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fatecemetery

【会员】高级会员
  • 内容数

    691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

fatecemetery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随着抑郁症鉴别指南越来越精细后,抑郁症群体便越来越多了。一方面越精细的检查越容易找到病人(按图索骥),另一方面会让人们强化”我抑郁了"的印象。抑郁并不一定是坏事,有的时候人或许就该抑郁,和他的处境、经历、文化、性格都息息相关。在当下“快乐盛行”的时代里,抑郁才变得如此受人关注:”你不快乐就是不正常,日子这么好,你凭什么不乐呢?“ 因而有的人想要自杀并不一定是问题,当然可以想自杀。小加图满腔愤懑、忧国忧民,梵高郁郁寡欢、终不得志,茨威格悼念过去、不愿苟活,自杀和痛苦可以是一种成就,尽管它并不是那些人主动追求得来的,但能在发生之后不逃避,而是借之成就自我。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生活是有动力的,但没有动力,也就是没有目标在前路指引完全可以。一个老农有什么目标呢?有一天算一天的活着,今天想着晚上多吃点燕麦粥,明天想着领主能不能减点租,也算目标,也算是后面推着他走的需求。 抑郁症作为“症”,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不适配。预期中生活应该是如何,但实际上却是另一番无聊和阴暗的模样,因而成为了“症”。若是抑郁和人的整体心性兼容,根本算不上“症”。当然我也不是否认神经科学上抑郁症的存在,但如果是个完全实证的存在,靠激素水平就能检测出来的疾病,那又何必讨论纷纷呢?正因为它被寄予了超越一种实证病症的内容,蕴含着超越医学学科划定的生活性,它才不会像“癌症”、“肺结核”一样。 不想做事自然可以不做,有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的吗?又感到人生被耽误了,时间一去不返,那这和普通人的想法也没有特别多的区别,因懊悔和沮丧的交织最终想要了结一切,摧毁一座被错误雕琢了几处的大理石像,也很正常。我觉得保全生命没那么重要,“寻得自己生命的,将失去生命”,让生命被创制才重要。但想想看抑郁症也可以是一种创制的方法。
  2. 以前我有些不吃的东西,比如苦瓜、生番茄、紫甘蓝,但现在常见的蔬菜里只要没毒便没什么不吃的了。
  3. 只可惜没有遇到很多有感觉的文字......有些牵强附会的内容我都感觉太诡异了,并不合适。好的引用让原文开显出新的意义,坏的引用消耗原文的意境。
  4. 可惜我没有NS当时听到开场白还是很惊讶的,偶尔也会回忆起这段台词。
  5. 之前有玩过些别人推荐的所谓有“宗教元素”的galgame,但大多数不过是包了个皮,弄点神父、修女、天使、十字架,扯上点救赎(甚至仅仅只有拯救,因为很明显救赎是并重的词汇,以“赎”来“救”)、主宰、超验、魔法的内容。即使有些作品触及到一些宗教的内涵,比如信仰、虔诚之类的,但依旧不在宗教的讨论域中显明。就像仅仅把《宗教大法官》的内容梗概拉出来,可能大部分读者都会觉得没什么好谈的,但联系起整部《卡拉马佐夫兄弟》中老爹、伊凡、阿廖沙、米佳等人的讨论,了解到宗教对他们的分量后,这段审判耶稣的故事才变得震撼人心。哲学或神学的辩论人人可言,但宗教不只是这些,更是一种世界的展开方式。 有一些galgame里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经文我至今还能记得,给大家安利一下,也希望能获得些新的见解。 I. Remember 11:扫罗投枪 “次日,从神那里来的恶魔大大降在扫罗身上,他就在家中胡言乱语。大卫照常弹琴。扫罗手里拿着枪。扫罗把枪一抡,心里说:我要将大卫刺透,钉在墙上。大卫躲避他两次”(《撒母耳记上》 18:10-11)。 《Remember 11》可谓是相当重视这段《撒母耳记上》的经文,不仅将之置于游戏简介内,还安排子安武人开场时用性感的声音喃喃念着。原文内容大致如下:以色列本没有王,领袖撒母耳已经老迈,他的儿子们昏庸无能。于是众民希望立一位君主,带领他们对抗非利士人。于是神让撒母耳膏立了身材高大的扫罗为王。一开始扫罗顺利地建功立业,但后来触怒了神,神便借先知撒母耳之口警告他要另立新王。祸不单行,神还让扫罗还被恶魔附身,心神不宁。被撒母耳另外膏立的大卫(即神口中的“新王”)凭借优秀的弹琴技术,跻身扫罗身旁,为他弹琴驱鬼、安定心神。后来大卫斩杀了非利士人的冠军歌利亚,受到民众爱戴,引起扫罗的嫉妒和恐惧,因而两次趁他为自己弹琴的时候袭击手无寸铁的他(引用的经文为第一次)。 游戏一开始,玩家会很想知道到底说出这段台词的人想杀掉谁(把谁钉在墙上),而且明知道大概率失败还要如此,必然是有什么深仇大恨或不得不完成的事业。就我来看,这段经文应该指涉的是悟打算杀掉self。情感充沛的引用,也赋予了经文别样的活力,让我意识到该段故事可以在做一些注定要失败的事情前用以自嘲(注定失败且发起者是卑劣的)。 II. Narcissu Side 2nd:花开荒野 “旷野和干旱之地必然欢喜,沙漠也比快乐;又像玫瑰(又作‘水仙’)开花,必花开繁盛,乐上加乐,而且欢呼”(《以赛亚书》 35:1-2)。 一句话,让人感到震撼。当姬子说出”这里是荒野......所以花才会开放喔“时,我的心确实为之一颤。这位伪天主教徒引用的经文没想到会如此积极,甚至过于积极到听起来如同自我催眠。经文出自《以赛亚书》,先知作品里最长的大部头,具体来说是《第一以赛亚书》的末位。作者勾勒出神圣之路的意象,激励犹大人归顺于神,抵抗亚述侵略者。在结构上来看,35章也是一股清流,整章内容充满着温馨平和的景象(34章是血腥的复仇,36章是危机的局面)。 最艰难的岁月,却能够出现奇迹,全是仰赖神的功劳。如此解释的神学内容,在姬子口中倒更像是绝症患者的安慰。正是在荒原,在生命枯竭的地方,鲜花才会绽放。何解?个人觉得有三重意思。一肯定是奇迹的作用,正如病患者们所期盼的那样,不放弃生命的希望,很大程度上是寄托于得救的可能性。二是因为只有在荒原中,人们才会意识到鲜花的”绽放“。在水草丰美的谷地,鲜花也会盛开,但不容易”绽放“出“生命”。三则是自勉,在死灭临近的当下才是实现生命的最佳契机,唯有此时才从常人的浑浑噩噩中解脱出来,直面自己的生活,应了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 III. 素晴らしき日々:耶稣驱鬼 “耶稣准了他们,污灵就出来,进入猪里,那群猪就闯下山崖,投进海里,淹死了。猪的数目约有二千”(《马可福音》 5:13)。 给自己引个流:https://sstm.moe/topic/328285-【剧透杂谈】素晴日:无法触及的「终之空」和自欺欺人的「救世主」/#comment-16423304。该故事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中均有记载,内容有较大偏差,我只采用了最长的《马可福音》版本。从神学论述上,该经文涉及动物权利、赎罪的话题;从文内分析,不过是耶稣在加利利第二次大规模传教期间发生的小插曲,显明了当地人对耶稣奇迹的排斥。 这 段原文是最云里雾里的,但扶她自的天才之处是居然能发现它和跳楼自杀的关联。在古代社会跳楼是很稀有的(原文基本上不可能是自杀的意思),《圣经》里自杀主要是靠上吊和用刀剑砍自己。大致的解析如下: 可以说扶她自凭借一己之力让这段经文成为了间宫卓司生命的写照,结合赎罪的母体,赋予了其自杀的全新诠释维度。
  6. 重复的行为本身可以带来巨大的快感,“超越快乐原则”。至于为什么会从中获得而非其他活动,那可能就要参考特殊的经历了。我有的时候读书上瘾,一天不读就难受,就算在机场也要拿出电脑读书。有的时候几天都看不下去一点。能够持续的久,也挺不容易的。
  7. 语言是苍白的。而时间......总是不会倒转。时间恐怖流逝着,吞灭过往的种种美好的回忆,甚至将痛苦染成美好。楼主岁数与我相仿,我觉得我从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离别,哪怕是任何形式的。和他人交流后分别,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见面,总觉得不知所措,只能任由事态发展后随波逐流。 时间要是能重来的话,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