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怎么避免“作者智商不足以支持他写出高智商角色”的情况


推荐贴

:mx040:不管啥作品里,基本都有设定为“智者”、“超高智商”、“天才”、“惊世智慧”这样的智力型角色
但众所周知,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而大多数作者的智商肯定算不上天才(顶多算比较聪明)

:45080532_SSA(1):然后读者就经常能看到:“一个号称非常非常聪明的角色,经常做出一些经不起推敲,甚至是侮辱智商的行为,其他角色和旁白还狂夸他有智慧。”  这种滑稽的景象

 

在作者智商有限的情况下,怎么写好一个“智者”形象呢

 

我目前见过的就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不会描写过程就省略过程。作者直接删去表现智慧的过程,反正“智者”就是靠他的智慧做到了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例如搓出远超现有水平的科技产品,取得了外交成功等智力行动成果等):wn018: 到实操步骤塑造就崩了

63628f1c203b8.png
 

2.不出手。跟1类似但又不同,“智者”不轻易出手,出手大多也只当当谜语人指点其他角色一些沾边的东西,只要我不表现智力我就能保持逼格。:NEKOMIMI_PARADISE_9:

63628f1e06e43.png
(第一时间想到fgo老福)
 

3.读剧本。“智者”已经提前“算”到了未来的部分事情,再根据未来走向去安排“智者”的打算。以此体现他的智慧
(虽然会发生什么、知道不知道都是作者说了算的) @演义诸葛亮

打个比方就是 正常流程:碰见锁→寻找手段开锁 

读剧本流程:设定“智者”早知道有锁→碰见锁→“智者”早就准备好开锁方法了
然后经常发现,即使“智者”早知道剧本走向了,应对方式还是经不起推敲的情况:NEKOMIMI_PARADISE_28:
 

4.全靠衬托。只要其他角色的智力水平低于平均线,有着普通人(也就是作者自己水平)智力水平的“智者”不就显得聪明了吗!:wn025: 常见于各种厕纸
 

5.事后诸葛亮。“智者”处理的不好不要紧,事后打补丁说“智者”早知道会这样,但出于某些原因没这样做就完事了
 

6.总之就是高智商!上面的取巧办法一个不用,能力不够的作者硬着头皮写他心目中“智者”的高智商桥段,然后这些“智者”因此被描写成小丑
 

7.真的是高智商。哪怕是昙花一现,作者的能力真的足够支撑他写出高智商角色表现智力的桥段,不过这种不属于本帖讨论范围内

 

暂时就想到这些,好像真没有什么方法让能力一般的作者正面写好高智商角色的,总不能没有这种角色吧:mx040: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注释
星萝卜 星萝卜 35.00节操 主题糖
橘色大尾巴 橘色大尾巴 90.00节操 热度奖励
链接到点评

见过关于3.读剧本的几种使用方法

角色:我分析了很多结果,但是没有人敢打包票未来会怎么发生。(我就是误打误撞

作者:没事,你随意莽,我会给你铺路

角色:我的直觉一向很准

作者:我念着剧本呢

角色:我早就知道他是什么人

作者:其他性格的人都被我暗中除掉了

角色:(故意和主角团作对)

作者:其实他之前这么做都是有深意的

 

,由sdfsfs修改
链接到点评

我觉得“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句话本身就不怎么合理,智商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急智,你需要静下心来想很久才想得到的东西别人一瞬间就想到,这也是智商的一种体现,而作者就可以把他经过长时间思考产生的计谋让一个角色在短时间想出来,这也是一种让角色智商超过作者的方法。

另外,作者是可以查资料的,是可以场外求助的,作者完全可以把他从大量资料中获得的高超计谋应用在他的角色身上(比如历史上的著名计谋),而场外求助就是作者可以集思广益,请教比自己聪明的人,甚至是直接请一个团队,来帮自己出主意,想出一个完美的计谋,设计一个高智商角色。

所以,所谓的“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其实并不成立,纯粹是有些作者不愿意下功夫雕琢角色而已。

链接到点评

关于1.详略得当的几种使用方法

角色:用石头随便砸了个人

作者:然后人碰倒了前面的人,前面的人弄倒了器械,器械又把器械点燃/短路了·····(无限延生)这是蝴蝶效应。

角色:不用怕、因为我来了

作者:过了多少多少时间,某某团体取得了胜利/在XX的带领下,某某团体一路走向辉煌。

其他角色:你知道吗?这个角色他其实····(balabala)还发生过(balabala),那件事情也是他(balabala)

角色:(不说话,装高冷)

作者:谣言是我传的

角色:我是XX博士,在专业领域内取得了最前沿的成果

作者:证件,文章什么的,都是可以买的对不对?

 

链接到点评
9 分钟前,sdfsfs说道:

见过关于3.读剧本的几种使用方法

角色:我分析了很多结果,但是没有人敢打包票未来会怎么发生。(我就是误打误撞

作者:没事,你随意莽,我会给你铺路

角色:我的直觉一向很准

作者:我念着剧本呢

角色:我早就知道他是什么人

作者:其他性格的人都被我暗中除掉了

角色:(故意和主角团作对)

作者:其实他之前这么做都是有深意的

 

:SS04:这种处理算是取巧里比较好的了  只要读了剧本后的对策不要比平均水平低 都不太能看出违和感

链接到点评
3 分钟前,mofashanghai说道:

我觉得“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句话本身就不怎么合理,智商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急智,你需要静下心来想很久才想得到的东西别人一瞬间就想到,这也是智商的一种体现,而作者就可以把他经过长时间思考产生的计谋让一个角色在短时间想出来,这也是一种让角色智商超过作者的方法。

另外,作者是可以查资料的,是可以场外求助的,作者完全可以把他从大量资料中获得的高超计谋应用在他的角色身上(比如历史上的著名计谋),而场外求助就是作者可以集思广益,请教比自己聪明的人,甚至是直接请一个团队,来帮自己出主意,想出一个完美的计谋,设计一个高智商角色。

所以,所谓的“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其实并不成立,纯粹是有些作者不愿意下功夫雕琢角色而已。

:45080532_SSA(1):我觉得吧 ,长时间思考变成急智这种体现 与其说是这个角色智力高,不如说是算力高(短时间里快速算出正常人能想到的全套方法)
场外求助类似 作者平时也可以套用计策来处理日常啊,问题在于不一定来得及反应,或者不完全套用的上去 作者倒是可以自己设定一个套用的上去的处境
 

找团队这种···团队就是作者了,不能说只有编故事的主要人员才算吧
 

 

Kris Dreemurr遭妹子发现人渣诚本质并被柴刀,求医花去了-1节操

链接到点评
3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SS04:这种处理算是取巧里比较好的了  只要读了剧本后的对策不要比平均水平低 都不太能看出违和感

读剧本、最大的违和难道不是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呀!这也太诡异了吧”

“他这么做咋还对了呀!”:b8:

有剧本的情况下不算多奇怪的决策,在角色和观众的信息差太大之下,还是很违和:b7:

sdfsfs在前往新手村的路上遇见了劫道的风神烈破,收取过路费-1节操

链接到点评
11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我觉得吧 ,长时间思考变成急智这种体现 与其说是这个角色智力高,不如说是算力高(短时间里快速算出正常人能想到的全套方法)
场外求助类似 作者平时也可以套用计策来处理日常啊,问题在于不一定来得及反应,或者不完全套用的上去 作者倒是可以自己设定一个套用的上去的处境

找团队这种···团队就是作者了,不能说只有编故事的主要人员才算吧
 

智商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啊,算力自然也包括在内

查资料的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作者设计了一个场景,角色需要在这个场景下做出决策,作者自己只能想到决策A、B、C,于是作者去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发现了决策D,作者发现这个决策D比他原来的决策A、B、C都要优秀,最后作者让角色做出了决策D。这就是作者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让角色做出了比作者更优秀的决策,自然角色的智商就超过作者了。

找团队确实一般整个团队就是作者,但是还有一种不同的情况,就是找专家请教,同样是上面的例子,作者查资料可以换成请教专家,或者是请教专业团队,而这是只针对这一个场景的,专家/专业团队本身只是给作者提供这一个场景的各种决策的,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这个故事的创作。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请教不同的专家,以此来创作一个高智商角色,而这些被请教的专家并不能算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这样一个高智商角色当然也是智商超过作者的。

链接到点评
20 分钟前,mofashanghai说道:

智商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啊,算力自然也包括在内

查资料的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作者设计了一个场景,角色需要在这个场景下做出决策,作者自己只能想到决策A、B、C,于是作者去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发现了决策D,作者发现这个决策D比他原来的决策A、B、C都要优秀,最后作者让角色做出了决策D。这就是作者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让角色做出了比作者更优秀的决策,自然角色的智商就超过作者了。

找团队确实一般整个团队就是作者,但是还有一种不同的情况,就是找专家请教,同样是上面的例子,作者查资料可以换成请教专家,或者是请教专业团队,而这是只针对这一个场景的,专家/专业团队本身只是给作者提供这一个场景的各种决策的,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这个故事的创作。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请教不同的专家,以此来创作一个高智商角色,而这些被请教的专家并不能算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这样一个高智商角色当然也是智商超过作者的。

唔呣……

如果这位作者本来就不太聪明,他去网上找聪明人请教,然后他们就吵起来啦~

有一个省事的办法就是抄课本,作者设置众人相信地球是方的,然后作者设置一个人发现地球是圆的,然后众人使劲夸他好聪明……反正,对于作者的智力来讲,课本永远是对的……

链接到点评
6 分钟前,愚昧者说道:

唔呣……

如果这位作者本来就不太聪明,他去网上找聪明人请教,然后他们就吵起来啦~

有一个省事的办法就是抄课本,作者设置众人相信地球是方的,然后作者设置一个人发现地球是圆的,然后众人使劲夸他好聪明……反正,对于作者的智力来讲,课本永远是对的……

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和想出一个好决策所需要的智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正常智力的作者自然可以用查资料和请教专家的方式创作出比自己更高智商的角色。

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常智力的作者可以创作出高智商角色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了,至于笨作者写不出正常人,那是另一码事,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

链接到点评

這問題在於作品要提供什麼給讀者

如果是推理和謀略小說

讀者期待看到伏筆逐漸揭曉的過程

當然就考驗作者的智商

可是科幻奇幻這種

你總不會期待作者會造奈米機器或修仙才能寫吧

那角色徒手搓火箭或即興施法時

你自然會知道這是個聰明人

eydsqoot路上捡到一枚勋章,然后把它交给了拍着手跳来跳去喊着“咸鱼”的萌妹子,获得5节操。

链接到点评

个人认为的一个很取巧的方式:安排一个设定上智力水准旗鼓当地的对手。这样一边崩了可以直接甩锅给另一边让对方兜底。

举个易于理解(但并不代表本人实际观点)的例子,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北伐不成功是因为有司马懿碍事,同样司马懿不打蜀国是因为诸葛亮留下的班底,两者都是聪明人在互相牵制,所以谁失败了都不奇怪。

真想要一个描写一个人算无遗策其实也没那么难,提前写好详尽的故事大纲,角色设定以及行为动机等等要素,一步一步推敲和描述,加上一点点灵感和设定上的补充,很自然的就能刻画出来了。只不过现在谁会赌上职业生涯去花时间精力做这些事,不都是想到哪写到哪,啥能火写啥。

链接到点评
3 小时前,mofashanghai说道:

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和想出一个好决策所需要的智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正常智力的作者自然可以用查资料和请教专家的方式创作出比自己更高智商的角色。

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常智力的作者可以创作出高智商角色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了,至于笨作者写不出正常人,那是另一码事,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

说真的,正常智力作者创作高智商角色真的很难。

偶尔一两个情节可以通过抄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成名事件来顶替。

但你真要让这个人物贯穿全文且一直在发挥作用………………就算都是照搬历史人物事迹,十几二十个事件,作者的知识储备和阅历积累也超过正常读者很多了,自然能写出正常读者眼中的高智商角色。

链接到点评
10 小时前,mofashanghai说道:

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和想出一个好决策所需要的智力是不一样的,一个拥有正常智力的作者自然可以用查资料和请教专家的方式创作出比自己更高智商的角色。

我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正常智力的作者可以创作出高智商角色已经足够说明这一点了,至于笨作者写不出正常人,那是另一码事,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

唔呣……

那俺就举一例,

有一个小说,描写了一伙大坏蛋,叫做大青果;

他又描写一个大聪明,百战百胜,叫做邓香菇;

作者设计,大聪明每一个计谋,只要照搬西洋议会那一套,他就必赢,他就暴打大青果……

 

然后他具体描写有一个大坏蛋,叫做梁化凤,曾经屠杀了几十万汉人,

现在梁氏打不过邓大聪明,他要投降,他要背叛大青果,他给邓大聪明带路,更好的打击大青果,

邓大聪明就承诺,饶梁氏一命,可以做个寓公;

可是,这梁氏真的搬家离开大青果,来到大邓果,

作者又安排了另一个大聪明,他是一个屠杀的孤儿,学了法律,做了法官,他就把梁氏抓起来,每天起诉梁氏,梁氏屠杀了几万人,每天起诉一人,足够起诉他十万天的,

邓香菇必须每天签一个特赦令,饶恕梁氏不用偿命,也够他特赦十万回的。

 

也许作者觉得,这样“恶有恶报”的结局挺好的挺聪明的,

但是他已经“自相矛盾”,

因为,他所信奉的“西洋议会、法律独立”那一套,他的原则是“限制官府、限制受害人报仇、保护杀人凶手”的;

既然梁化凤已经弃官离开大青果,梁化凤就不是官,仅仅是一个草民,

他一个法官,代表的是官府,每天起诉一个草民十万次,他就是官府在压迫草民、是违反西洋思想的。

现实世界,无论是德国搞过屠杀、被特赦而不用死的,或者泥轰人,731部队,被特赦而不用死的,都是特赦一次就够了,没有特赦十万次的。

 

现在您说,“正常智力的作者”,他去查西洋议会的资料,请教西洋议会的专家,他学会以后,就来殴打大青果;

可是,作者他毕竟并不是西洋先贤,作者从来没有亲手建立米国,也没有亲手建立法国,他只是抄作业,

俺就可以举例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学懂”西洋议会嘛。

链接到点评
12 小时前,mofashanghai说道:

智商本来就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啊,算力自然也包括在内

查资料的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作者设计了一个场景,角色需要在这个场景下做出决策,作者自己只能想到决策A、B、C,于是作者去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发现了决策D,作者发现这个决策D比他原来的决策A、B、C都要优秀,最后作者让角色做出了决策D。这就是作者通过查资料的方法让角色做出了比作者更优秀的决策,自然角色的智商就超过作者了。

找团队确实一般整个团队就是作者,但是还有一种不同的情况,就是找专家请教,同样是上面的例子,作者查资料可以换成请教专家,或者是请教专业团队,而这是只针对这一个场景的,专家/专业团队本身只是给作者提供这一个场景的各种决策的,本身并没有真正参与这个故事的创作。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可以针对不同的场景请教不同的专家,以此来创作一个高智商角色,而这些被请教的专家并不能算是这个故事的作者。这样一个高智商角色当然也是智商超过作者的。

:SS04:咨询或者套资料是可以一时避过塑造难度的问题
那之后呢,不能一直都靠咨询或者套资料吧 而且融会贯通本来也是作者能力的一部分啊

链接到点评
1 小时前,愚昧者说道:

可是,作者他毕竟并不是西洋先贤,作者从来没有亲手建立米国,也没有亲手建立法国,他只是抄作业,

俺就可以举例说明,他并没有“完全学懂”西洋议会嘛。

你预设了作者不能完全理解他查到的资料,但是我所说的事情是,即使这个作者完全理解了他查到的资料,他以此为基础创作出来的角色的智商依然超越了他本身,因为这个作者始终只是个学习者,而角色不是。两者的智力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其实,我也不需要用这种方式来反驳你,因为我要否定的“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句话是一个全称命题,我只需要举一个反例,就足以否定这个命题,而要反驳我,却不能只用反例的反例,而是要保证原来的全称命题的必定成立,也就是要否定所有的反例的可能性。而你只是举了一个反例的反例,对于保证原命题的必定成立并没有帮助。

我现在甚至可以再举一个反例,楼主在1楼所说的不出手的方式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塑造超越自己智商的角色的方式了,只要智者不出手,平常只通过侧面描写体现他的高智商,就已经塑造了一个超越作者智商的角色了。

说到底,“作品角色的智商上限不会超过作者智商”这种话在说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很难成立了,毕竟证明一个全称命题的难度远远超过否定它的难度。

 

26 分钟前,Kris Dreemurr说道:

咨询或者套资料是可以一时避过塑造难度的问题
那之后呢,不能一直都靠咨询或者套资料吧 而且融会贯通本来也是作者能力的一部分啊

8 小时前,yechulin2说道:

但你真要让这个人物贯穿全文且一直在发挥作用………………就算都是照搬历史人物事迹,十几二十个事件,作者的知识储备和阅历积累也超过正常读者很多了,自然能写出正常读者眼中的高智商角色。

我为什么要说“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和想出一个好决策所需要的智力是不一样的”,就是因为即使作者融会贯通了,他的知识储备和阅历超过了正常读者很多了,他写出了正常读者眼中的高智商角色,他本身的智商也还是比不上这个角色的,因为作者只是知识的学习者,而设定上角色是知识的创造者,显然是超越作者的智商的。

链接到点评
游客
此主题已关闭。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