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引用知乎了。
赵国。
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
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淫地余民,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
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涿,南有郑、卫。
――《史记·货殖列传》(作者:知乎用户290sTB)
“战国中期以后,以秦、齐两国最强,秦国地处《禹贡》的雍州,土地属上上等,主要占有渭河中下游,正如司马迁所说:“关中自汧(今陕西陇县南)、雍(今陕西凤翔西南)以东,至河华(华山),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史记。货殖列传》)”
“齐国地处《禹贡》的青州,土地属上下等,仅次于雍州和徐州,司马迁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史记。货殖列传》)”
“赵国地处《禹贡》的冀州,农业生产不如秦、齐、魏等国。”
这三个评价引自中国先秦史方面最重要权威之一杨宽先生。
我看了下这个知乎,又看了几个小论文跟战国时期的地图。简单地说就是先秦时代,麦稻都是贵族吃的,平民吃稷(禾稷)、黍、稻、麦(大麦小麦)、菽、麻多。先秦时河北平原以低产田为主,赵国也只有邯郸附近那一小块地区属于高产区。加上赵国人又不爱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