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子之半

【会员】资深会员
  • 内容数

    4,135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4

子之半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死亡回归正是“散人”被称为“励志”的法宝。
  2. 我觉得你们想多了,讨厌同性其实就是本能。外国可能很多教义,但中国可没这些。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小时候一群男的欺负女生还很自豪,但长大了一个个趴在女性脚下。这是因为随着性成长才促使性觉醒,因而对女性产生了欲望。 同样的,你们自己想想,小时候几个男人站在一起撒尿谁都没想别人的JJ有问题问题,但长大了之后有时候看到别人的JJ就会厌恶,但期间谁来教育过其他男人的JJ很脏一类的?大部分都没有,这足以说明这种厌恶并不是别人教的,而是本身就存在的,是伴随着性觉醒而产生的。
  3. 平职里面的主角是生产系,然而他实际上是靠属性夺取来让自己属性极高,跟他自己的职业没有任何关系。
  4. 这个职业,其实应该要理解游戏中的职业,也就是JOB 就是类似FF系列里的职业,如格斗家,黑魔法师,白魔法师,赤魔法师等。 在这种场合下,无职反而是最大外挂 无职好,平职好,由于时间太长,我都不记得小说具体内容了。 不过我记得对平职某一点印象倒是挺深刻的,就是主角到异世界拿到了与战斗职业无关的职业。然而他的接下来做的一切跟他的职业没任何关系,而是靠开挂。在开挂面前,他的职业作用变得微不足道。
  5. 玩惯了机战肯定会想起这个角色的。 高达Z说是:“一个名字引起的战争” 而主角卡缪就是被官二代嘲讽女人的名字,所以名字梗是很深刻的。
  6. 许多人说原神怎么怎么成功,说到底不过是因为流水账。 流水账为什么那么高?玩过游戏都知道。 FGO氪金算厉害了,1W都基本能毕业。但原神呢?1W可能2命3命都没有。 而你如果只是月卡跟纪行,那么你连一队队伍都养不起,更不要说应对各种盾牌,各种环境的队伍了。我可是人品爆发5星直接卢老爷+温蒂+狼末,才稍微舒服一点。要是人品不够,根本就不用玩。 也就是说,本质上是一个氪金非常夸张的游戏,才导致了高流水账。 去除这些,原神非常单薄,无论是剧情,日常,还是其它,都不算是一个合格游戏。 而事实上,原神许多问题都是多平台做成的,什么都想做,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7. 这种适合小说同人,不适合游戏。 如果是游戏,大概做成这样吧。 被游街之后处死,其强大的怨念被魔族复活,然后逆推,让一个个妹子被魔族凌辱,成为魔族苗床。
  8. 这种想法只能是作品YY剧情,适用于小说,而不能是游戏剧情。 因为载体不同,玩家对内容的承受也是不同的。 就像剧情破处一样,非游戏倒是非常常见,但做成游戏就是差评。 还比如各个生一遍的那个,游戏中你让玩家来玩就得非常麻烦。有些人会是能玩出养圣王,但大部分是嫌麻烦的。
  9. 你搞错了啥,我这里那有说上帝全能全知,而是你的行为没有影响到上帝的规则。 你这个时候想干男,那个时候想干女,上帝的规则给你的规则有改变什么? 没有,依旧是不变。不管你怎么反复横跳,都没有跳出那条规矩,也没有让那条规矩无法执行。 只要上帝定下了这条规则,之后压根不理你,哪里需要提及什么全能全知?
  10. 你的例子不是,我的例子才是。你去想想两者差异 此外,罗素悖论本质上是“集会”相关的。严格来说,是集合定义出错而产生的悖论
  11. 我不觉得。 不管如何,你怎么改变意志,都没有改变上帝的规则,因此干涉的本质没有变。 你的行为,只是在规则下影响结果,这个结果不影响规则一分。 如果我是上帝,我受验者这样反复横跳更好玩。 所以只是上帝更好玩物而已。
  12. 这还不行,因为说实话,不管如何,单行为导致单结果是不能出现悖论。比如这样改 1:上帝要你选择 2:说真话还是假话 3:说真话要插男的 4:说假话要插女的。 5:你说:“我就要去插女的”、 6:如果你要去插女的,那你的行为视为真,上帝会将你送去插男的。 7:然而当你被送去插男的时候,你的行为马上转变为假,又会被上帝送去插女的 ……………………………………………………
  13. 所以我说了,定义。 如果是真的全能全知的上帝,能清楚过去未来,就能直接给你最终真实结果(前面我说了),不存在任何悖论可能。 但是,如果是非清楚过去未来,仅清楚当下的全能全知,那就可以让当事人做反复横跳,只有这样才有产生悖论的前提
  14. 哲学是很宽广的,并不是只有某一类才叫哲学,更不是狡辩类才叫哲学。 有些所谓看似无解哲学的思辨, 其实在逻辑学、数学的发展过程中就已经找出了答案 定义不同了,概念不同了,那所指的东西本身就不一样了。 既然本身不一样,那么存在差异有啥好奇怪的。
  15. 我不清楚那是啥。 我只想说。 定义不同只是影响情况划分。 但不管你划分怎样,客观的东西什么都没变,变的只是你看问题的角度。 就像同一张试卷,考完之后的30分及格,50分及格,60分及格,乃至100分及格,跟你做这张的分数没有任何关系。 变的是,你会不会及格而已。
  16. 我所说的,不是题目本身,而是人在分析时候会出现的问题。 概念偷换是常见情况,哪怕有些人自身没意识到。 而在题目里,思考者对“真实想法”的定义的理解,会影响他对“全能上帝”行为的推测。
  17. 没有任何悖论。如果真要说,那就是各名词的“定义” 如果在解题过程中,词语的“定义”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那就会觉得产生悖论。 比如说:真实的想法 A:非个人主观认知,而是内心真我的表现才为真实的想法。 B:以当前个人主角认知为真实想法。 当一开始提及讨论时用的是A定义,然而再具体分析的时候换了B定义,这样就会觉得产生了矛盾。而事实上是两种不同的说法。
  18. 如果是那样我觉得不可能,别说全能全知的上帝,对于一些洞察力高的人,你哪怕能欺骗自己,都无法欺骗对方。 我们在心理咨询的时候,面对的患者都是存在类似自己欺骗自己的状况,而我们必须要突破患者对自己的欺骗,而弄清对方的真实状态。 如果是真的是上帝,不要说艹的时候,在给杯子给你的时候,就已经给定了你最不想碰到的那个了。
  19. 这不是哲学,不过不懂心理学的是有些时候是很难理解的。 我再举个例子吧。 A:为了取悦大家而穿上女装,他是女装癖吗?不是,因为他穿女装的目的不是因为那是女装,而是因为取悦观众,并非真的爱好女装。如果有一天环境需要他穿嬉皮士,他换成嬉皮士也是一样的。 B:不知道这是女装而穿上女装,那是女装癖吗?当然也不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是女装,这对于他来说跟男装没有区别。 C:虽然好奇地主动穿上女装,但还是很害怕。这也算是女装癖吗?同样不算,因为这只是一种猎奇心理。 只有明知道这是女装,并且是特殊爱好等“多种原因”加在一起,才是女装癖。 并不是穿上女装就是女装癖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