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门里前面的导入部分主要是介绍人物铺设悬疑,用实验室labman的沙雕日常作为记忆点来让玩家在后期产生无比的感慨和怀念,因为石头门的前戏非常非常长,长到我认为嘟嘟噜被爆头之前都算是前戏,所以会让人抓不住重点。
我个人认为前戏的重点还是应该是放在克里斯蒂娜对冈部伦太郎的智力碾压上,一个正经人对战一个中二病的大学生,画一黑板的假说既铺设理论知识也埋下伏笔。但是动画制作组不是这么想的,实际上只要不涉及时空回溯,不对主线剧情产生硬伤的部分他们都认为不是重点,是可以自由发挥编造的滑块部分。考虑到动画制作的时间还有游戏发行时的环境,别说当时流行的是平行时空穿梭的时空观而非时间线理论,连什么是萌系什么是二次元都是需要内置词条进行科普的,制作组就理所当然的调整了自己所认为的重点。
一部过于严谨的作品只要进行商业化改编,必然会出现一些烂俗的部分,先玩游戏再看改编就相当于是一种“原著党”,是由优秀记忆点产生但也必然会被得罪的一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