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唱白VeLuMe

【会员】高级会员
  • 内容数

    360
  • 加入

  • 最后访问

唱白VeLuMe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流程图已经画出来了,但是还没有具体的设计。 等我从老家回来,我就弄~
  2. 线上游戏印象里玩的比较久的只有LOL一个,不过已经戒了。
  3. 挪威的森林电影里的绿子很可爱。 所以说还是喜欢绿子。
  4. 抱有和某位前辈共同战斗的心态,2333,实际上一般写作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想把?
  5. 总感觉有些描述虽然细致,但是不太好想象呀,如:少女轻阖双目,深吸一口气后迅速的将扇子按照原来的轨迹滑了回去,并在扇子到达底端的瞬间身体随之飞跃旋转,音乐也随之急转直下!
  6. 如果游戏公司能够弄点老年人才能看懂,年轻人看不懂的梗,就能够建立新的鄙视链了。
  7. 所以强上妹子有什么问题么?2333 我虽然现在以买正版为主,不过要是全买正版也不太负担的起,所以阶段性的玩点盗版2333。
  8. 其实仔细一想,装逼这个词用的不太确切。 天才的世界和我们大约是不同的,比如王尔德写《供年轻人使用的至理名言》,这逼装的都要飞起了,但问题是人家真信自己讲的,所以用装,不太确切。(而且你还要考虑到他是个爱尔兰的胖子基佬) 又比如青年毛██上他那个破师范的时候,每天都和同学谈国内外大事、民族存亡。他们聊天的时候一个同学插话讲了点买菜的事,青年毛██就要和这位同学绝交了。 到了本世纪,因为识字但没文化的野蛮人叫声越来越响,所以才频繁的向青年扔什么“中二”、“装逼”、“幼稚”这些长矛,仿佛他们的审美水平就是人类的审美水平,或者是别人讲话就得照顾他们那点可怜的小情绪。 无解。
  9. 是的,应当算是放弃体谅我等智力水平的终极形态了——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我读不懂,也许那是一种新高度。 谢谢你的厚爱。 我呀,水平很一般,不敢因为读了几本书,就对着天才的作品指手画脚——没这胆量。 不过我可以写写读书心得什么的,但什么心得也比不上亲自去读吧? 另外如果是鲁迅,而且你不介意所谓的文革思维,可以看看姚文元:《鲁迅——中国文化**的巨人》。我虽然不好评价作者,但是他的书不论是语言水平还是对鲁迅的见解,都是一流的。
  10. 是的,各种各样的吐槽,比如他每次提到胡适都要讲“有历史癖和考据癖的胡博士”。黑的丧心病狂。 不过还是应当读一点鲁迅的,因为鲁迅可能是近代以来汉语言成就最高的作家。 小说就不说了,杂文后来也有人模仿着写,但都不能和鲁迅的比。 应当读一点。 比如我,鲁迅之前是不读严肃文学的,但是《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一读就觉得好,读完觉得还是好(虽然当时也说不出来哪里好)。
  11. 比如叔本华《附录与遗补》,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叔氏的文学成就不敢说,尼采对德语的贡献是很大的。 比如你读《查》,主线是查氏下山,然后每一章都是查的作为和演讲。尼采没有兴趣去解释他借查氏口所讲的话,所以就形成了一种高度内化的风格,经常会让我们不明觉厉。 “尼采表示你们那些书,我能用一句格言概括。 而我的一本格言书,你们将用几本书才能阐述。"(引用自知乎用户 北方向北) 这话讲的有点夸张,不过你知道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作家写作都要考虑到一般大众的接受水平。比如四大名著或者是欧洲的通俗小说,宗教文学(比如圣经),并不是说这些作品思想性就差,但是因为要考虑到受众,所以限制了天才们的发挥。 到了近现代,天才们逐渐把”大众审美水平“这跟拐棍丢掉,只为能理解自己的人写作。于是格言体这种高度装逼的风格就诞生了。
  12. 评测的很详细啊。 镜之边缘有个小故事,前作开发被投诉妹子长太丑(我觉得还好),然后鬼佬觉得我们认为的好看妹子是“幼女”(无误)。
  13. 不知道楼主知不知道很多年以前一个沸沸扬扬的仿正版事件,就是盗版商模仿正版三国志投放市场,骗了好多人。好像是三国志9或者10,如果不算实在的正版和掌机,那是我买的第一个正版游戏(暴露年龄)。 后来还买了仙剑外传:问情篇,是四张盘+一堆周边的豪华版,这算是我完全的第一次购买正版。 现在当然要方便的多,有了Steam直接数字下载。就有一堆正版了。 不过我还是挺怀念买盘的时代,也挺怀念盗泛滥的时代,总感觉是某种玩家的特别回忆2333。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