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deye 发布于十月 29,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月 29, 201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說做漢化的目的是要練能力的話... 那被明確的指正、凸嘈其實才是最好的結果。 因為有指正才有進步。如果不是的話...那建議一開始就打出來不接受批評,純屬自娛娛人... 個人認為忠於作品精神是做翻譯的最高準則。 夾帶私貨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所以我比較少玩漢化作品。 -------------- 其實台灣的翻譯界也有很多糟糕的現象。例如被黑出翔的洪蘭...不知道你們那邊的譯者素質怎樣? 链接到点评
红雨寂魂 发布于十月 30,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月 30, 2014 · 只看该作者 嘛虽然不想评价~翻错或翻得不好啊~~ 因为在我学日语前都是只能靠汉化来满足的~~ 但是学了日语后我发现我都不想玩汉化了~因为根本就不知道别人的水平是否比你高~~翻出来的和你看原文的理解是不是一致 链接到点评
I铃喵 发布于十一月 1,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1, 201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基本上还是很感谢汉化组的,但说实话很讨厌那些说 人家免费汉化你们这群伸手党blablabla的 免不免费的跟质量好坏有关系吗?我感谢汉化组的无偿付出,但一般被批评的都是质量惨不忍睹的吧,作为游戏粉丝看不下去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还有就是有些汉化组占着茅坑不拉屎,别人问一下进度就一副怨妇样。。。(淫家才没有在说A哔——) 是我心理太阴暗了吗。。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 只看该作者 セリカ・シルフィル 发表于 2014-10-25 00:44 首先有一点,本来是没打算放出来,就结果来看还是放出来了。 既然放出来了,那么自然也就该有被批评的觉 ... "但对于国人而言,“信”“达”“雅”的理论早已深入人心,就广泛性而言,自然是“信”更适合作为心理的标杆。" 本人近年在给个gal做校对,游戏的字数不少,翻译人数也不少,因此见过许多风格的译文,举个典型和大家分享一下。 都是个人观点且本人非日语专业,各人标准也不同,因此言语中有不周、说教之处请多包涵。 “信”而不“达” 意思都对了但不符合中文习惯。现在暂时想到两点: 一是完全直译。 副词、连接词一个不拉地全译出来,形成了“翻译体”。例如“或许……也说不定”、“……什么的”、“总感觉……”。 或是不知变通,例如“やっぱり”、“ちょっと” 清一色翻为 “果然还是”、“稍微有点”,等等。 二是忠实原句结构,逗号坚持要点在原文停顿处,句子成分顺序不变。 拿到一个有上述问题的长句译文,在脑子里逐词还原成日文后竟能和原句对上个**不离十,懂日文语法的人看了这种句子能理解,但不懂日文的读者读了可能会困惑,需要耗脑力去思考。(不过近年日文gal翻译多了,翻译体可能已经见怪不怪了) “达”而不“信” 行文流畅读着不拗口,校对速度要比看上面那种文快多了,正当我想着“这翻译真不错”的时候,突然发现这货竟然会撰文! 遇到自己翻不出的长句他会自己写个句子上去,如果只改一句或许还能看出逻辑不通,可他会连改三四句对话!俩角色对答如流,行云流水,毫无破绽!这拿出去安能辩雄雌!? 吓出一身冷汗只好重头查文本…… 直接问一个读者“信、达、雅首选哪个”,应该会得到“信”的回答,但真读起“达”而不“信”的文本,信息不对称的读者只会完全蒙在鼓里。当然,站在翻译角度,我认为还是得站稳“信”,然后尽力追求“达”,早日脱离“翻译体”。 以下是我在追求“达”道路上的一些体会,请专业的老赛以及垂阅至此的诸君赐教。拿了首楼的译文举例,请LZ不要介怀…… 1. 不拘泥原句的标点符号,大胆重新断句 (1) 那样的话今后,他们应该会采取某种措施的吧 应在“那样的话”之后断句,改为“那样的话,今后他们…………” (2) 那只母狐狸也不会就这样单单的吸吮着手指,坐以待毙的 逗号应去掉 2. 先理清句子结构确定主谓宾,补全句子成分。因为天朝语需要主谓宾齐全,而日语里缺主语或缺宾语很常见。 (1) 对于打断了作为早晨的必修课的向神的祷告,所发来的通报,让王失去了话语 全是介词或谓语,主语缺失。原句主语是“王”,应调整句子显出主语 (2) 在对面所见的是我的精锐部队,就会马上对街道和城堡进行攻击 前句在句子结构上已自成一句,后句补主语“他们马上就会……” (3) 暂且不提史泰菲从哪里,将一枚布取了出来……投到了公主的面前 (这句其实不是ともかく而是ともなく,先不论,单考虑中文) 第一分句不构成完整句子,第二分句缺主语,如把逗号去掉可使第一句构成完整句子,但若这么改,最后“投到了公主的面前”又缺主语,还需调整。 3. 在断句分句的基础上调整句子结构,可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自己构造分句,以符合天朝文习惯。常以此切割日文中超长的定语或状语。 (1) 对这国家即使在信纸上也不得不采取居高临下的姿态的风俗,她即使怀抱着烦躁的情绪还是继续写了下去 这个国家有着……的习俗,她对此抱着烦躁的情绪,但她还是继续写了下去 (2) 她的夫婿很少能留在城堡中,为了使命而经常来往于连公主也不知道的各地,之类的 她的夫婿很少能留在城堡中,而是为了使命经常在来往于各地,就连公主也不知道他的所在地。 对于重新开坑的问题,相信很多游戏士的态度会是”我已经玩过这作品了,不会再去玩一遍的“,如此一来在推广作品的意义上就大打折扣,这也是费力不讨好的一点。(同理,我很反对“放个V0.9汉化补丁,开个报错贴,过段时间再修改成V1.0”的行为)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 只看该作者 I铃喵 发表于 2014-11-1 19:47 虽然基本上还是很感谢汉化组的,但说实话很讨厌那些说 人家免费汉化你们这群伸手党blablabla的 免不免费的 ... 问进度的问题,不知道本人所在的汉化组算不算怨妇类…… 可能因为我们组都是工作的大叔了,自认为是为爱汉化,不为掌声,所以我们宁愿大家忘了这暗坑,等到发汉化时再想起来…… 于是来问进度的通常会得到“等”或“没弃坑还在做”的公式性回答…… 我觉得问进度无非是为了推算完坑时间,比如上月70%,这月80%,掐指一算哎呀再有俩月就完坑了。可过俩月没完成呢?这不是害您自添烦恼么…… 常见的还有一类是散发负能量的,轻则“我从高X等到大X”,“我等到大学毕业了”列成个队形,重则叫着“死心啦”“今年再不出就没戏啦”。心情不好时看到这些真想损几句(我也确实损过……),总之这种负能量对双方都没什么好处…… 综上,个人还是不喜欢被问进度…… 不过我其实挺喜欢开一个进度贴定期主动更新的模式,将来若有机会自己开坑,可能会这么干吧 链接到点评
闇夜の影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2 19:10 "但对于国人而言,“信”“达”“雅”的理论早已深入人心,就广泛性而言,自然是“信”更适合作为心理的 ... 我学的是翻译专业,不过没有参加过汉化工作,所以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基础。 所以能够分享这种感悟我个人觉得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谢谢。 事实上,“信”“达”“雅”算是一个比较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理论,虽然理论的创造者自己都没严格遵循。 你所提到的“信”“达”两点,其实按照翻译方面来看,也就是偏向“异化”还是偏向“归化”。 简单点说就是想要“直译”还是想要“意译”。 “信”而不“达”的两点: 一,完全直译。这方面有个更典型的例子,而这个例子基本上是个中国人都知道——鲁迅。 这种翻译对读者而言要求很高,其主要意义就在于方便译文读者对原作者思维方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缺点很明显,一般人看着别扭。 二,忠实原句结构。这个也属于“异化”的典型,其目的基本上和之前那一点是一样。 这种严格的句式对等,说实话也算是过于极端了,通常情况下实在部分场合使用,不可能通篇对等。 那样做会有很大的问题。 你对于这两种情况的理解很到位,看得出确实有所感悟。我对此基本上也都是认同的。 “达”而不“信”: 偏好“达”的这点,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算是主流。而且,这个“达”有时也是和译者本人的目的有关的。 这些例子不少,我也就不多举了。陈独秀翻《悲惨世界》能自己加进去一章我也是醉了。 正是因为注重“归化”会有明显的译者主观影响在里面,当年鲁迅才会强调“硬译”。 不能说“归化”不好,只能说“归化过头”很难让人感悟到作品的原味。 你所说的读者问题,这确实是正常现象。读者看不出问题,所以找问题的都是同行。 翻译批评就是这么一回事了,要有人来指出问题,不然问题就永远是问题。 事实上,翻译这种活动本来就是因人而异。 我虽说是翻译专业的,却也不代表我能指导别人。 只能说懂的理论多一点,更方便借用理论来阐释问题而已。 实际上,蘑菇的翻译已经不止一次被我吐槽了。 他就是典型的“直译”追求者。 我对你具体列出的翻译例子就不详细评价了,翻译的效果都比蘑菇的用句要更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 事实上,在翻译过程中“超译”和“欠译”都很正常,在我看来关键就是翻译的成分是否有纠结的必要。 拿游戏文本来说,主要还是一种偏向呼唤类型的文本,也就是重点在于引发读者共鸣。 要引起共鸣的一个关键,自然是阅读时是否通畅。 也就是说,在不影响理解偏差的情况下,译者可以根据译文读者的习惯,修整不重要却又很麻烦的地方。 一个简单的例子,日语中的形式体言就不是非翻不可的东西。 译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更需要大胆改造,而非局限在所谓的“达”里。 对于某句话的翻译,一些冗余的部分需要去除,一些欠缺的地方需要补充。 再上升到小节乃至篇章中,一些无关大局的语句其实也可以去除,一些有必要补充的语句则需要添加。 这些都基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也即是说译者本人要对原文有一个透彻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所译出的文本即不失原意核心,又能令人读起来感觉到通顺,那我觉得就算是一份优质的译文了。 或许说起来有点虚,不过最近事情比较多,一时间也抽不出空找些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证明,只好抱歉了。 确实,坑的问题一直都很麻烦。 如果是基于客观原因,不得不提前放出不完整的汉化,我觉得还是可以理解的。 不能认同的主要还是基于主观的弃置。 不过我的看法是,有爱又有条件的话,重新开坑也无所谓。 汉化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满足的行为,区别只在于满足自我的什么而已。 有些书的译本可不止一种两种,同理,汉化的版本也可以不止一份两份。 宣传上有影响是个问题,不过,那或许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墙吧。 链接到点评
毒蘑菇汤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作者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2,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2 19:10 "但对于国人而言,“信”“达”“雅”的理论早已深入人心,就广泛性而言,自然是“信”更适合作为心理的 ... 嗯 首先感谢纠正错误 嘛 我在做翻译的时候基本上是以你所说的“翻译体”为主的 但实际越是操作也就越是发现这么翻译的局限性 这里作为范例的战Z翻译是我过去完全无关内容的缺省 只看原文所有的内容而完成的产物- -嘛 回过头来看简直是惨不忍睹 目前已经算是黑历史级别了…… 不过当时 制作的环境是视频 所以在意的人也没有那么多 但是 最近当我自己重新的 光光阅读文本的时候 也就越发的觉得这种东西我以前是怎么敢发出来的…… 关于信达雅的问题 我是以“信”为主 对于“达” 以至“雅” 目前仅能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很多在我进行翻译的时候 常常会想着试图将原句的结构等进行大幅的修改 对内容进行调整 但由于畏惧将句子的原意扭曲 而不敢这么做 基本上就和你所说的一样 很多时候我自己也觉得别扭 但还是死抠着逗号、进行完全的翻译 (嘛……虽然说死抠着逗号翻在阅读方面挺难过的 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校对来说是方便了 这样在与原文对照看的时候 就能够轻易的发现到底哪里存在问题 就像现在战Z开坑 我基本就是一边校对一边重新翻译) 嘛 就像你和糟糕酱所说的一样 确实应该要在符合原意的情况下翻得适合国人阅读 而不是要国人具备一定的日语阅读习惯的基础来理解内容 虽然听上去挺简单的 但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往往很容易让人迷茫 毕竟一方面翻译本身对于日语的阅读习惯已经是非常的熟悉了 所以很多时候自己读的顺 但别人却读的别扭 要想改变这一问题 我觉得还是得通过多多的与他人交流学习 以及提升自身的翻译量 来掌握好 到底什么样的尺度才是合理的 这一问题 嘛……{:7_515:}感觉头脑不是太清醒 说的话有些语无伦次了 对不起 但非常的感谢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作为一名新人翻译 我会努力向着你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改进的 链接到点评
I铃喵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2 19:45 问进度的问题,不知道本人所在的汉化组算不算怨妇类…… 可能因为我们组都是工作的大叔了,自认为是为爱 ... 我理解汉化组辛辛苦苦汉化时不愿意被问进度的心情,就好像我不喜欢我老妈问我作业做得怎么样了是类似的道理。。但主要是,有些汉化组可以直接有1、2年没消息,你至少出来告诉大家你没弃坑啊啊~~~整个汉化组都失踪了是什么情况啊~~ 我对汉化的怨念主要是来自于曾经的一部热门作(也不知算不算热门啦。。)去查进度的时候,发现上次公布进度已经是1年前左右了。。当时就一口老血,那部作品汉化了2、3年,粉丝怨念也都挺大的,毕竟你接了这个坑,别人肯定就不愿意接了。粉丝也从一开始的感谢汉化变成抱怨占着茅坑不拉屎,大部分情况下,大家对汉化组肯定还是抱着感谢之情的。但汉化组虽说是非盈利性质的,但如果接了坑不负责,粉丝自然也是不爽的。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 只看该作者 セリカ・シルフィル 发表于 2014-11-2 20:32 我学的是翻译专业,不过没有参加过汉化工作,所以这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基础。 所以能够分享这种感悟我 ... 感谢理论阐释,事情比较多还百忙之中来阐释,再次感谢! 记得本人以前也和其它人(均非专业)讨论过“本土化”问题,也就是“交际翻译”的程度。讨论起因好像是一些日本独有的事物、习俗词语,也就是楼主开始写的“对于无法理解日本本土的冷笑话或者槽点予以改进 使它变得通俗易懂 也可以将日式特有的文化转换成类似国内的古诗文”,后来讨论范围就扩大到译文的整体风格了。 当时本人偏向”异化’,还说过“特有的名词只要扔进百度,头几条就能出现的即可”,也支持保留一些日语习惯,比如“啊咧”、“嘛”、"XX君/酱“、”前辈“等,理由大致是”要的就是这文化氛围“。(写出来怎么觉得态度好像很敷衍……)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想法渐渐向”交际翻译“靠拢了,现下追求的目标是:1.不改变愿意 2.尽量体现人物性格 3.读者读起来通顺,不会困惑或歧义,不会因为句子拗口的理由停下来揣摩 4.尽量做到让读者读起来感觉不到原语言的痕迹 难得有这么交流&思考的机会,挺开心的。还有点想说的,我回给蘑菇殿那楼吧~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毒蘑菇汤 发表于 2014-11-3 02:28 嗯 首先感谢纠正错误 嘛 我在做翻译的时候基本上是以你所说的“翻译体”为主的 但实际越是操作也就越是 ... 哪敢谈得上提出问题! 也是为了”通过多多的与他人交流学习“,这机会多难得。我自己一般不会去玩汉化的游戏,即使玩了也不一定有渠道能和译者沟通(像开始说的那样,提了建议恐怕会被道德帝那样喷回来),平日只有看着动画字幕和译者“交心”,或学习或内心吐槽来提高自己。所以这样交流机会真心难得! 辞不达意、只有自己读得顺、黑历史这些我也都有,太同感了……每次回头看自己以前的文本都能找到槽点想捂脸,被要求汉化补丁补档的时候仿佛有鲠在喉=皿= ……不过也是好事,说明自己有日日精进 还有一点我觉得您也说得很对,我甚至都没考虑到——有可靠的校对、润色环节时,“异化”似乎会方便许多。然后想起我个人有这样的体会:【对着日文思考流畅的天朝文】与【对着天朝文思考流畅的天朝文】比起来,后者要容易许多。可能是对着日文会受到日文语法的影响,我戏称之为“日文/天朝文脑切换”。于是会抛开原文扫一遍译文(放置几天忘记原文就更好了~),用“天朝文脑”来思考是否通顺。 链接到点评
毒蘑菇汤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作者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3 21:46 哪敢谈得上提出问题! 也是为了”通过多多的与他人交流学习“,这机会多难得。我自己一般不会去玩汉化的 ... 嘛……我想基本上会日语的人都不太会去玩汉化的 毕竟文字这种东西 每个人读下来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对于经过二次加工而成的文字来说 虽然是有可以促进理解的地方 但该怎么说呢……总是不如读一手的文字这种感觉吧? 嘛……实际上无论是在几年之前还是在现在 基本上所有的汉化 无关掌机还是gal还是动画 都写有着本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 也不是说现在没有了这种意思 但也许是因为现在忙碌的生活较为浮躁的原因吧? 越来越多的玩家和翻译都给我一种 只要翻译出来 能看懂就可以了 玩过就过去了的一种感觉? 嘛……虽然也并没什么批评的意思 但总感觉这种略带水分的产物 以及没有学习精神的态度是不太好的吧…… 至少我最开始接触的日语教材 与其说是书 倒不如说是汉化的很有味道的逆转裁判的中文版 玩完之后再试着推一遍日文版来一点点的学会一些内容来的…… 黑历史什么的……嘛 有也没什么不好的 至少能成为一个坏的标榜 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这种错误就行了…… 最后吗 虽然知道抛开原文扫一遍译文是比较好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的困难啊 虽然像现在这种游戏一出立马汉化占坑的风气摆在那里 但像是战Z这种已经过去6年还没人填的坑来说 至少我从最初游戏到翻译 已经完全看过文本至少6遍了吧? 要想忘掉总是不大可行的…… 所以在这点上我觉得澄空学园是非常的不错的 以前看他们的汉化招募帖中关于润色的部分 基本是翻译和润色两人匹配着进行的 在剧情的原意上 翻译是“吃透”文本 而润色是“美化”文本 在美化的过程中 根据润色的理解 很有可能会将原意和翻译所表达的内容相错开 所以在翻译和润色相互讨论下完成 虽然速度会慢 但在完成度上肯定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 只看该作者 I铃喵 发表于 2014-11-3 17:35 我理解汉化组辛辛苦苦汉化时不愿意被问进度的心情,就好像我不喜欢我老妈问我作业做得怎么样了是类似的道 ... 哎哟喂……完·全·中·枪{:6_404:} 链接到点评
闇夜の影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3,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3 21:12 感谢理论阐释,事情比较多还百忙之中来阐释,再次感谢! 记得本人以前也和其它人(均非专业)讨论过“本 ... 嘛,其实这类讨论正适合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该感谢的应该是我才对。 毕竟没有融入到实践中的理论只能算是空谈,算不得真正理解。 在翻译经验上我其实还远远不足,也就只能举些大家的观来点武装自己了。 (注:然后我就堆了下面那一大串的字……我也是蛮拼的_(:з」∠)_) 其实“归化”与“异化”这两者本身并没有绝对的矛盾在里面,也就是看译者怎么平衡了。 我在帖子里最早说的理论——交际翻译与语意翻译——其实就是寻求两者统一的一个设想。 容我列个表吧。 [table=98%] [tr][td]SLemphasis(重视译出语)[/td][td][align=right]TLemphasis(重视译入语)[/align][/td][/tr] [tr][td]Word-for-word translation(字对字翻译)[/td][td][align=right]Adaptation(归化)[/align][/td][/tr] [tr][td] Literal translation(直译)[/td][td][align=right]Free translation(意译)[/align][/td][/tr] [tr][td] Faithful translation(忠实翻译) [/td][td][align=right]Idiomatic translation(地道翻译)[/align][/td][/tr] [tr][td] Seman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td][t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td][/tr] [/table]这就是纽马克理论中对翻译的八种划分法,以及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对比。 结合纽马克推崇的交际翻译与语意翻译理论,可以看出,他追求的就是两者尽可能统一。 而实际上,对每一个想要认真对待翻译的译者来说,大多都会想要找到一个既不失原味,又能够通畅的译法吧。 同样属于语言学派的奈达,在建立起翻译界中影响广泛的对等理论后,也逐渐想要将偏向归化的“动态对等”转变为更偏中庸的“动态对等”(虽然依旧是归化)。 然而, 绝对的对等不可能存在——这样的观点也是存在的。 所以,有一个功能学派被建立了起来(我不会说我今天的课就是研究这个)。 功能学派注重的,就是归化了。 当然,必须要提的一点就是,翻译家的理论都有着很多重合之处。 就我今天接触到的莱斯理论来看,其实和语言学派也没太大差别……也就是关注点更为具体,有自己的特色罢了。 我还和同学开玩笑说,今后大家多研究研究,拿别人的理论改改自己也去弄个理论出来好了…… 不过这也说明,尽管表面上说翻译的情况因人而异,但某些东西是有着共性的。 前面举学派啥的都是现学现卖,无视就好。窝其实也没深入研究过→_→ 抛开所谓的学派理论分歧,我还是提一下我感受到的相似点吧。 就我目前接触的一些西方翻译理论(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世界性翻译理论)来看,基本上还是有倾向“归化”的一面。 差别就是“归化”多少了。 即便是想要搞“中庸”的纽马克也承认交际翻译的存在价值,只是觉得这种风气太重才想要树立一个偏向“异化”的方法论。 由此我又想起鲁迅了…… 于是,在这种潮流下,怎么样进行具体的翻译实践,成了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我在本帖最前面提到过三种文本类型,表达型、信息型、呼唤型。 也就是表达型(高度严谨、具有明确的作者意图)这类有必要追求下“异化”。 这种类型有什么呢? 政治演说及文件,公认的权威人物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等;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等。 因为要方便译文读者对文本本身乃至作者本人进行研究,才需要尽可能保留原文风格与作者的写作意图。 换言之,搞汉化的基本上是没必要这么做了…… 一般的Galgame,或者换言成通俗小说,还是偏向呼唤型文本,即寻求读者的行动(思考、感受)。 而要引起读者思考,用之前提到的“异化”来翻译,终归是有点不合适。 或许有些东西可以用“宅久了自然就懂”来应付,但,宅到深处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而且宅文化也并非全是积极正面的东西,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不纯粹了。 盲目的还原,并不能算是一件好事。 所以,在对等方面,我个人是不喜欢直接拿“酱”啊,“桑”啊一类的直接翻。 【顺手给黑历史补上一刀www 其实,翻译者——具体来说是汉化者——不用太过于执着具体的文本。 翻译本来就是由译者对原文进行分析重述的过程。 汉化者在翻译游戏文本时,确立翻译标准的倾向性还是很明确的吧。 即,考虑的不是“原文出于什么目的,为谁而作”,而是“翻译出于什么目的,为谁而译”。 这么整理,很明显还是“归化”更加适合了吧。 不过也还是那句话,能保证“信”的时候就尽力保证,毕竟我们做的是翻译而不是再创作。 核心的地方坚决不能乱动,但细枝末节完全可以按语言习惯进行调整。 ……说着是挺轻巧,但要真的能做好这句话所说的,可就真的不容易了。 我现在也只能算是粗浅地接触到翻译,还有许多经验上的不足,需要多多学习。 大家一起加油吧!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4,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4, 2014 · 只看该作者 セリカ・シルフィル 发表于 2014-11-3 22:26 嘛,其实这类讨论正适合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该感谢的应该是我才对。 毕竟没有融入到实践中的理论只能算是 ... 复习了一下之前的理论,原来“归化”是指译者自己改译啊……昨天错用了,见笑了……已更正为“交际翻译”。 我们当时讨论也不是要把“异化”和“交际翻译”对立起来,也是寻求一个大家(讨论者间)都可以接受的一个中间平衡点。至于平衡点在哪也没有正确错误之分,只是个人风格不同。 虽然心理上明白这点,知道应该要接受妥协,但还是想要一个既不失原味,又能够通畅的译法啊…… GALGAME的叙述性文字要求不高,要译得通畅或许还勉强,但GAL的人物对话内容更多,出于对角色的爱(自我满足的主要目的~),很想在话语中表现出角色的性格特色,但“异化”可能显得文绉绉甚至害得角色像有语言表达障碍(笑),“交际翻译”呢又不好把握,容易沦为“归化”…… 比如在主楼文本中,看到古风语气就知道是ハイシェラ在发言,但要译文也能有这种效果且不失流畅就…… 诸如此类口癖、语气助词、敬语运用等人物特点,想保留这“原味”,我目前着实驾驭不了……(这追求很奇怪吧……?) 链接到点评
闇夜の影 发布于十一月 4,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4,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4 13:50 复习了一下之前的理论,原来“归化”是指译者自己改译啊……昨天错用了,见笑了……已更正为“交际翻译” ... 其实那个理论中的“归化”只能说“归化”的极端,和平时的“归化”还是不同。 所以之前用“归化”也没问题,这其实表示的是对一种大倾向的概括,即重视译入语(目标语)。 当然,用“交际翻译”的话能够更确切地表述自己的倾向。 实际上,这种纠结是任谁都没办法避免的吧。 毕竟每次翻译所遇到的句段、语篇都是新的,都得从头分析,没有固定的参考。 即便有所谓的“参考”,还有“译无定法”这一说呢。 这世界上要是有标准翻译,别的翻译就不用干活了……针对已经翻译的那些。 所以我之前也提到重新开坑的事,毕竟没人敢说自己翻译出来的东西完美到别人无从指正,那存在多版本译作自然也没什么问题。 问题就是收效是否能够满足后来者的差别了。 纠结是无可避免的,定译也是不会存在的,那么所能做的事情也就只有不断实践、总结了。 继续分享下今天上课时了解到的一些东西吧。 虽说在课本上没怎么被提到过,但傅雷也还是个非常有名的人吧,虽然大部分人知道的是《傅雷家书》。 实际上,傅雷是个实绩出众的翻译家。 据说,我们学校图书馆里就有傅雷译著专柜,大概五六个这样吧…… 傅雷也算是偏归化的代表了,从“神似”说就能看得出来。 这边倒是没打算继续展开他的理论,毕竟总说理论也没啥必要。 我想提的是傅雷对待翻译的态度。 为了追求“神似”,首先要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 比如先把书看个五六遍才动手,不断推敲直到彻底弄懂之类。 先看个五六遍……在这个时代我很怀疑能不能找出一个来,至少我是没能做到。 通个几周目游戏才算不上看啊,重复的有谁不C…… 有了充分的准备,就做到“化为我有”的阶段了…… 之后的“传神达意”考验的是中文水平,总之先不断练不断改吧。 在国内翻译这块,短板大多还是汉语言文学功底不足。 怎么感觉又变成理论介绍了…… 那就顺带说完吧…… 傅雷的理论就是要把自己化作原作者,设想原作者就是一个熟练的中文使用者,译文其实就是原作者用中文写的。 所以,最终还是变成汉语的问题了,也就是“归化”。 前面提到的短板就来了。 学翻译的,基本上还是在外语上花的工夫更多,而忽略了母语的深入研究。 这倒也算是人之常情。 毕竟对母语的认知早就快成为本能了,就算平时交流时有什么不地道的地方,也都能自动矫正过来。 这种便利的机制容易让人产生麻痹,结果遇到需要严谨推敲的场面时就要混乱了。 其实,要表现出“原味”,有些时候倒不是拘泥于“异化”。 “异化”要表现的是源语文化,而并不是能够对等的译语文化。 拿你提到的古风来说,难点还是在于我们如何在母语中寻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 这个就是中文水平的问题了…… 要能够表现出人物特点,却又不至于太过违和。 我突然觉得是时候去多研究下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虽然我估计自己是看不下去…… 链接到点评
982645109 发布于十一月 5,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5, 2014 · 只看该作者 参考一下当年C+C汉化在澄空的遭遇吧 汉化本来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吃白食的人就不要计较了 链接到点评
Pizza Hime 发布于十一月 5,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5, 2014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是个没皮没脸的英翻 但好歹我也是在蒹葭做过四年傻逼游戏翻译的人 一板一眼照原意翻译我干过 汉化组组全员来恶搞我也干过 (毁灭公爵3) 把“斩首之刃“翻译成”掉脑袋切切“这种个人魔改我也干过(爱丽丝:疯狂回归) 如果要我用商学院视角来看这个问题,我觉得大部分伸手党都是 在Trash Talker和Hostage这两个区间之内。所以我对他们的态度从未客气。 然后我发现,既然你的用户都是Trash Talker和Hostage,你做汉化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仗着自己会外语分分钟“上婊汉化组水平次,下喷伸手党没文化”呢? 唉嘿~❤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 只看该作者 セリカ・シルフィル 发表于 2014-11-4 17:24 其实那个理论中的“归化”只能说“归化”的极端,和平时的“归化”还是不同。 所以之前用“归化”也没问题 ... 五六个个人译注专柜……好大的语言学校 是啊又回到了中文水平问题……贵专业会开设提高母语水平的课程否? 见过做出补丁后自己测试五六遍的,但动手前先看五六遍原文真没想过……值得借鉴,下回拿小段文字试试看…… 链接到点评
潜望镜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 只看该作者 修女@恶意满满 发表于 2014-11-6 06:14 虽然我是个没皮没脸的英翻 但好歹我也是在蒹葭做过四年傻逼游戏翻译的人 看不懂单词了……“Trash Talker”是喷子吧? 那“Hostage”在这里是指什么呢……? 我来猜一个: 只要给的是中文,不管给什么质量他们都会感恩戴德~? 我觉得,在这伸手党环境下(贵3DM站的主要面向用户群尤甚……),如果以“为用户负责”为出发点,结果发现眼前晃悠的多是自己不待见的那类人,就如您所说感觉给他们做汉化没意义,有如肉包子打狗。 似乎又是伸手党造成的一个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话又说回来了,既然有您这样的来“上婊汉化组”(笑),那汉化组方会不会因此感觉用户群的格调不一样了~,态度也会有所改变呢? 链接到点评
闇夜の影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6 13:16 五六个个人译注专柜……好大的语言学校 是啊又回到了中文水平问题……贵专业会开设提高母语水平的课程否 ... 我这也不算是语言学校,只不过图书馆比较大罢了。 不如说是傅雷太夸张了。 MTI的只修读2年,基本上是没可能开中文课。大多还是理论和方法上的学习,然后花时间自己实践。 主要是汉化时的文本没有深读的必要吧,基本上不是什么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虽然有些网络用语太多的游戏比近代著作更难懂…… 链接到点评
Pizza Hime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6, 2014 · 只看该作者 潜望镜 发表于 2014-11-6 13:41 看不懂单词了……“Trash Talker”是喷子吧? 那“Hostage”在这里是指什么呢……? 我来猜一个: 只要给 ... {:11_647:} 在3DM那种地方干活 就算是同论坛的汉化组之间也能互喷你敢信? 更别提伸手厨了。 trash talker 和 hostage这边都是商学里面消费者态度的定义 trash talker就相当于喷子 无论怎么样都会来和你战个痛的逗逼 loyalty和satisfaction都很低的畜生 hostage是那群每次都来用你的汉化(比如某个游戏只有你的汉化 不服不要用,或者每次都会下载3DM放出的汉化) 然后转身就开始婊你的那群家伙,loyalty虽然高 但是satisfaction永远都是最低值 (当然还有从trash talker稍微进化了一点的defectors 也是每次都来和你对婊的家伙) {:11_649:} 我现在这么屌,也是多亏了他们的福 {:11_655:} 退组保平安 从此当上自由喷子←(不对) 链接到点评
qwdisky 发布于十一月 19, 2014 分享 发布于十一月 19, 201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还是比较感谢汉化玩家的,不管怎么样,毕竟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付出辛勤劳动~当然翻译质量好的话更好咯 链接到点评
推荐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