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Pigeon

【会员】高级会员
  • 内容数

    236
  • 加入

  • 最后访问

Pigeon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角色属性的话,我喜欢温柔,克制,自持,富有知性的角色。 能够同时在知性与感性同时触及人心的角色,看一眼就觉得闪闪发光,不由得让人产生出憧憬的念头。
  2. 我觉得不大行,动漫里的环境太过理想化了(至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场景大多都较为理想化),首先,婚姻是一种经济关系,脱离了台前那种理想化的光环之后,假定一个符合动漫背景的相对现实化的环境,感觉这就能够筛选掉许多的角色,如何在婚姻中维持恋爱时候的快乐和幸福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感觉大部分人都做不好的样子
  3. 想到了一种邪道治愈魔法,创造一个健康的克隆体,再把患者的意识/灵魂/命运之类的东西移过去(好像大蛇丸的转生法x)这样就能治愈非精神方面的大部分毛病了
  4. 想到了两种符合作者懒于详细治愈魔法的治愈魔法原理。 1.概念性的‘治愈’ 2.本质上是操纵时间的治愈魔法 套用到您提及的例子上, 1情况就是.将患者的状态强行从‘生病’变成‘健康’,就像修改游戏人物后台的状态一样,粗暴的加满HP,移除不良buff,来达到治愈的效果(或者干脆给这位患者加上一个对抗菌血症的buff) 2情况就是将患者患病的缘由从患者自身的时间轴上移除,这就造成了病因‘不曾存在’,就进一步导致疾病的‘消失’。 这两种原理的魔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诊断的难处,绕过麻烦的诊断,直接恢复。
  5. ACT类游戏就是“啊,我明明躲闪了啊。”、“刚刚不该莽的,还是要补血”、“我错了,我错了,拼血怎么拼的过boss啊”、“这儿,这儿怎么有个刺!”
  6. “最近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了,这样一成不变的套路不能够改一改吗?”一位戴着眼镜的小哥抓着爆米花大声嚷嚷着。 “谁能让他安静一点,要我说,这座城市不限制进入电影院准入等级这点真是糟糕的举措,像他这样的人,应该关掉他的人格生成模块才能让他进来。”在那位男子身后,一位饱受男子噪声骚扰的T-800不满地嘀咕着。 “你就知足吧,听说隔壁硅基厅还有家伙故意在推销碳基零食呢,要知道,那对它们来说可是毒药啊。”T-1000戳了戳T-800。“对了,现在那些直立猿不都快野外灭绝了么,这剧组是怎么弄到那个道具的,看着还蛮逼真的。” 此时的银幕中,那颗插满了电极的大脑在营养液中安静地漂浮着
  7. 脑海中浮现出经典的“大侠请重新来过”的ending场景画面
  8. 都没有玩过,听起来它们是把角色的死亡做成了正常游戏机制的一部分?
  9. 虽然不太了解现实中中世纪的医疗水平,脑补治愈魔法的原理还是有一定的想法。(毕竟看哈利波特的时候就在想能不能用阿瓦达杀菌) 我见过的很多作品中对于治愈魔法的描述都包含同一条内容——注入生命力/魔力/圣光/自然之力....等等奇奇怪怪的能量,帮助细胞分裂,从而达到恢复伤口的目的。 在这一框架下,这些法术可能有会造成短寿,无法弥补物质/能量损失,无法控制细胞分裂分化的类型,导致畸形等副作用。 在某些设定中,它们无法清除进入体内的异物(举个例子,比如说伤口内部混入的小石头,因此还需要做好清创方可使用。)、无法以正确的构造治愈伤者(比如说骨折患者若是不进行复位,治愈后也会固化一个畸形debuff)、无法对某些疾病生效(单纯的‘治愈术’在大多数情况下多用于针对外伤) 我想如果真的有包治百病的‘治疗法术’,它至少需要包含刻在法术模型中的诊疗程序(笑),它需要判断损伤的部位,并对其生效;它需要明确该部位损伤前的模样,或是理想状态下应有的模样,并在治愈过程中使得恢复的组织变成那样;它需要能够补足任何缺损的组织/物质的能力(包括从开放性创口中流失的部分,失血了也是要补水的嘛);它需要为伤口清创,消解创口中的异物与阻碍恢复的其他物质的能力。 以上描述的还是针对外伤或是物理性的创伤居多。 面对疾病,它恐怕要塞进一大堆蓝皮书,它要能够辨别疾病的原因(诊断),并且对症,比如去除病原体,消解外毒素与内毒素,抑制炎症反应,恢复体内的生化平衡(内环境),恢复已经损伤的部分组织和器官,恢复其功能,最起码也要做到代偿。 但是它对遗传代谢类疾病还真是不好下手,总不能真的往DNA里面刻东西吧,全身那么多细胞,还要定位有问题的片段,中世纪的魔法基因工程,想一想也是相当的头痛。想来想去还是阻断/代偿致病的相应代谢途径这一手段相对靠谱一些(比如苯丙酮尿症就直接把有问题的蛋白代谢阻断掉),虽然不能治本,好歹相对也算得上简单有效。 暂时先写那么多,想到再补充
  10. 层主这个着实是一种新的答题思路(我个人觉得好像有点答偏了),楼主的后两个例子更像是在表明‘决定人与非人的重要的是其行为在他人眼中的感知’,就结果而言,更加靠近‘图灵测试’和‘中文房间’,这个回答偏重于一些非物质的东西(之前的讨论大多集中在物质层面),可是,若是我们将一个自然人完全改造成机械版本(这里不讨论科技水平问题,假设我们能够做到),它会继承作为自然人时的社会关系,它依旧还是它,可是它已经不再是‘人类’了。
  11. 描写的好生动,脑子里有画面了。 游戏毕竟不是现实,太过沉浸确实蛮麻烦的,不过我个人倒是不会对惊悚游戏的主角有代入感,因为根本不敢去玩x 不知怎么的,出现了两条一模一样的,改一下第二条
  12. 描写的好生动,脑子里有画面了。 游戏毕竟不是现实,太过沉浸确实蛮麻烦的,不过我个人倒是不会对惊悚游戏的主角有代入感,因为根本不敢去玩x
  13. 是游戏玩家视角,感觉可以配一副‘我只是个冷漠无情的玩家.jpg’的表情包
  14. 我也觉的脑很关键,不过也没有那么关键,打个比方,如果进行量化,脑可以占60%+,但剩下的40%左右的其余部分也同样不容忽视,况且,其余部分通过对人体生化环境的影响作用于脑,进而影响意识,人格,在只剩下大脑后,或许真的会出现人格大变的buff,甚至不用那么夸张只消改变某些激素的水平就能够让一个人不再像原先的他,虽然也算同一个人,但感知起来已经是另一个人了。
  15. 层主的回答让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我们是否要在意识层面也同样做出限制,一个脑子里只有阿斯莫夫三定律的人类也不太像是个正常的普通人类,机器人....感觉电子脑里有什么都不奇怪x 那这次就@一下可爱的林奈大大(人类的正型标本)(等一下,好像有哪里不太对,动了正型标本就是改动了‘人类’的定义吧喂x) 现在我们逐步改造一个自然人(经过正常人类教育,并非狼孩),在完全百分之百的改造之前恐怕都会有人仍旧将其视作‘人类’,诚然,这个界限太过模糊,就像那个经典的问题——“究竟有几粒麦子,才能够算做一个麦堆?”。每个人的答案恐怕都不尽相同,我们甚至不能得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思考这一过程就是快乐的来源啦。
  16. 不过以现代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而言,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还是人们想要摘得的桂冠,我们不能否认身体的其余部分对于意识产生的影响,例如肠道菌群的组成会影响你的一些行动,说到底,我们当前的行为都只是前一刻化学状态的结果,会影响我们生化环境的因素恐怕都会对意识产生影响,所以只要开始替换,对意识的影响就会出现,只是程度问题罢了。 假设一个极端的场景,一位驾驶员,他只剩下大脑,但是他仍然能够依靠电极,生命维持装置等设备来操作高达,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这位驾驶员被看作‘人类’的可能性远小于被看着高达的一部分的可能性。
  17. 我很喜欢层主的最后一段话,它让我感受到了阅读《哈利波特与理性之道》时被人文主义的光辉震慑到的感觉
  18. 不过以现代的医学和生物学知识而言,意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还是人们想要摘得的桂冠,我们不能否认身体的其余部分对于意识产生的影响,例如肠道菌群的组成会影响你的一些行动,说到底,我们当前的行为都只是前一刻化学状态的结果,会影响我们生化环境的因素恐怕都会对意识产生影响,所以只要开始替换,对意识的影响就会出现,只是程度问题罢了。 假设一个极端的场景,一位驾驶员,他只剩下大脑,但是他仍然能够依靠电极,生命维持装置等设备来操作高达,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这位驾驶员被看作‘人类’的可能性远小于被看着高达的一部分的可能性。
  19. 保留原有的思维方式呀....其实这一点说不定还是最难做到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生活中遇见的事件在改变着我们,至少小时候的我和长大后的我的思维方式恐怕就是不尽相同的,更别提重大的改变对我们的塑造,光是长期的慢性疼痛就能够显著的改变一个人,更别提机械化改造对一个人的影响了,想想哪些植入义体或是替换了假体的人,那些改变对他们来说都是显著的。
  20. 不过我觉得像是大脑移植这种手术,依照现有的伦理规律来看,或许会被严格禁止吧,干脆就不会打开(明着)这项技术的大门(至少在人类身上是这样)
  21. 感谢提醒,标题已修正 脑确实很关键,毕竟也是产生意识的器官,更进一步,是否可以说只要产生意识的核心没有被替换,那就依旧可以算作是‘人类’? p.s. 当然是因为相应的问题很有趣啊,而且知道不同的人,不同的想法,就会想去看看,简单的说“我很好奇。” (这个区域似乎禁止R18话题,所以这也跟论坛的性质没有关系嘛,再说了,就因为是butter论坛讨论的人数才多呀)
  22. 没有玩过这款游戏,不太理解‘混沌化’指的是什么,层主是认为人物的死亡在某些游戏中是被设计好的的一部分,是游戏机制中可以展现游戏另一面的钥匙,是扩展整个游戏图景的关键?
  23. 忽然有些好奇,‘人类’与‘机器人’的界限究竟在哪里。 我们可以接受对人类进行机械制品替换,并将其依旧称为人类,比如说,我们可以接受种植牙,接受髋关节置换,接受心脏起搏器的植入,使用人造皮肤替代损毁的部分,甚至是使用义肢,用透析仪器替代肾脏... 一个人,哪怕是做了上述所有的改造,我们也依旧认为他/她仍旧是‘人类’,那么,那条划分了‘人类’和‘机器人’的界限是什么呢? 是全身的机械改造达到一定的程度(比如修特罗海姆和蝎),还是某些关键的器官被替换(比如说大脑),还是说这些替换带来的人格改变积累到某种程度?
  24. 把范围扩大一些的话,有。 我喜欢午后洒在树叶上金色的日光,喜欢新叶被太阳照亮后通透的嫩绿色,喜欢夏季又高又厚,闪闪发光的层积云,喜欢秋季高远澄澈的天空。 早已不止三年了。
  25. 是普奇神父啊,能说说缘由吗(个人觉得他数质数的梗好可爱)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