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605683 发布于昨日 18:32 分享 发布于昨日 18:32 · 只看该作者 2 分钟前,主人piapiapia说道: 谢谢你祝我长寿哦 哎我在说我自己理想中的情况吧。现行制度用的人多不代表现行制度就没有改进的空间,目前没有强制力和公信力帮我保证我讨论这个的制度不代表我说的这制度就没有价值。 法律本質不是為人民服務的,反而是一種高效的統馭工具,用來對國家整體、或是為上位者產生收益的,你可以學學法國那套或是日本那套,反正急的不會是你 a4605683收和谐资源时被小萝莉围观良心发现失去-2节操 链接到点评
逝去王女 发布于昨日 18:34 分享 发布于昨日 18:34 · 只看该作者 4 分钟前,主人piapiapia说道: 哎我在说我自己理想中的情况吧。现行制度用的人多不代表现行制度就没有改进的空间,目前没有强制力和公信力帮我保证我讨论这个的制度不代表我说的这制度就没有价值。 啊这样啊w那么要么接受现实去改要么顶着现实自己过自己思考完选一个就是了,反正日子怎么都得过啊w 逝去王女收和谐资源时被小萝莉围观良心发现失去-3节操 注释 主人piapiapia 1.00节操 啊对对对 链接到点评
emptysuns 发布于19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9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9 小时前,魔法雨说道: 想着就头大,如果目的是生孩子,首先考虑的就是经济条件,就二十多出头的经济条件大多数人属于只能养活自己。 2024年,中国工资中位数为34707元,大概一个月2900元,两个人大概是5800元。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测算,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普通家庭的总养育成本约为68万元,孩子的养育成本主要集中在0-17岁这一阶段,平均为53.8万元,也就是一个月2700元。 5800-2700=3100 理论上,你和你的伴侣可支配收入只有3100,可以算一下你和伴侣的收入,是否能够负担得起现在的生活。 更麻烦的是时间成本,作为大多数是996的打工人来说,根本没有足够照顾孩子的时间,照顾孩子的责任大多只能由父母承担。 至于养儿防老,父母都这么大岁数了,还得养孩子,还不如指望机器人养老呢! 对于这种数据,我只能说你要图一乐 没钱就穷养,有钱就富养,而且我觉得我的工资并不会对养育一个家庭对我造成多少负担 前面的楼我也看了,大家只会考虑不成家的好处,完全没有考虑过坏处 你是活得比较自在,至于经济问题,我认识一个30多岁的男的,学历是拿了某c9的MBA,目前在国企工作,家里在某一线城市也有几处房产,这种究极好的条件也是不婚主义,你说他是无力负担家庭开支吗?肯定不是! 这就是观念的问题,他每天活得非常自在,想干嘛干嘛,他家长也是比较开放的态度,没有过多给他压力,下了班就去健身,健身完就回去打游戏和看番。 是的这可能就是各位不婚主义者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那么,古尔丹,代价是什么” 实际上这位老二次元交往起来,能察觉到他是一位非常急躁的人,而且一些想法非常的幼稚,没有成年人的稳重,做事不着调想一出是一出。虽然这是我的主观臆想,但我认为结婚生子后人会自然而然学会承担责任,有了束缚自己的东西,一个在未来可以回去的地方。 各位一直在重复强调不结婚后的好处,诚然打游戏是比养育孩子好玩,但是游戏带来的感官上的刺激很快就会消失,而家庭对你带来的温暖是一辈子的事。(前提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结婚,叠个甲 链接到点评
美魚我老婆 发布于19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9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除非你像日本人因为经济下行每天水深火热,否则为什么不结婚? 自由不受束缚?不就是不想要责任的换句话说? 你更倾向建立可随时解除的"弱关系",强调情感本质,主张"付出"与"责任"的分离。这不就是承诺能力的退化? 现代社会物质主义盛行,婚姻常被异化为房产、彩礼等经济契约的载体。甚至现今网上存在各类炒作男女对立的团体,不断挑动男女对立内耗,这些都属于是西方新自由主义的流毒,宣传极致的个人优先。断子绝孙可是中华民族最恶毒的诅咒之一。 我觉得婚恋还是得有家庭观念、有责任担当,一般这样也会愿意共同奋斗。 你笑我们传统,我们还笑你没有点家国情怀。 10 小时前,主人piapiapia说道: 人的想法当然是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变化,但我现在25岁左右的年纪,我不觉得十几二十年后会有比现在更清晰的头脑。如果人年迈后被基因影响着想要后代,或者后代出生后哪怕再苦再累小孩过的好就会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其实在我看来就是当基因的奴隶被基因操控的行为,我会觉得其实挺可悲的(抱歉表达的有点偏激,无意冒犯)。可能我本人也是比较独的一个人吧,还没体会过你说的无助感孤独感,或者说习惯了? 大多数人都不是真正习惯孤独的。换谁身体不利索,浑身时不时就难受,身边没个人照应,高兴时也没人能分享快乐,这日子能好过么?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多想么。 链接到点评
奈々原風子 发布于18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8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9 小时前,emptysuns说道: 那我们应该正好相反,我也考虑过很多,当初我也是不婚党,但这是当时大学刚毕业年轻而已,现在想想当时这种想法太幼稚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低谷期 大家都在说老了坦然面对死亡,但是有这种想法的是现在年轻的你,当你七八十岁走不动路了,你身边的亲人基本上都去世的差不多了,你孑然一身在世界上,哪种无助感孤独感可能比死亡还可怕,人的想法是会随着年龄的改变而变化,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看世界的态度肯定不一样,同理,至少现在不要做当你老了会后悔的决定,人生没有从来,少看点互联网吧,互联网的大伙说话都不打草稿,他劝你不婚,可他实际上是子孙满堂的人呢(当然我也一样) 而且,实际上婚姻并不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养育“自己”的孩子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会抵消掉劳累感,我这么说你可能不理解,但你想想你父母养育你的时候不是满脸笑容的吗,你觉得你父母后悔养育你了吗,为什么不看看你父母这个活生生的例子,而是看互联网上那些不婚党的嘴臭呢,有些东西除非当你已为人父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当然结婚对象一定要深重挑选,不然也确实难受一辈子,我身边就有好多例子这点不假 或许你们的一些观点都可以归结为too young too simple 顺便提一嘴,丁克也不算现在才有的概念,我不只一次看到过早些年的丁克家庭抱怨为什么当时不要孩子,现在四五十岁想要孩子也来不及了,你可以去搜索一下它们的言论,谁还没有放荡不羁的时候,只是成家立业才是人生的安稳点罢了 人的想法一生都在变化这是不假 但无论是年轻时根据年轻状况做出的判断,和年老时根据年老状况做出的判断,都同样都是针对当下状况做出的判断 乃又如何能武断决定“年老状况做出的判断”一定比“年轻状况做出的判断”是更成熟更稳重更睿智的选择? 有没有可能只是因为人是一种很贱的生物,即便在年轻时享受了相对那些不婚不育的其他人更好的生活条件(经济负担降低、更多的精力等) 到了年老身体技能衰退与社会环境变化又会嫉妒那些有儿女陪伴养老的人,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 有错的是到了年老开始后悔,这就是贪婪人性“既要又要”的生动体现,而不是当初选择不结婚,不生育有错 ——除非乃想要说繁育是生物的义务,乃要以生命之神之名对傲慢愚蠢的亵渎者降下神罚,那风子没有什么好说的 为什么乃会肯定“婚姻并不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养育‘自己’孩子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会抵消掉劳累感” 难道奶粉钱教育账单是假的,夫妻争吵和家庭暴力是假的,父母经过最操心的那些年头上新长的白发也是假的 风子的父母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但真的很难谈得上“满脸笑容” 请移除对父母的滤镜,他们也是人,或许他们不曾后悔,但他们一定设想过如果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生活会不会更美好 而比较失败的例子就是现在那些生了孩子,只顾埋头刷短视频把时间留给自己,既不陪伴也不教育放任孩子变坏的败类 无论是哪种都不会是简单的选择,都有各自的好处和重大缺陷,同样具有大量不确定性 区别在于什么时候好,什么时候坏,好与坏的比例 建议楼主多关注一下孤寡老人的生活状态,感受一下自己能否忍受那种极致孤独与无数不便 而实际情况一般比乃从他人身上感受到的强烈数倍以上,请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出选择 毕竟无论是风子的还是层主的,都只是观点的一种 能为乃的人生负责的,最终还是乃自己 链接到点评
三生姉恋 发布于18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8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10 小时前,主人piapiapia说道: 理解,我和我对象间我其实很愿意对一些话题做深入的探讨交心的,对方倒也不抗拒反感,但她也从来不主动去做这个事。平时她就是那种没心没肺没长大的感觉,有时候我也不知道是她不愿意还是从来也没考虑过这些话题。因此结婚这件事也是,我问她意见,为什么想结婚这些,她也就说家里人觉得要结就结这种感觉。。 那你有这样一段经历后,现在是怎么想的呢,会不会觉得结婚或者伴侣也就这样,以后也不着急等遇上合适的再谈,还是说家里还是有压力要你重新快找一个呢? 经历这段失败的婚姻后,家里人倒是不太敢催促我了 我自己虽然感性的想着能有一位知心的女友就好了,但冷静的想想以我的条件应该是配不上那种人的,几率太低,不如放弃 现在就是左右横跳的想法 链接到点评
魔法雨 发布于17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7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2 小时前,emptysuns说道: 对于这种数据,我只能说你要图一乐 没钱就穷养,有钱就富养,而且我觉得我的工资并不会对养育一个家庭对我造成多少负担 前面的楼我也看了,大家只会考虑不成家的好处,完全没有考虑过坏处 你是活得比较自在,至于经济问题,我认识一个30多岁的男的,学历是拿了某c9的MBA,目前在国企工作,家里在某一线城市也有几处房产,这种究极好的条件也是不婚主义,你说他是无力负担家庭开支吗?肯定不是! 这就是观念的问题,他每天活得非常自在,想干嘛干嘛,他家长也是比较开放的态度,没有过多给他压力,下了班就去健身,健身完就回去打游戏和看番。 是的这可能就是各位不婚主义者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那么,古尔丹,代价是什么” 实际上这位老二次元交往起来,能察觉到他是一位非常急躁的人,而且一些想法非常的幼稚,没有成年人的稳重,做事不着调想一出是一出。虽然这是我的主观臆想,但我认为结婚生子后人会自然而然学会承担责任,有了束缚自己的东西,一个在未来可以回去的地方。 各位一直在重复强调不结婚后的好处,诚然打游戏是比养育孩子好玩,但是游戏带来的感官上的刺激很快就会消失,而家庭对你带来的温暖是一辈子的事。(前提是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结婚,叠个甲 30多岁的男的,学历是拿了某c9的MBA,目前在国企工作,家里在某一线城市也有几处房产——这是大多数吗? 很多问题说到底都是经济账,结婚率的下降背后是大多数人根本负担不起照顾孩子的成本。 真正不婚主义的人不需要了解婚姻法,然而在中国任何一次婚姻法的变动都会在现实引起波澜。真是是不婚主义作怪吗? 物质决定意识,很多时候不是思想上的不婚主义,而是现实环境导致的不婚主义。 就像健康的生活不要熬夜,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喝酒抽烟,现实又有多少人因为环境迫于无奈,又或者顺其自然。 有时,正确的事情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到。 链接到点评
emptysuns 发布于16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6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1 小时前,奈々原風子说道: 人的想法一生都在变化这是不假 但无论是年轻时根据年轻状况做出的判断,和年老时根据年老状况做出的判断,都同样都是针对当下状况做出的判断 乃又如何能武断决定“年老状况做出的判断”一定比“年轻状况做出的判断”是更成熟更稳重更睿智的选择? 有没有可能只是因为人是一种很贱的生物,即便在年轻时享受了相对那些不婚不育的其他人更好的生活条件(经济负担降低、更多的精力等) 到了年老身体技能衰退与社会环境变化又会嫉妒那些有儿女陪伴养老的人,开始后悔自己的选择? 有错的是到了年老开始后悔,这就是贪婪人性“既要又要”的生动体现,而不是当初选择不结婚,不生育有错 ——除非乃想要说繁育是生物的义务,乃要以生命之神之名对傲慢愚蠢的亵渎者降下神罚,那风子没有什么好说的 为什么乃会肯定“婚姻并不会降低你的生活质量,养育‘自己’孩子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会抵消掉劳累感” 难道奶粉钱教育账单是假的,夫妻争吵和家庭暴力是假的,父母经过最操心的那些年头上新长的白发也是假的 风子的父母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但真的很难谈得上“满脸笑容” 请移除对父母的滤镜,他们也是人,或许他们不曾后悔,但他们一定设想过如果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生活会不会更美好 而比较失败的例子就是现在那些生了孩子,只顾埋头刷短视频把时间留给自己,既不陪伴也不教育放任孩子变坏的败类 无论是哪种都不会是简单的选择,都有各自的好处和重大缺陷,同样具有大量不确定性 区别在于什么时候好,什么时候坏,好与坏的比例 建议楼主多关注一下孤寡老人的生活状态,感受一下自己能否忍受那种极致孤独与无数不便 而实际情况一般比乃从他人身上感受到的强烈数倍以上,请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出选择 毕竟无论是风子的还是层主的,都只是观点的一种 能为乃的人生负责的,最终还是乃自己 是的,我很同意你的看法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有些事情是只有现在这个年龄才能做到的,希望年过半百的时候,回想起现在的决定,不要埋怨年轻的自己就好 链接到点评
emptysuns 发布于16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6 小时前 (已修改) · 只看该作者 35 分钟前,魔法雨说道: 30多岁的男的,学历是拿了某c9的MBA,目前在国企工作,家里在某一线城市也有几处房产——这是大多数吗? 很多问题说到底都是经济账,结婚率的下降背后是大多数人根本负担不起照顾孩子的成本。 真正不婚主义的人不需要了解婚姻法,然而在中国任何一次婚姻法的变动都会在现实引起波澜。真是是不婚主义作怪吗? 物质决定意识,很多时候不是思想上的不婚主义,而是现实环境导致的不婚主义。 就像健康的生活不要熬夜,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喝酒抽烟,现实又有多少人因为环境迫于无奈,又或者顺其自然。 有时,正确的事情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到。 这位也算是个老二次元了,目前正在打算去日本留学,我反正是没他那种冲劲 很多重度二次元也会觉得现实里的婚姻恋爱没有gal或动画里那么美好,但娱乐产品终究是娱乐产品,如果无法从其中走出来,真的要到认清现实的时候,哪种割裂感会让人难以接受 最重要的还是要考虑自己活着的终极目标,是结婚生子后安稳的度过下半生,看着以后子孙满堂,还是一直一个人闯荡,展现一番事业的满足感,都是各自选择。 肯定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道路。不过当了十多年的二次元,看这么些年恋爱番,我的目的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提供一个还算可以的生活条件,做一份感兴趣的工作,这就够了 16 小时前,由emptysuns修改 链接到点评
mahosan520 发布于12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1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我是相信在一个比较理想的历史情境下,比如收入富足、就业稳定、性观念恰到好处之类的,至少我国的绝大部分青年都是愿意去感受与子偕老之类的婚姻生活的。 现在非婚观念流行的原因,我觉得是青年在婚恋过程中遭受阻碍的概率、难度太大(婚育的经济成本、人际成本,还有类似接盘、出轨之类的伦理问题)。他们在由恋爱迈向婚姻的环节上失败了,甚至有的人在由朋友迈向恋爱的环节上就失败了。这给他们带来了失望情绪,于是退而求其次也好、破罐子破摔也好,他们就宁可回退到非婚单身的阶段。我觉得这是非婚观念的起源和路径,一开始可能就小部分人会抱有这种想法,因为那时难度和成本不如现在。 而历史情境的不理想加大了难度和成本,扩充了这条路径上的队伍,但归根结底,第一批被迫走上这条路径的人始终是“被迫”的。他们是尝试过、想要拥抱婚姻的,但没办法。而第二批或第三批走上这条路径的人,就像大学生里一些考研的人,他们不一定知道自己读研后是否有优势、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但看别人走这条路,知道就业(指婚姻)很难,没有尝试过便跟在队伍后面。第二批和第三批里跟随的人,看上去是衡量利弊后主动选择了这条路径,但他们实际上也是“被迫”的。就像现在初高中有一些发自内心认为自己是同性恋的男女生,他们享乐的机制不一定天生就是同性的,而是他们“主动选择”拥抱了同性恋这一时尚单品后,逐步将同性的享乐模式“刻”在了自己的脑子里。我觉得一些网络上的所谓女权,也是这么一回事。 当然我不是在谴责非婚的人,我实际上是在谴责那个不理想的历史情境。 链接到点评
山东赤佬 发布于7 小时前 分享 发布于7 小时前 (已修改) · 只看该作者 结婚是两个家庭乃至两个家族的事,不是两个人的事也不是儿戏。 我自然是必须要结婚的,传宗接代这是传统大家族必须要做的。我自身不缺钱(饿不死的三餐和明天的衣服的程度。),家里也不需要我养老。 我是个很喜欢谈恋爱的人,当然恋爱对象不管男女只要我喜欢就OK(我绝对不是基佬)。但是结婚和谈恋爱是两码事,结婚意味着你要和一个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人走到最后,柴米油盐,生儿育女,生活中的种种事都要互相讨论,结婚了要尽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当代年轻人很多人是不喜欢这些东西的束缚的,而如果又恰好和一个不怎么喜欢的人结婚,那简直太窒息了。 不过让我自己都没想到的是,漫画中常见的经典搭配,不良少年搭大小姐,我以前一直非常讨厌的组合,我当时就在想那种杂碎有什么资格能和大小姐走到最后,结果我这个小混混真的和有良好家教的女孩子谈恋爱并且准备走到婚姻的殿堂了,就目前来说交往四年我们没有争吵,兴趣相同,都爱二次元,都上论坛,都玩原神,都喜欢美食,我想我以后应该也会像初恋时一样呵护我老婆,和一个真爱的人生儿育女一起生活,多么美好的事情,互相体验对方完全没有经历过的生活。 我不想要啥大富大贵,普普通通的薪水,能和妻子携手养活这个家庭,传承家族血脉,度过平静的每一天就好了。 7 小时前,由山东赤佬修改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