常好,但它对建筑或步兵的破坏力并不显著,对飞行器更是束手无策。因此有必要在战斗中为其配属相应的掩护单位。 快打快撤——“奋进者”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允许它采取“打带跑”战术,考虑到并不厚重的装甲和漫长的装填时间(为了减重,“奋进者”没有安装自动装填系统,因此打完发射器内弹药后必须等上较长时间才能再次射击),它也必须采取这种战术。 机会有限——“奋进者”的价格比较高昂,APLA的前线指挥官恐怕不能大批量部署它,如果不谨慎的选择最合适的打击目标并采取果断的行动,这种珍贵的武器就可能受困于敌方大批高速廉价单位甚至是具备一定反坦克能力的步兵。 不能兼得——技术因素的限制影响了蓄电池动力包的功率,“奋进者”的导弹发射器和激光拦截系统无法同时运行,车组必须根据战斗形势予以切换,好在这两种武器系统之间的切换并不需要太长时间。
  9. 帝国足轻 定位:反步兵单位 阵营:旭日帝国 训练总部:岐阜市朱雀营 战场训练:瞬息道场 信条:“一亿总玉碎!” 关键指标: 从仓库中搜罗的旧式突击步枪 质量低劣的迷彩服 简版烟幕弹 与丰臣秀吉有关的小册子 背景:任何一名头脑清醒的军事评论员在2055年春天都会毫不犹豫的判断,损失了大部分精锐部队和技术装备、且耗尽了资源的旭日帝国已经陷入了无路可走的绝境中。然而,帝国的统治者们——天皇、军部和财阀——拒绝承认失败的现实,不断吹嘘所谓“决胜兵器”的威力,妄图借此欺骗民众以实现“全民皆兵”,通过“本土决战”来极大消耗新华约的力量,用国民的鲜血来换取自己的苟延残喘。 与媒体吹嘘的神乎其神的“决胜兵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帝国军方不择手段四处搜罗炮灰的窘状。随着征兵标准不断放宽,越来越多的“次品”——此前被认为“不可靠”的人员、体检不合格者、老人和少年等等——被征召入伍,他们通常被填入“本土守备师团”的编制,其数量之多以至于许多师团中流传着各种稀奇古怪的非正式番号(比如说满是胃病患者的“胃病大队”、士兵年龄普遍低于18岁的“娃娃大队”……运气好的话这些单位会得到与其“特点”相匹配的补给品例如更易消化的口粮包,但总得来说军部将他们视为“易耗品”)。许多富有“武士道精神”的军官不愿将素质低劣的新兵同那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帝国军队引以为傲的优秀武士”(也就是说,大部分埋骨于亚洲大陆的老兵)相提并论,因此给前者取了“足轻”的绰号。当然,这并不妨碍他们像其他那些不那么重视“荣誉和传统”的同僚一样,如饿狗扑食一般从军部手中争夺“足轻”来补充自己麾下的部队。 如同“足轻”这个绰号所暗示的那样,军部既没有财力为数量庞大的新兵装备能量武器和标配作战服,又没有时间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训练。“帝国足轻”们普遍使用的是发射实弹的旧式突击步枪,其中不少枪支“甚至比持有它的士兵年龄还大”,因为缺乏保养往往出现诸如炸膛之类的事故(以至于“帝国足轻”中流传的笑话成这些武器的枪管“是自来水管改造而来的”);配发的迷彩服只有一种,无法在作战环境变化时隐蔽士兵(“身着城市数码迷彩的士兵被部署在滩头阵地”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帝国指挥官已经没有多余的心思顾及下属士兵装备与其阵地的适配性),而且质量低劣到日常活动时都容易破损,遑论为士兵提供防护;考虑到训练不足,许多士兵的体能也远远不够,军部认为把手雷对于“帝国足轻”们而言是相当危险的,很有可能误伤自己或友军,因此配发了简版烟雾弹,为他们拉近距离袭击敌人提供掩护(新兵们的远距射击技术实在令人无法恭维)、抑或用于掩护帝国精锐部队的突击(也有可能是“转进”)。 军部并非没有意识到,只能依靠简陋装备和聊胜于无的匆促训练来作战的“帝国足轻”,恐怕不等新华约登陆、就会在轰炸中崩溃,根本起不到拖延敌军前进、掩护帝国精锐行动的作用。为了提高“帝国足轻”们的士气,帝国军队可谓想尽了办法。除了“帝国天命”、“七生报国”这类陈词滥调之外,军部将新兵的训练总部设在岐阜“墨俣一夜城”附近,意图以丰臣秀吉(日本战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出身足轻却最终统一日本,效忠于织田信长时曾一夜间建造墨俣城立下大功)的事迹来激励“帝国足轻”,鼓舞他们为帝国建立殊勋。不过,考虑到旭日帝国本身风雨飘摇的现状,向“帝国足轻”们宣传“立功受奖”的效果,恐怕还不如放出“东京湾底下埋藏着取之不尽的资源和忠勇的将士”这种谣言来得好——至少听到后者时,还有人会笑两声。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帝国足轻”的情报: 海量炮灰——基本上可以算是强征而来的“足轻”花不了军部几个钱,“本土守备师团”的指挥官们倾向于一次投入大批“足轻”来换取一点微小的战果。 战力不彰——显然不能指望士气、装备和素质都乏善可陈的“足轻”们上了战场就能超常发挥,他们充其量只能对缺乏护甲的步兵单位造成伤害。 瞒天过海——鉴于“足轻”们低下的战斗力,帝国军方常常把他们作为分散敌方火力和注意力的诱饵,趁对手忙于射杀“足轻”或被烟幕弹遮挡视线时,将更精锐的部队投入突击(或撤出战场)。 绝望突击——当“足轻”们对着敌人驻扎的建筑投掷烟雾弹时,就意味着他们随后要冲进去展开近距离战斗了,交换比通常来说非常惨烈。
  10. 回收者式坦克救援车 设计用途:特种支援 科技需求:T2 原产国:APLA 原产方:苏丹军事工业公司MIC 量产方:APLA战车工厂 信念:“集腋成裘。” 关键指标: 多功能全向机械臂(车载型) 可折叠水敏式浮筒 强化效率动力系统 扩大容量的改进式货舱 F技能:为己方载具加装附加装甲(仅在货舱满载时可用) 背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困窘的经济形势迫使APLA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必须精打细算的利用好手头的每一分资源——特别是在对付那些活跃于农村甚至荒野地带、擅长高速长距离机动的GLA“装甲游击队”的时候,远离后勤基地的APLA追击部队不得不面对许多问题,比如说在缺乏材料的情况下完成载具的维修保养。考虑到大多数情况下APLA不可能奢侈的用航空兵部队来投送足够的补给,因此这就是苏丹军事工业公司的得意之作,“回收者”式坦克救援车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多功能全向机械臂(车载型)是“回收者”的主要装备,是苏丹军事工业公司对GLA基地车上的多功能全向机械臂加以改造的成果。这一装备赋予了“回收者”完成多种任务的能力:它能迅速修好那些受损或故障的己方载具,日常保养工作更是不在话下;如果有必要,它还能拆解已无维修价值的己方或敌方载具,从中回收可用的备件或材料并储存在货舱之中。一旦“回收者”积攒了足够的材料,它就能为己方载具加装额外的附加装甲,以机动性的略微降低为代价、提高其防御力。当然,为了避免对原本性能造成过大影响,APLA用战斗条令的形式严格规定了各种载具的改装规模,以防止那些缺乏经验的新手们一时激动、用附加装甲把友军载具变成因超重而只能龟爬的“过胖儿”。 话又说回来,想从残骸中回收些有用的东西也并不容易。根据后勤部门的统计,一辆“回收者”平均要拆解五个载具残骸,才能填满它的货舱,凑足为友方载具加装一次附加装甲的材料。这也意味着“回收者”必须紧跟己方主力部队,因为只有它的乘员知道如何判断残骸中还剩下什么东西能用,而一旦时间拖得太久、能用的部分也可能变得毫无回收价值(比如说受到生化武器的二次污染,或因燃烧而使装甲变脆)。装满了货舱的“回收者”乘员也不会对新遇到的载具残骸无动于衷,他们会设法变卖残骸中的可用部分以补贴APLA的军费。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回收者”式坦克救援车的情报: 细心呵护——即便APLA的部队远离后方,“回收者”式坦克救援车仍然有能力满足绝大多数的维护与修理需求。这不仅极大提高了APLA技术装备的妥善率,还使得他们有能力从上次战斗所受创伤中迅速恢复过来。 慧眼独具——只有当指挥官麾下的“回收者”将载具残骸纳入其视野范围内时,才能发现并选中载具残骸(其他单位无法发现,载具残骸本身也没有碰撞体积)。在载具被毁一定时间后,载具残骸自动消失,无法再被“回收者”发现并收集。在水面上被击毁或从空中坠落的载具不会留下残骸。 盔甲护身——当一辆“回收者”收集五个载具残骸后,可以为一辆己方APLA载具加装附加装甲。加装后该载具额外增加一条属于“附加装甲”的生命值且机动性下降5%,该条生命值耗尽后再受攻击才消耗该载具原有生命值;若额外生命值未耗尽时接受“回收者”维修则可在不消耗“回收者”贮存材料的情况下回复,若额外生命值耗尽则该载具完全恢复未加装前的状态。 意外收入——“回收者”在货舱满载状态下仍然可以回收载具残骸,这时它将为指挥官提供一笔收入,其金额视载具原造价与回收残骸的“回收者”等级而定(“回收者”等级越高,这笔收入相对于载具原造价所占的比例就越高)。
  11. 关于登陆帝国本土的背景设定,计划以日方主视角完成。甚至准备单独征集一个DLC式的战役剧情(就像起义时刻那样),为此可能需要更多类似“雷神”机甲、火箭飞行兵这样的“决胜兵器”、即在旭日帝国原有单位基础上“降级”的应急兵种。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踊跃提出。
  12. 火箭飞行兵 设计用途:空中步兵 科技需求:T2 训练中心:北海道女子作战学院 战场训练:瞬息道场 信条:“为天皇而死!” 装备: 7.7毫米航空机枪x2 投掷式黏胶炸弹 背负式火箭推进器 带有瞄准器的头盔 F技能:在航空机枪和黏胶炸弹之间切换。 背景: 被许多人私下称为“名媛军团”的火箭天使在2054-2055年那几个充满了血腥与杀戮的月份里,经历了她们过去几十年养尊处优的人生中从未接受过的大起大落——似乎前一刻她们还在东北和华北上空傲慢的列队巡行,而下一秒就在穷追不舍的龙马战车与飞龙战机面前狼狈逃离即将失守的釜山港。惨痛而突然的失败不仅带来了惊人的伤亡,还严重打击了娇生惯养的大小姐们的士气,因战后心理综合症而无法战斗的火箭天使在数量上几乎不次于死亡和重伤造成的减员。当然,“出身高贵”、“家门显赫”的火箭天使们并不会被宪兵塞进钢铁浪人机甲(至少在她们背后的家族失势之前不会),但这也导致帝国无法采用通常的威胁手段来“治疗心理创伤并恢复部队战斗力”,北海道女子作战学院必须赶在新华约大军跨海而来之前、设法提供更多后备兵员来补充空中步兵单位那残缺的建制。就在这种背景下,火箭飞行兵被纳入了帝国军队的作战序列,填补火箭天使们留下来的空缺。 话又说回来,或许“名媛”们打起逆风局来战斗意志不大坚定,但正常情况下在学院里练习多年的她们的确很有战斗力,能够娴熟使用翼型稳定推进器、光子火箭和瘫痪束缚鞭等复杂精密的武器而不致误伤友军。未经长期训练的新兵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这迫使北海道女子作战学院提供替代方案:首先是更容易操纵但灵活性较差的背负式火箭推进器,它让火箭飞行兵们因手忙脚乱而把自己送到火力网或撞到友军单位上的概率变得更小,但当被敌方防空武器瞄准时、它也更不容易调整姿态避开攻击;其次是两挺7.7毫米航空机枪,它们能让那些无法利用光子火箭准确射击敌人的新兵们拥有更高一些的命中率,当然其威力也随之大幅缩水;最后是投掷式黏胶炸弹,北海道女子作战学院被迫采取的速成训练不可能保证大部分士兵熟练掌握瘫痪束缚鞭(事实上在模拟训练中被新兵打中第二多的目标是她们自己,仅次于被命中率最高的友方单位),因此容易掌握的黏胶炸弹成了更好选择——这种炸弹能够释放泡沫覆盖其观察设备、黏住并腐蚀敌方载具的行进装置,同时播撒化学物质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从而在一段时间内降低其射速与机动性。 显而易见,火箭飞行兵在各方面都劣于火箭天使,这些差距在激烈的战斗中往往要靠鲜血和生命来补齐。但帝国的指挥官们在面对那些危险程度较高的任务时,往往还是将派出火箭飞行兵作为首要应对措施。或许更短的培训时间能够让更多平民女孩走上战场、使得火箭飞行兵部队补充起来更加“简便快捷”,所以帝国军队愿意更“豪放”的使用火箭天使部队。但看来大部分帝国军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解释:哪怕新华约的百万大军就隔着一道并不非常宽阔的海峡对本土四岛虎视眈眈,天皇和他的将军们仍然将“上流社会”的请托看得比战斗效率更重。无论宪兵队和特高科多么努力封杀,这些流言仍然快速在帝国境内传播开来、甚至有愈禁愈烈的趋势。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火箭飞行兵的情报: 新手司机——简化的训练过程不足以让入伍不久的平民女孩们完全掌握飞行技巧,在转弯或停止时表现得很不灵活。这对于敌人的对空火力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火力贫弱——航空机枪对于那些防护周全的敌方单位来说威力有限,某些速度足够的载具或飞行器也能影响火箭飞行兵的预判、从而降低其命中率。 黏性不够——与干扰能力极强的瘫痪束缚鞭不同,黏胶炸弹的效果受许多因素影响,水面或者大型单位并不惧怕少量黏胶炸弹:火箭飞行兵对付这类目标时只能靠数量致胜,并向天皇祈祷敌人的对空单位不要来得太快。 手忙脚乱——缺乏战斗经验的火箭飞行兵在战斗时非常容易惊慌失措,特别是在碰到突发情况、需要换种武器来应付的时候。这决定了她们在航空机枪和黏胶炸弹之间切换时需要花费一点时间,并且在此期间被迫停在空中不动。
  13. 雷神机甲 设计用途:重型反装甲/防空机器人 科技需求:T3 原产国:日本 原产方:俱利伽罗机器人公司 量产方:帝国机甲工厂 信念:“雷神助我!” 装备: “雷切”式光束炮x2 天斋VX型脉冲导弹x2 挂满复合装甲的笨重躯干 短粗且缺乏灵活性的双足 F技能:在光束炮和防空导弹之间切换 背景: 即便新华约大军已经扫平了帝国在东亚大陆上的一切立足点、将后者团团包围在几个孤立岛屿上,天皇和他的将军们仍然拒绝承认失败,盲目且偏执的相信敌人即便不被帝国的强大舰队歼灭于海上、也会在登陆帝国本土后遭遇迎头痛击。为了继续维护那已然破灭的“天命”,帝国强令兵工厂制造大量武器来弥补前一阶段遭受的惨重损失;而在原料和能源均极缺乏、大量熟练技术工人被征入伍的情况下,旭日各主要军工企业不得不降低标准甚至简化设计,为了完成指标而建造大量劣于标准型装备的“决战兵器”、以武装那些匆促组织起来的新建兵团。 “雷神”机甲就是这种“决战兵器”的主要代表,它是鬼王机甲的劣化替代品、在满是新兵的各“本土守备师团”里充当地面部队的核心主战单位。俱利伽罗公司虽然能够通过天西贤治的关系,在人力物力方面获得较大的倾斜,也被迫极大简化了它的得意之作——鬼王机甲——的设计方案:由于高品质新矿产的缺乏,鬼王机甲所使用的合金装甲产量大降,作为替代品的“雷神”只能使用防御效果较差的陶瓷-钢铁复合装甲;对于机动性和冲击能力来说最关键的全向关节也受限于熟练技术工人的数量,“雷神”机甲只能使用固定式的躯干,并为了增加稳定性而降低机体重心、缩短腿部构造。因此,“雷神”机甲在机动性和灵活性方面较鬼王机甲相差甚远、并且也无法使用后者招牌式的“死亡冲撞”技能。 为了尽量缩小“雷神”和鬼王的性价比差距,俱利伽罗公司的设计师们尝试着转换思路、“将错就错”。既然“雷神”无论如何都跑不过鬼王,索性在防御方面力求不落人后。设计师们为此极大增加了陶瓷-钢铁复合装甲的厚度,以求达到与鬼王的合金装甲同样的防御能力,这令“雷神”的躯干显得颇为臃肿。而这又在武器方面产生了连锁反应:笨重的机体增加了动力系统的负担,“雷神”无法装备耗能过高的双眼死光炮、只能使用体积更大且需要逐步提高功率的“雷切”式光束炮;即便如此,这种对地武器仍然不能与天斋VX防空导弹同时使用,以免造成过载。 出乎许多外国军事评论家意料之外的是,全面劣于鬼王的“雷神”机甲在分配给各“本土守备师团”的过程中遭遇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因为帝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新华约日益猛烈的轰炸之下,就连生产这种低配版重型机甲的效率都在不断下滑,只有那些负责防御重要阵地的守备部队才能优先装备“雷神”。考虑到资源储量和兵员素质方面的糟糕局势,甚少有帝国军官对“雷神”机甲在本土决战中的表现抱有期待,一些人甚至针对“雷神”机甲部队的战吼加以挖苦:“如果立花道雪大人看到冠以自己别名的武器居然只有这种表现,恐怕会后悔当年被雷劈了那一下吧。”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雷神”机甲的情报: 笨重不堪——为了获取足够防御力而堆叠的大量复合装甲严重拖累了“雷神”的机动性,这款硕大无朋的机甲如果集中在狭窄地区使用、很有可能相互妨碍。 效率低下——由于被迫使用低质量燃料,“雷神”的动力系统在笨重的机体面前显得不堪重负,它分配的能量只能支持光束炮或天斋导弹这两个武器系统中的一个进行发射。即便如此,光束炮也只能在发射中逐步提升功率、以免对散热系统骤然造成太大压力。 心理安慰——对于不知情的普通士兵(特别是那些完全不了解军事、对军队和武器毫无概念的平民,帝国为了填补巨大兵力缺口而将他们仓促征召入伍)来说,这么个庞然大物看上去还蛮威武的,在很小的程度上鼓舞了被恶劣战局和糟糕补给打击得一塌糊涂的士气。 聊胜于无——真正有作战经验的帝国军官们对使用“雷神”机甲成功阻击新华约即将登陆的强大部队并不抱什么希望,但对于被视为炮灰的“本土守备师团”而言这已经是帝国能提供的最好替代品了。鬼王机甲的产量仅能满足少数精锐部队的需求,而其他单位也得想点“反坦克竹枪”和“竹制防空火箭”之外的法子来应付中国和苏联的立体化攻势。
  14. 鬣狗摩托 设计用途:快速布雷载具 科技需求:战车工厂 原产方:埃及嘉宝尔公司(GB Auto) 量产方:兵营 信念:“不许敌人横行!” 装备: 1100 cc 双汽缸引擎 装甲贮雷舱 地雷敷设装置 “地堂刀”式重型智能地雷 F技能:布设一枚“地堂刀”式重型智能地雷。 背景: 哪怕许多人在新华约西征军的坦克排成纵队隆隆驶过金字塔时、都抱有“GLA已经彻底完蛋了”的美好幻想,APLA的指挥官们却从未因盟友的辉煌胜利而心生懈怠。他们很清楚单凭一次胜利(不论它多么具有决定性),是不可能立竿见影的稳定非洲形势的——那片广袤的大陆上生活着多少个习俗各异的部族呵!满足于占领少数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是远远谈不上解放非洲的,只有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治安战才能将反动势力彻底根除。当这些APLA未来的将军们还在中国各大军校里学习的时候,就无数次讨论过他们有朝一日亲自参加这些战斗时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如何防卫那些数量众多、位置分散的小村庄?怎样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限制敌人的活动?当通讯被干扰或者电力意外中断时,怎样在糟糕的道路上及时传递信息并迟滞有备而来的敌人?……这些讨论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果,其中一条为APLA步兵部队增添了一种利器:鬣狗摩托。 装备有地雷敷设装置和“地堂刀”式重型智能地雷的鬣狗摩托并不像它的苏联前辈那样善于攻城拔寨、摧毁敌人据守的工事或建筑,但它在守卫己方前哨据点和限制敌军活动方面有特别的专长。地雷敷设装置能保证鬣狗摩托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布设并隐蔽一枚“地堂刀”,在需要保护的居民点周围迅速形成一片坚实可靠的雷场防御带、或者将敌人时常出没的道路化为死亡迷宫,让企图偷袭解放区或蹿回巢穴的敌人要么被炸得焦头烂额、要么浪费大量时间小心翼翼的开辟安全通道。 尽管限于机动性和车体容积方面的要求,鬣狗摩托只能一次携带三枚地雷,但“地堂刀”的优越性能却弥补了“弹药量不足”的短板。这种由中国开发的重型智能地雷不仅威力巨大、能有效杀伤敌军士兵或载具,而且还具备自主探测与敌我识别能力,可以通过传感器观察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情况并专注于打击敌方目标。这既使得APLA与普通居民不必担心误伤问题、无视雷区迅速追击或正常生活,又为APLA前线指挥部提供了一条新的情报渠道、可以通过“地堂刀”传回的信号判断敌军的动向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反击。 无论是火炮机车还是“地堂刀”智能地雷,都已经在新华约军队内经历了多年大战的考验。所以APLA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生产线源源不断的制造大量廉价的鬣狗摩托,甚至还能大量借鉴中苏军队的战斗条令与经验,“摩托布雷队”由此成为APLA最早形成战斗力的部队之一、并在建军初期对抗GLA残党的一系列战斗中表现出色。通过鬣狗摩托实施的“地雷战”成为APLA弥补兵力不足弱点的重要战术,极大限制了敌对势力的活动,为非洲解放区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战摘要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鬣狗摩托的情报: 兵贵神速——鬣狗摩托继承了苏联火炮机车在机动性和通过能力方面的优点,即便在缺乏基础设施、道路崎岖的地带也能快速行军,这使得鬣狗摩托能够有效驰援那些偏远的哨站、或及时拦截暴露行踪的敌军机动部队。 暗藏杀机——地雷敷设装置不仅实现了全自动布雷功能,在伪装方面也表现出色。只有专门的侦测单位能发现已经布好的“地堂刀”重型智能地雷。 主动出击——“地堂刀”重型智能地雷并不是坐等敌人踩上来送死,事实上它具有颇为可观的攻击范围。当“地堂刀”处于索敌模式下时,只要传感器侦测到敌军、它就可以将战斗部发射出去将其摧毁(而切换到静默模式下时就只主动提供视野,由前线指挥官决定何时攻击乃至具体攻击哪个目标)。正因为如此,少数几枚“地堂刀”就能完成需要更多传统地雷的任务、控制相当大的一片区域。 依赖后勤——每辆鬣狗摩托只能携带三枚“地堂刀”式重型智能地雷,全部敷设完毕后可以回到兵营免费补充弹药(这需要一点时间)。按照苏联火炮机车战斗条令受训的布雷手在不布设地雷的时候也可以同样娴熟的投掷汽油弹来攻击敌人,当然其杀伤效率就远不如智能地雷那样可观了。
  15. 我曾想象过有一天星际二也走到了它的尽头我曾想象过有一天星际二也变得空旷而寂寥在对着苛刻的战役成就苦思冥想时我曾自我解嘲:能否在关服前打完?在为了漫长的扬升等级积攒经验时我曾自我怀疑:能否在鬼服前升满?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当成就破万当扬升星满我结识了好友我屏蔽了恶伴我在新地图畅游我为新英雄爆肝……金黄色的时光缓缓流淌深蓝色的星海静静荡漾也曾百无聊赖,但总能在游戏大厅中寻到令人兴致盎然的灵光也曾触壁撞墙,但总能在同人作品里发觉使我捧腹大笑的“智障”我曾想永远留住这段过往我曾想“终结”停在遥远彼方因为不论更新多么缓慢,星际2都是一份希望因为不论改动多么奇葩,星际2都是我的日常星际二纵有许多不尽人意,却承载着我的憧憬和梦想怎料那一天如此之快,大祸竟然从暴雪而降再不见预言新英雄的朋友心驰神往再不见评论旧机制的玩家慷慨激昂再不见调侃小缺陷的ID带来笑声朗朗再不见攻略难突变的up迎来喝彩满堂我曾想象过有一天,星际二的退场虽不惊天但也完满我曾想象过有一天,星际二的谢幕虽不震撼但也惊艳我曾想象过我送别星际二,带着没有遗憾的笑脸我曾想象过我告别人虫神,只因操作系统的阻拦可我从没想过结局竟是腰斩,痛彻心肝可我从没想过离别如此突兀,不容再见……为什么这样痛呢?考研落榜没有如此失望,重症监护不曾如此颓唐,在星际二停更付费内容的这一天、在我曾进想象却未预料的这一天,我的生活如此空荡
  16. 总觉得进展略快,两个人能这么快的互相敞开心扉让我有点意外 关于印刷,可以假设说因为“知识具有魔力”等等奇幻方面的原因、手抄能给魔法书附带更多buff之类的效果,所以术士们选择手抄——讲真手抄真是效率极低…… 还有篇名好像我正在读的一本书客小说的女主角之一
  17. 领航者战斗机 设计用途:轻型制空战斗机 科技需求:T1 原产方:601特别技术开发部 量产方:APLA机场 信念:“引领人民走向胜利!” 装备: 20毫米机炮 “晴空霹雳II”空空导弹x6 大功率涡轮发动机 重新整合过的电子系统 F技能:对单一目标齐射本机挂载的全部导弹 背景: APLA建立之初,还仅仅是一支以地面部队为主的守备力量。但随着战事的发展和非洲解放区的扩大,它需要建立一支战术空军以减轻自己对于中国远征军空中支援的依赖。考虑到作战环境和敌人的特点,APLA希望获得一款易于量产、操作简便、火力强大的轻型战斗机,作为争夺前线制空权的主力。开罗总部的将军们一开始看中了旭日帝国的天狗机甲,他们打算卸下天狗机甲的陆战和变形组件而代之以威力更大的空空导弹,以此改装出一款火力强劲而又轻便灵活的轻型战斗机。但天狗机甲的动力系统对于APLA的维护单位而言过分复杂、并且也不适合非洲战场的气候与环境,这迫使APLA将目光转移到其他飞行器上去,比如说中国空军为了对抗天狗机甲而开发的飞龙战机。 飞龙战机是一种轻型多用途战机,可以在23毫米机炮吊舱(对地)和4枚“晴空霹雳”导弹(对空)两种挂载方案中自由选择。这使得飞龙战机可以依赖更厚重的装甲和混编战术来对付天狗机甲:相对于结构复杂的变形机甲而言,更廉价的飞龙战机往往能在对战中轻易获得数量优势,这使得中方指挥官有余力在空战机群中混编若干挂载对地武器的飞龙战机、以利打击试图切换模式从地面逃走的天狗机甲。显而易见的是,这种设计令飞龙战机特别擅长对付变形机甲,但在执行其他任务时则不那么灵活——这也是APLA的将军们最初对它不感兴趣的原因,毕竟“西非军团”和“非洲同盟”并不以变形单位见长。 随着旭日帝国的灭亡,大批飞龙战机从军队中退役,601特别技术开发部希望给自己的杰作找个比仓库更好的归宿,为了将这些退役装备卖给APLA而重新改装了它:由于APLA需要的是一种纯粹的制空战斗机,中国工程师卸下了复杂的对地雷达与火控系统、重新整合了飞机的电子设备而使其变得更加小且轻;同样的,因为原装23毫米机炮在空战中被认为是威力过剩,所以改装后换上了重量更轻且体积更小的20毫米机炮;导弹的数量增加到了6枚,并且将连续杆战斗部更换为离散杆战斗部,增加了杀伤范围。 APLA对于改装后的制空版飞龙战机非常满意,将其命名为“领航者”。低廉的价格和简便的维护意味着APLA空军能够大量列装“领航者”战斗机,在用数量压倒对手的同时又凭借坚固的装甲来大幅提升己方经验不足的飞行员的生存率,从而达成夺取前线制空权和确保空军战斗力可持续性增长的双重目的。当然,作为一款轻型前线战斗机,面对敌方小口径对空火力与小型飞行器时游刃有余的“领航者”在面对更先进、更庞大的敌方空中目标时也是有局限的,这时APLA飞行员们会将齐射全部六枚“晴空霹雳II”空空导弹作为自己的杀手锏、以此换取一个理想的交换比。在其他友军电子战系统的辅助下,即便是飞行时数尚短的新手也能在面对更强大的敌方空中单位面前打出这一招、让目标空域充塞可怕的弹片,而哪怕是最老练的敌军飞行员在面对漫天飞舞还能造成范围伤害的海量导弹时也会头皮发麻的。 战场侦察已经揭示了至少以下几点关于“领航者”战斗机的情报: 一拥而上——改装自退役飞龙战机的“领航者”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皮实耐用,因此APLA总是能在前线空域集结充足的飞机,并籍此充分发挥其建立在规模效应上的战斗力优势。 糊你一脸——简化火控系统并使用更轻便的20毫米机炮后,“领航者”战机得以携带六枚改版空空导弹,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飞龙战机,在性能上也超出了只能单体攻击的原版导弹:“晴空霹雳II”型导弹能够造成AOE伤害。 致命一击——出于节约成本、简化操作和维护等多种方面的考虑,“领航者”战机在拆除对地火控系统的同时也精简了对空火控系统,这使得它只能向单个目标一次齐射所有六发导弹。这或许降低了“领航者”在空战中的灵活性,但这一击足以对最庞大的空中单位构成威胁。 一扫而空——“领航者”战机在对付敌方轻型空中单位时的优异表现,使得APLA开始考虑进一步扩大它的应用范围。诚然,单凭“领航者”战斗机去对付毒牙截击机或者阿波罗战斗机的确是强人所难了,但如果搭配上“守望者”平台的电子支援,又有谁能肯定它不能完全统治非洲战场的天空呢?
  18. 鄙人的设定帖前几天刚出了件有意思的事: https://tieba.baidu.com/p/955282886?pn=98 以及此事后续: https://tieba.baidu.com/p/6833335941 ——如果链接被度熊吃了记得提醒我把截图补上(耸肩)
  19. 天翎近卫 相对于未来科技公司的暗中扶持,旭日帝国与GLA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更加侧重于经济领域:芳郎天皇和达郎太子不仅希望获得一个打乱现行国际秩序、转移别国注意力的“搅局者”,他们更需要一个有力的合作伙伴,特别是能够不依赖输血而可以通过双边交流回馈帝国的伙伴。在帝国的帮助下,GLA在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地区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在技术上并不是最先进的),这奠定了GLA成长为世界一极的基础。与此同时,日本也获得了大量质优价廉的能源、低级工业制成品以及广阔的市场,这有力推动了帝国经济的腾飞——当然,也推动了帝国军事机器的高速运转。 不过话又说回来,旭日帝国绝非不重视同GLA的军事合作。获得充足的原料、能源后,将部分低技术产业外包到GLA控制区、从而节省了大量人力的帝国军工巨头们需要更多的订单来填满自己不断增加的生产线;帝国军队也需要在实战中观察新式武器的效果以制订与之相配套的战术、并分析其他阵营的战斗表现。在日制武器和军工生产线源源不断销往GLA控制区的同时,大批军事顾问和技术人员也离开日本,走向GLA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地下工厂和秘密训练营。这些人被称为“天翎近卫”,意为天皇的羽翼【注释1】,达郎太子用这个荣誉称号来激励那些长期背井离乡、为天皇和帝国“天命”默默效力的人们【注释2】。 在双方合作的初期,“天翎近卫”大部分是非战斗人员,主要是帮助GLA调试、维护那些高科技武器与生产设施,高级顾问则在宏观上为GLA的规划设计提供建议。随着合作逐渐深入,“天翎近卫”们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帝国发布的任务将他们越来越频繁地带往战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部队,收集日制武器(尤其是帝国军工巨头专门为GLA设计的特制武器)在实战中的各种数据,有时甚至亲自操纵这些装备参加战斗;被派往营团级单位的军事顾问接手指挥、率领GLA部队作战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这些密切的接触使得日本在GLA内部的影响逐渐扩大起来,许多GLA官兵和工人也开始叫起“天翎近卫”这个称呼——只不过在含义上出现了变化,指的是“天使的羽翼”。 “天翎近卫”的活跃,使得GLA能更高效的掌握日本援助的设备与武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合适的编制和战术,也令帝国军队和军工企业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数据与情报,极大增强了这一对“邪恶同盟”的军事力量。直到2050年三战爆发,仍然有大量“天翎近卫”按照帝国的指令秘密留下,增强GLA对抗盟军和新华约的力量、并维持帝国对GLA的影响力。但随着战事日趋激烈,“天翎近卫”在前线的活动逐渐减少,许多人在战争爆发后的几个月内陆续被召回日本。表面上是帝国担心过多参加战斗会提高被俘几率,影响东西方两大阵营的看法;但实际上与“天翎近卫”所受到的影响有关。 由于长期离开家乡在海外从事秘密工作、身边的同胞数量较少,“天翎近卫”们在精神上往往处于空虚状态,而GLA内部的宗教氛围又十分浓厚。日积月累之下,许多“天翎近卫”皈依了伊斯兰教,并在立场上更倾向于GLA一方【注释3】,三战爆发后“天翎近卫”内部甚至出现了强烈的声音要求拒签《东京条约》、同GLA一道进攻东西方两大阵营。这一事件引起了芳郎天皇和达郎太子的警觉,担心对帝国军队的控制能力出现下降【注释4】,因此决定逐步召回“天翎近卫”。旭日帝国和GLA之间的人员交流自此陷入低潮状态,且更集中于情报交流领域。 随着战局逐渐向对GLA不利的方向发展,帝国开始重新考虑对GLA的秘密援助。“开罗兵谏”事件标志着GLA中央的权威开始出现裂痕,而“南亚军团”的叛离则动摇了独立性较高的军团对中央的忠诚。旭日帝国抓住这个机会,削减了提供给其他军团的援助,而将物资、装备和“天翎近卫”源源不断的发往“东南亚军团”,极大加强了帝国对这个“边缘军团”的影响力。原本就因战局不利、索取物资太多等原因对GLA中央心怀不满的“东南亚军团”能够最终下定决心改换门庭,投入到帝国阵营,不得不说“天翎近卫”对“东南亚军团”广大中下层军官、官员的影响起到了重大作用。而为了加强对这个新仆从的控制,几乎所有曾有过外派经历的“天翎近卫”都被帝国再度征召并派往“东南亚军团”,以确保它能被牢牢绑在帝国的战车上、为天皇和“天命”奉献出它的一切。 不幸的是,旭日帝国的顺风也没有刮多久:秦皇岛会战结束后,帝国军队如同落潮时的海水一般在中国北部溃退,完全丧失了战争主动权。这一方面打破了“东南亚军团”关于“搭胜利者便车”的幻想,另一方面又使得帝国加强了对东南亚的压榨——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得“东南亚军团”决心跳下旭日帝国这艘快沉的破船、转投新华约阵营。趁着帝国的注意力集中在改装浮岛要塞【注释5】、对军团监视放松的机会,“东南亚军团”秘密调集部队倒戈一击,一举攻占了帝国在东南亚的主要基地。几乎所有“天翎近卫”都死于浮岛要塞及其周边地区的战斗、或在战斗结束后被“东南亚军团”俘虏,这个见证了GLA与帝国之间“邪恶同盟”历次波折的团体自此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注释1】:在日本,鹤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有时也可以代指天皇——例如天皇的声音就被称为“鹤音”。 【注释2】: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没有军人身份而被派往GLA控制区协助建设的民间人士不被包括在这个范围内。只有具备军人身份的派遣者被称为“天翎近卫”。 【注释3】:这种现象在帝国派往GLA的平民中也有出现,但他们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很少、并且大部分人战前即已归国,因此帝国情报部门对他们的倾向不甚关心。 【注释4】:由于具备实践经验,轮换回国的“天翎近卫”通常有更高几率晋升。 【注释5】:“玄武”号浮岛要塞当时停靠在东南亚,是帝国在该地区驻军的大本营。帝国决定在这座浮岛要塞上安装超时空传送装置,以便更有效率的将从东南亚压榨的物资运往本土。为了保证改装工程安全、快速的完成,帝国将绝大部分“天翎近卫”调来参加改装或负责安保工作。
  20. 此内容有访问限制,请到内容页面查看。
  21. 建议把目录放在二楼,否则加了精华后再更动会很麻烦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