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d=写在前面]
大家好!这里是无名酱。
在文区也呆了好长时间了,看了大家不少的文字,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但是在看大家东西的时候,总是觉得,不少缺陷都是很常见而且很容易解决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提出来过...
大家在评论的时候往往都是针对剧情,但很少是针对某段或者某句话用词不妥/编排不当/细节有待加强而提出意见的。
而在来文区之前个人在本科的时候,在学校文学社受到过一点写作训练,这些写作上的问题其实多多少少都能通过很简单的方式解决,或者是通过读名家作品找到类似的解决方法。
但是有些方面,真的是不提出来就很难想到!个人也是在这上面吃了很多亏,有时候缺陷一被点出来就会发现很傻...
而且大家在看名家作品的时候,都会冒出“哇这个地方写的好好”“哇这个地方非常打动我”“我也想写这样的作品!”类似的想法。
但是真正自己在写的时候,却总会发现似乎少了什么...总是感觉词不达意。
我写这篇东西就是试图写出些大家没发现的但是确实有用(可能?)的能够提升文字感染力的一些东西。
由于第一次写,有什么意见请提!有什么想问的也请问!
感谢大家!(鞠躬)
[/fold]
本篇文章我将谈到的是,词语和句式在空间上的特点。我们知道在小说里面总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环境描写,虽然这些描写的功用不同,但相似的是我们都需要选取我们想要摆设的景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在文中,然后通过某些字词把他们连结起来。然而选取什么景物,按照什么顺序,如何连结,是我们在写到场景的时候常常会感到为难的地方。事实上我们可以直接将景物铺开,或者只是简单罗列我们在场景中所视所问的事物,然而我们仍然应当注意到,这种组织方式和较有经验的写作者在场景叙述上的差距。
在接下来我将试图通过几个例子,去阐述以下几个问题:
1、 词语是有空间感的
2、 利用空间感编排词句会使场景描述更为丰富
3、 词语的空间感能做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好的让我们现在开始。
首先要提到的一个概念是空间感。如同我们常识所理解的那样,空间感就是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我们在描写场景的时候也会经常写“头顶上有……左手边有……脚底下有……”,这就是在试图给读者传达一个空间的概念,只不过在上个例子里面我们直接用方位词把空间构建出来了。
那么不用方位词可以吗?当然是可以的,那就是利用词语自身的空间特征。我们古人早在千年前就掌握了这一技巧: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首先,“霜”是一种结附在物体表面的细小之物,需要离近才能发觉,加上“地上”这个空间限定词,这句话就把场景描绘在了一个低且近的空间位置上。然后是“举头”、“明月”俩词,则是把场景描绘在了一个高且远的位置上,而随后的“低头”,转换到了一个低位置上,而“思故乡”这个动作恰好是回忆悠远的过去,是一个安静而且远的动作,和“低头”十分相配。所以这短短二十字,实际上包含了数次空间转换,这就让这首非常简单的诗有了超出字数限制的丰富的空间感,所以这首诗流传甚广绝非偶然。(另外注意一下,这首诗中“明月”一词出现了两次,可以说二十字中有十分之一是重复的,这是一个相当高的重复率。但是要是没有提醒,我相信很多读者根本没有发现这个重复——比如我自己。这也是李白的牛逼之处,用最简单的词最简单的结构,写出十分精妙而且复杂的东西来)
这个时候各位读者可能就会有疑问:这首诗中“举头”、“低头”都是动作,在三次空间变换中有两次都是有动词来完成的。但是我们在做环境描写时不一定有人物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假定的主角可以让我们通过动作来引起场景的转换。那么仅仅是通过景物,我们可不可以达成场景的转换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我仍然将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以免有人会感到生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的第二句流传甚广,相信各位在学生期间通过各种途径都读到过这首诗,以及对第二段的赏析。不过我在大学之前的学生时代所见过的赏析,往往都是只简简单单谈一句意境很美,好一点的谈一句将月光比作清泉的比喻,都没有谈到这句在空间转换上有趣的地方。
“明月松间照”,首先“明月”是一个很高很远的事物,它位于高高的天上,之后的“松间”比起天上明月而言要离我们更近一些,但仍然是在我们主视角的高处,这两个垂直方向上相距甚远的事物,被“照”一字很好的衔接起来,是一个在纵向上的场景。“清泉石上流”,画面一转,从仰望松间明月,转到俯察石上月光,是一个横向上流动的场景。从一个高而远的场景,转到了一个低而近的场景。而以清泉做比月光,更是从一个静态的场景,转换到了一个富有动感的场景上。这一句中没有任何方位动词上的衔接,纯粹是靠动词连接名词,构成一个有机的场景,达成空间和动静的转换,而明月、松、清泉这些意向,都多多少少一分静谧的感觉,和题目中那个“暝”字正好相互照应(如果换成日、牡丹、黄河就和这个字完全搭不上调),所以这句之所以被千古流传,是有其道理的。
西方文学中类似的空间转换也很常见,例如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秋日》:
秋日
里尔克(冯至译)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
让秋风刮过田野。
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
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
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
在林荫道上来回
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
“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让秋风刮过田野。”, 这句在场景上的变换和刚才那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非常相似。“把你的阴影落在日规上”,“你”指的是原文中的主,日晷上的阴影自然是出于在太阳投射下针的阴影,太阳是一个高且远的事物,因此和“明月松间照”类似,这也是一个纵向静止的一个场景。另外虽然这个场景里的“日规”在物理层面上并不是一个像“明月”那么远而大的一个物体,但是由于前一句中的“主”、“夏日”以及“日规”背后有时间、时刻的象征意义,使得这句在意象上更为庞大。“让秋风刮过田野”,很明显,田野是一个宽广遥远的场景,和“清泉石上流”相同的是,风吹过原野同样是一个横向动态发展的场景。《秋日》可以说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我们这次只谈空间变化,要是还想继续讨论这首诗的话改日再谈。
通过这几个例子,我相信读者已经了解了,通过事物构建场景,不依赖方位动词也可以进行空间转换。在小说写作中,我们在安排事物时不妨尝试下这种写法,通过场景变换来增加空间的维度,让整个场景变得更丰富,同时也可以让文字变得更有趣。我在这里就写过一个小段:
事实上,很多名家在写作之中就是这样安排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关于写作层面上的东西,到此就已经讲完了。之后我将试图展现,通过词语的空间特性可以做一些很有趣味的事情。这和小说写作可能没有什么太大联系,因此各位要是只是为了去学习一些小说写作技巧的话,可以不看下去了。
在这里我将举一个现代诗的例子,可能各位对现代诗有种先入为主的恐惧,觉得现代诗很难懂、现代诗不知所云。因此在这里我向各位保证:只要你能读懂那首《静夜思》,我接下来要讲的东西你也能读懂。
和弦
北岛
树林和我
紧紧围住了小湖
手伸进水里
搅乱雨燕深沉的睡眠
风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我走到街上
喧嚣被挡在红灯后面
影子扇形般打开
脚印歪歪斜斜
安全岛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一扇蓝色的窗户亮了
楼下,几个男孩
拨动着吉他吟唱
烟头忽明忽暗
野猫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沙滩上,你睡着了
风停在你的嘴边
波浪悄悄涌来
汇成柔和的曲线
梦孤零零的
海很遥远
一遍读下来,我相信各位和我最初读到这首诗一样,觉得这首诗啥都没写。其实这很正常,因为这首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一种文学实验,因此不能用常规读诗的方法去解释它。让我们一句一句、一节一节来看。
“树林和我/紧紧围住了小湖”,这一句里面场景元素是“树林”和“小湖”,两者是一个相“围”的关系。大家可以想象这个场景,是一个小而且密的空间感。“手伸进水里/搅乱雨燕深沉的睡眠”,这里用了“手”和“伸进”,是一个很突出的近的视角。“雨燕深沉的睡眠”是一个安静而且沉的形象,而“搅乱”这个动作是一个从静到动的行为——这部分看似在空间上变化不大,而仔细想一想大家可能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雨燕”的“睡眠”,当我们想象这个画面时,我们会用到一个相当小且近的视角,这实际上和上文一脉相承。“风孤零零的”,“风”是一个轻飘飘而且慢慢远去的一个事物,而“孤零零”则像是把“风”这个意象用绳子吊起来了,升到了半空中,在这个树林和湖面上转瞬即逝,是一个高而远的场景。最后的“海很遥远”,“海”是一个大而宽广的印象,配合“遥远”这个形容词,整个句子描绘的是一个大、远、广的感觉。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小且密→小且近→高而远→宽广而遥远[/align]
“我走到街上/喧嚣被挡在红灯后面”,相对于上一节的树林和湖,这一句的场景更小了,缩小到一条“街”,而“红灯”是高高挂在街上的,距离较远,“喧嚣”被“挡”下,这又是一个从动到静的转换,和上一节提到的从静到动又是一个对比——不过这和空间关系并不大。“影子扇形般打开/脚印歪歪斜斜”,“影子”和“脚印”明显是印在地面上的,空间又从高处拉回到了低处,从远处拉回到了近处。“安全岛孤零零的”,“安全岛”是一个小而集中的意象,而“孤零零”又突出了这个意象孤立的一面——安全岛本来就是孤零零的,在空间上和“街”上的“红灯”相比,是比“红灯”在空间上更远的一个事物。最后的“海很遥远”,同上一段,仍然描绘的是一个大、远、广的感觉。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高而远→低而近→小且远→广且远[/align]
“一扇蓝色的窗户亮了”, “窗户”安置在楼上,因此空间上是高而远的。“楼下,几个男孩/拨动着吉他吟唱”,高度下降,更低。“楼下”一词指出和上文事物呈现一个垂直关系,同样和高高在上的窗户相比,这些楼下的男孩显得更近。“烟头忽明忽暗”,同样是一个近且小的事物。“野猫孤零零的”,这个意向很小很好理解,但是这里还有一层远的意思。首先是“孤零零”这个词,本身就有一层疏远的意味,另外更为重要的是,相对于窗户、男孩、吉他、烟头而言,“野猫”在某种意义上是街上另一个次元的生物,可以看作是一个喧哗之中的冷眼旁观者,自然有远的感觉。“海很遥远”,又一次重复,大、远、广。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高而远→低而近→小而远→广且远[/align]
最后一节,“沙滩上,你睡着了/风停在你的嘴边”,“沙滩”在我们印象中,是一个一望无际的宽且远的意象,而“你睡着了”又把镜头拉近,“风停在你的嘴边”,场景变得小而近。“波浪悄悄涌来/汇成柔和的曲线”,这句也很有意思,波浪自然是从远处涌来,但要是看到变成柔和的曲线的话,这无疑是一个近处的场景。“梦孤零零的”,“梦”联系前文,指的自然是睡着的“你”的梦。相对于现实而言,是一个小而远的东西。“海很遥远”,最后一次重复,大、远、广。和前面几次出现的莫名奇妙不同,这次出现和这个场景是很搭调的,仿佛是在说殊途同归。
因此对于这一节,空间上的变换是:
[align=center]宽而远→小而近→小而远→广且远[/align]
现在我们已经把每一节的每一句中内含的空间变化写出来了,不过要是真的还要理解这首诗的话,我们还需要一步,就是找到节与节之间的空间变化。
第一节的场景是树林中的小湖,小而密,一个近距的接触。第二节是夜晚的街上,相对于前一节的场景要小,向远处的安全岛展开。第三节是一个窗户和楼下的青年,场景不仅变得更小,空间上也从横向发展变为纵向。第四节场景骤然变大,变成了沙滩、海岸和熟睡的“你”,而且意向上,第四节明显要更为安静(第一节中的“搅乱”“睡眠”,第二节中“喧嚣”、“挡在后面”,第三节中的弹吉他——男生在窗户下弹吉他)。
我们不妨把这些列出来;
[align=center]小而密,由静转动→小,转向远→更小,高,喧嚣(青春)→广,远,宁静[/align]
与之前每段之间的空间变化相比较,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是的,其实每一节的空间变化的趋势都是相似的,都是这个节奏:高/大/远→低/小/近→高/小→广/静/远。而且每一节之内的空间变化,和整首诗4个小节的空间变化都是相似的!
好了,到了这里,就像是本格推理小说那样,我们已经集齐了解开谜团的所有证据,已经可以进行到最后一步了:这首诗究竟在说什么?
其实这首诗想说的在最一开始就说出来了,就是题目:“和弦”。
我个人并不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并不能给出一个和弦专业的解释,所以姑且写上自己的理解,要是有专业人士请尽情指正。和弦大概就是说,数个音调不一但是在节奏或是音程上有相似性的乐段,同时奏出或是先后奏出的一种技巧。因此对于和弦而说,大概有这样两个特征:
1、 绝对音高不同
2、 相对音高上有所关系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如果将空间上的大小、高低、动静换成音乐上的声响大小、音调高低、节奏快慢的话,这首诗其实非常符合“和弦”这个定义!所以在这首诗中,空间上的变换,其实是用来比拟音乐上各个音节的变换。换言之,这首诗其实就是在做一个实验:我们能不能用文字来实现音乐的功能。
当然,仅仅靠空间变换来比拟音节这个小技巧,是不能完完全全达到“文字→音乐”的效果的。诗中各个小节的场景,描绘的景色给读者带来的感觉,也是在试图比拟随着音乐的进行,给人带来感觉的变化。某种意义上,这首诗也是“艺术是互通的”这句话的一个证明(其实还有一点,就是音乐和文学在欣赏过程中都要伴随着时间的变化,换言之你不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能欣赏完一个音乐或者文学作品,但是绘画、雕塑就与之不同,你能很快的就欣赏完一个作品。所以“艺术是互通的”,这句话用文学→音乐这个转化还是不足以说明)。诗人之所以写这首诗,我想也是出于一个对自身抱有某种自负的考量吧(毕竟北岛嘛,微笑)。
好了这就是我想说的所有的东西了,如有不妥之处,尽请指正,在下诚惶诚恐,虚心接受。
@好友时间~
@ljk31890 野生郭冬临请指正!
@rpgji32k794 @austin7 @用钢笔的人 @mo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