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跳到内容

月见闪光

【荣誉管理】
  • 内容数

    4,127
  • 加入

  • 最后访问

  • 赢得天数

    16

月见闪光 发表的所有内容

  1. 惊了,站长失踪几个月,回来第一帖竟然是研究FGO的周回( 不过这个问题在于,即使在国服有一年的未来视,知道特定五星有重大发挥时,你会因为这个去特意抽他/她吗?而日服就更是如此,在连不知道下一次活动周回本都无法判断的情况下,显然只有部分极泛用英灵值得一抽 ——毕竟,你游,再不济还可以抱大佬的啊(
  2. 模仿其他载体,如动画,漫画的分镜,演出去写没什么不行,寻找合适的借鉴本来就是创作必不可少的部分,问题只在于怎么将画面用文字呈现 对于同为静态的漫画还好,尽管在细致程度上有所差异,但仍然可以通过调整视角,突出特定重点,以及其他格式手法,来达成类似“分镜”的效果,但对于动态的动画而言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其实也不复杂,漫画也在做同样的事情,那些极擅长战斗的漫画家,会有意识地调整格子大小,对白数量,画面信息量,甚至用跨页画面,来调整读者翻页的速度,来达到“变速”的效果,而小说也可以同理,通过调整语句的长短,给一个镜头留出的篇幅,来控制读者的阅读速度,以此营造战斗的节奏。 说到底,故事比起“实际”,更重要的是“感受”,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固然重要,但能预测,能调动读者阅读时的情绪,心态,才是无论写任何题材,情节,都能适用的基础 至于最后的问题,原则上可以,但那样就不能给与其他作品同标准的糖为奖励了。以及,并不能保证在这里就能给到你及时而有效的反馈。
  3. 队长比想象中冷酷啊,虽然大概有点过节但毕竟还是靠了对方的魔力才续到现在,竟然见面就直接开枪了。 哈鲁倒是感觉……太浮夸了一点,听你之前的描述,更是被枪指着时会说“啊哈哈,别这样,我可不是擅长战斗的类型”然后反手就把人给撂倒了的主 最后,我感觉把那个工虫的一两只脚打断的话它会老实交代出口的(
  4. 嘛,怎么说呢,有意料之内的也有意料之外的? 想爬回地面真难啊,看来第一个故事就是重回地面了 队长你果然没死啊,你怎么和敌方BOSS混到一起去了 哇,死灵狂潮诶( 你们两位的战法有问题啊,少打多为什么还要主动冲锋,我觉得拉打稳赢版( ——大致就是如此?
  5. 那些能写一手好叙述的人都是我的敌人(划掉 讲真,我很羡慕那些会写历史的人。寥寥几语就能刻画出一个事件的大体样貌,其中人物的个性与信念跃然纸上,而亦有广阔的遐想空间。我们看到他们的思绪和纠葛,亦知道有更多看不到的,不被记载的,化为尘埃,永难发掘。这是历史的魅力所在,也是让人伤感之处。硬要说的话,我大概,是喜欢历史的。 更别说这方面的写法对于文字创作大有助益了。 回到这篇故事本身,恰当的写法结合了恰当的内容,在完成度上实在无可指摘,唯独在先知道艾妮亚的事情后,看着终结了她梦想的薇樱的人生轨迹,心中实在有难言的情绪。我不知道有没有人会觉得其最后的转变有些突兀,但就我个人来说,恰好相反,比起最后的放弃,反而她最初的贪婪和渴求稍微有些没有缘由。
  6. 虽然你说希望看到我回复,不过实话说,关于春田你的风格,叙事技巧和方向,都太稳,稳到没什么能再提的地方了。烂文章很容易写出长篇吐槽,好文章却不容易夸,尤其还要换着花样夸,对你来说,只要更注重叙事和对白的细节,然后安安稳稳写完一篇故事就足够了,就像酒馆征文那样。 但有时候,只是有时候,虽然我也很喜欢传统的故事,我常说,创意和构想无关紧要,好的文笔能让最平凡的情节变得意味深长,但有时候,我还是希望你能看到你走出你的舒适区。末日之后的世界,荒土上艰难求生的人们,探寻生存意义的主角和带领他向前走的主角,这些素材对你来说太过熟悉,对我来说也逐渐变得太过熟悉,所以也就会忍不住好奇,在使用不同的素材写同样的故事,或者使用同样的素材写不同的故事时,你会怎样发挥呢?
  7. 我这边图全挂了( 不过就从其他地方的截图上来看,画面和人设比起MA2还有倒退,那就可以枪毙了
  8. 过分了朋友,过分了,这个太牵强了
  9. 点编辑框上的“链接”,上面输入网址,下面输入文字,制成超链接即可,除此之外,也没一步到位的简便方法 另外,主题字数过少
  10. 毕竟除了这一点,这部电影实在没什么好讨论争论的。好的太直接。
  11. 所以我全篇也没特意强调女性,当然,主角是女性让这件事情更显深刻,但这是为所有观众拍的电影
  12. 超过好莱坞,不是我的评价,而是很客观的,一方面在全球票房上大获全胜,赢过了同期的银河护卫队2和前面的速8,其次在豆瓣上十万人次评价的作品中,评分比它高的只有8部,而这8部中4部在imab评分甚至还要更低。 至于女权这个问题,有些人天生就没那么多选择,你能怎么办?质疑这部电影对女权的关注的人,在我看来和“GD执意抗日增加了中国人民的伤亡”的观点没什么差
  13.   我相信,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在努力活着的。没有谁的人生是一派轻松,全然顺心如意的,无论其父母有多大的权势或财富,人最终还是得自己过自己的人生。      只不过有些人,他们是努力在一条看得见的路上走,比如,升学,这是一条清晰而易选的路,没人能说这很轻松,但你该做的事,能得到的,总是明确而可预期的。又比如,业绩,干了多少活,拿多少报酬,不容易,但很好懂。      而另外一些人,他们的努力是为了在一条不可见的道路上走,在没有路的地方爬,看不到终点,得不到允诺,甚至连这努力本身是否正确都不知道,并且大多数的结局都是粉身碎骨。那为什么还要前进呢?因为有些人只有前进这种选择,有些人相信,他们终能走出黑暗,作为一位伟大的开拓者,在没有路的地方,为还困在黑暗中的人们指出一条可以努力的道路。      这大体就是电影《摔跤吧爸爸》演绎的故事,一个前摔跤手训练女儿成为冠军,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的故事。只看概述稀松平常,甚至不太合现今的主流思想,但当这一切发生在印度的时候,就显得意味深长了。印度,我们熟悉又陌生的国度,它是世界第二的人口大国,GDP今年来已达到世界第八,它源源不断地向硅谷输送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它是西方所赞扬的民主在第三世界的成功实践。可另一方面,它也有着世界上最悬殊的贫富差距之一,军队所有装备全然依赖外国进口,而体育上更是没有可值得称道的成就。积贫积弱非一日之功,非三两人之祸,我们已不太相信打倒一位国王,换上两位大臣,整个国家就能焕然一新的童话故事,制约印度发展的重重枷锁,是臃肿腐败的官僚,畸形的工业制度,令人诧异的城乡差距,幼稚的民族主义潮流,以及混乱而又落后顽固的传统。      我们觉得它和我们很像,因为可以看到五十年前中国的影子。我们觉得它和我们全然不像,因为相信中国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境况。      在这么多的阴影之下,每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走在不可见的道路上。      电影开场,在奥运会决赛上激昂澎湃的解说声中,镜头里却是一位矮壮的男子,和比上高上一个头的对手,在乡村屋宅下的摔跤对决。迅猛而激动人心的三个回合过后,这位在之前对印度体育局大作抨击的矮壮男子以完胜之姿披上外衣,一句“你输给的是全国冠军”,道尽了全部的骄傲而无奈,背景的解说亦成为他全部遗憾的注脚。他是马哈维亚·辛格·珀尕,曾经的印度国家摔跤冠军,一直梦想能在国际赛场上为印度奏响国歌,但却因生计而被迫放弃了摔跤手的道路。      他一直相信自己能为印度赢得奖牌,体格,技术,经验,智慧,只要家境更余裕一些,能得到的支持更多一些,他相信自己是,而且他确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摔跤手。      没能继续摔跤手的道路也无所谓,这次他要成为自己儿子的支持,他决定砸锅卖铁也要让儿子能坚持摔跤手的道路。      ——然后,人生总是如此的,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往往会顺手带上一扇窗。马哈维亚的妻子,连续生了四个孩子,都是女儿。      全村人在出尽了生儿子的迷信主意后急着摆脱责任,他们说他做了错事,他们说他经文念反了,他们说他得罪了神明,妻子满怀歉意,而他只是说,这不是你的错。这位由印度国宝级影帝演绎的沉默父亲坐在自己的荣誉墙前,将曾经的奖章一个一个收起,无言地看着空白的墙壁,他感受到绝望压倒下来,正如我们感受到他的绝望扑涌及面。      可以了。我想。可以了,马哈维亚,可以放弃了。      神关上门又关上窗,他做得这么绝,谁忍心指责你的半途而废呢?      ——但开拓者总是破门而出。      马哈维亚亦找到了属于他的撬棍,一次普通的孩童打架,让他发现了自己女儿在作为摔跤上的卓越天赋。他说,我忘了,不是只有男性才能赢得奖牌的。他决定做一件所有人眼中匪夷所思的事情,他要训练自己的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成为摔跤手。      在印度。      训练很不顺利,诚然,钱,总是最大的问题,马哈维亚拿亲戚的旧衣服做出训练衫,公共的摔跤场不给女孩进入,那就在自己的田地里搭个新的,营养不足,那就把100卢布的鸡砍价到25卢布,妻子出于宗教不愿料理荤腥,那就自己动手。一切在各种穷办法中窘迫,但也勉强进行着,可最大的问题永远在于,受训者自己的意见——两个女孩儿不情不愿地换上T恤和短裤,每日早上五点就开始绕着村子一遍遍跑,举重,压腿,俯卧撑,尚且年幼的女孩抱怨着晚上腿痛得睡不着觉,抱怨长出来的肌肉受到了学校女孩的嘲笑,抱怨头发在泥地里打滚弄得满是虱子,背景插入的印度民谣哭诉着她们所受的虐待。所有情绪在头发被迫剪短后爆发,两个女孩顶着男孩一样的寸头和全村人的嘲笑走去上学,途中默默决定要结束这样的训练生活,她们给父亲的闹钟做手脚,偷偷毁掉摔跤场的灯泡,故意输给堂兄。她们亦偷偷佩戴上首饰,翘了训练去参加同龄女孩的婚礼,她们的抗争是成功的,马哈维亚怒气冲冲地来到婚礼,却最终一句话没说,径自离去,落寞的背影里透出失望,一如当年独自看着已成空白的荣誉墙时那静默的绝望。      他大概已经理解,他没法让不情愿的人成为冠军,他没法和世代积重的女性观念斗争。即使他相信自己的女儿不输于任何男性,可如果她们自己不这么认为又怎么办呢?又一次,他决定放弃了。      女儿们犹自不忿,念念叨叨地抱怨着自己的父亲是个疯子,就因为翘了一天训练就要毁掉这么好一个婚礼,更为了虚无缥缈的自己的梦想要夺走自己的整个童年。吉塔说,愿其他人不会摊上这样的父亲。      但我想要一个这样的父亲。新娘接了话。      吉塔和巴比塔的同学,村里唯一没嘲笑过他们的女孩,年仅十四岁的新娘,歌舞升平的婚礼上唯一不高兴的人,说,至少你们父亲真的把你们当孩子。她说,我们生下来,就只能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十四岁就要被“嫁”出去,和不认识的人结婚,只为了让家里的状况好一些。我这辈子就只有孩子和家务了,这就是我的人生。      只因为这是印度,童婚,买婚,荣誉谋杀盛行,强奸合法,女性文盲率居世界前列,性别不平等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的印度。这就是印度所有农村妇女的人生。      在印度,有些人生下来就没了路,而现在你们至少还有……还有半条路,只是半条路,你们沉默而又固执的父亲在密不透风的屋子里拿撬棍凿出来的,而这能不能成为一条路,就看你们自己了。      你们至少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于是,马哈维亚第一次在早晨五点醒来时,看到了早为训练做好准备的女儿,第一次看到女儿在摔跤场上赢了男性,尽管只是自己的表哥。他带女儿们前去参加摔跤比赛,恳求加威胁才让吉塔进了场,而女儿直接选上了场中最强壮的男孩,一番扭打,遗憾惜败,但已足以改变所有人的看法。      而吉塔犹自不满足,她一夜未睡,在第二天训练时问父亲,我什么时候能再比一场?      她已有了自己最后欠缺的,父亲唯一无法给出的东西,作为摔跤手的斗志。这一刻成为摔跤手不再只是马哈维亚对于曾经遗憾的执念,而终于是父女共同的愿望。当买不起专业摔跤垫的马哈维亚用床垫和图示说明着垫式摔跤的规则时,吉塔眼中第一次闪烁着憧憬的光。      此后,他和她无人可挡。      吉塔一路拿下全国冠军,得以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就读。世界奖牌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一切却都起了变化。崭新的技巧,全然不同的训练方式,前所未见的繁荣世界,让她无法避免地陷入迷茫。难道自己前半生所学的都是过时的东西?自己之前的努力都浪费在了事倍功半的办法上?专业的训练没有那么多限制,亦不会对个人的打扮大作干涉,如果可以光鲜地胜利,谁愿意把自己弄得满身泥泞?      重新蓄起了头发的吉塔回到家乡,第一次在摔跤场上战胜了已呈老态的父亲。她仍然感谢他给的一切,但自信已足够掌控自己的人生。她辛苦了这么久,是该光鲜一下了。在离家时她并非注意不到背后父亲沉默的眼神,她只是相信自己能用奖牌证明自己。      但首轮淘汰的第一次国际赛事经历给了她沉痛的一击。      而另一边马哈维亚不得不接受自己已逐渐老去的事实,他不再是全国冠军,全村里说话莫敢不从的人了,他发福,体力下降,甚至要靠药物维系正常生活。他终于将巴比塔也培育成全国冠军,却也看到了吉塔的失利,他又一次对着荣誉墙无言,再一次沉默,这是他第三次想要放弃。为什么不放弃呢?你赢过了传统,赢过了天意,唯独没赢过时间,谁都没法赢过时间,作为一个已然老去的摔跤手,你已做得足够好,你成功将女儿送去接受全国最好的训练了,你插手不上的训练,如果这都没法取得成绩,那就……      他想过放弃,但女儿在电话中的哭声立刻让他改变了主意。距离英联邦运动会还有六个月,马哈维亚决心在陌生城市的阁楼中再一次陪伴女儿训练。在六个月后的决赛前夜,吉塔问,明天的策略是什么,马哈维亚答,只有一个,让他们记住你。      而在六个月前,一切都显得不那么乐观,面前是一望无际的泥沼,前方是没有任何人成功渡过的事实,道上是首轮淘汰的魔咒,刚愎自用的教练以及早已成名的对手,而在最后,连最亲密最依赖的人都不再能给你力量。吉塔面对镜子重新剪掉自己的头发,你明白的,你早该明白的,这条不是路的路没有人可以期望着光线,毫发无损地渡过。但你其实并不那么害怕,不是吗?你早从最绝望最黑暗的环境里走了出来,而最不怕的,恰是满身泥泞。      “我注定和奖牌无缘吗?”      开什么玩笑,你是会因为输给男生而不甘心的一夜未睡的人,你是体重不足仍然在高级组夺得冠军的人,你三度蝉联全国冠军,你在人生的摔跤场上摔赢了历史,偏见,传统,以及整个世界,这不可见的道路已然成真,注定有冠军为你留存。      而那,就在这里了。         最后,感谢导演,编剧及所有演员的倾情奉献,整部电影没有使用任何特效,任何替身,所有相关演员均进行了一年半的摔跤训练,而主演阿米尔·汗更是同时完成了先增重28公斤再减肥25公斤的壮举。电影拍摄过程中用认真到近乎蠢笨的办法,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技法的巅峰。      这是第一部胜过好莱坞的宝莱坞电影。 @红色精英兵 @苍云静岳 @fengsword @SuiLang @lubi @纯系小白 @铃Beru @芝士猫 @用钢笔的人
  14. 姑且,可以请你解释下你与这篇的原作者之间的关系吗
  15. 我还以为能击沉佩德伯爵号呢 仍然是混乱而紧张的海战,交织着少女们性格和特长的碰撞,岬明乃和宗谷真白的个性和魅力都在逐渐立起,这次事件的真相也逐渐开始露出一角 唯一的遗憾就是,结束的部分有些太略写了,只是因为运气好而逃过一劫,并不太算合理的情节,而且……也削弱了角色们的决心 所以我还以为能击沉佩德伯爵号呢 最后吐槽一下一分钟60发的射速,高斯轨道炮吗这是,就算是高斯轨道炮,炮管也承受不住过热的吧(
  16. {:10_637:}论坛最近并没有维护,只不过因为网络波动,部分地区的会员可能需要踩踏墙娘才能登陆 另外,虽然很感谢,不过毕竟活动结束了,我只能按正常的分数给你糖了
  17. 可是猫握不了手柄,握不住鼠标,连键盘都不好敲啊
  18. 不,本来应该趁早发个活动结束致谢词和总结帖的,但是因为评委们还在讨论,所以有所延迟,抱歉抱歉
  19. {:10_637:}感谢捧场,真的非常感谢,但是……活动到5.5已经结束了啊……
  20. 神TM四天写了3W4你是奥利牌打字机吗 @铃Beru @梦幻 @SuiLang @lubi 出来看上帝啊 好吧,好吧,不闹了,认真评价,在当初我拜托你去写一篇活动文的时候,也没想象到,你会交出这么长的一篇文章。 你一直是文领的标杆,在那个一切尚显混沌的年代,版主们以你为尺度衡量了诸多标准,作者们则追随你来到这里,我大概亦是其中一员。这世界上有生来就洞悉文字中所有奥妙的人吗?我不知道,但如果有,你肯定是其中的一员。你的文字一如当初那般令人生畏,作为版主往往只能战战兢兢地给出个精品,而难以对之做出什么评价。谁能为这样的文字做出一个公正的评价呢?谁能断定有什么是这个文章的缺陷,而不只是自己的眼界狭隘呢。 但今天,不是作为文区版主,而是作为一个作者,作为这场决斗的挑起者,既然你应允了,那我也该当站到最后。今天,我必须相信我手中的笔。 奥利你的静物描写向来冠绝文领,即使今天我也难望其项背,你向来知道一个场景该有什么东西,一件物品应该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你见而能叫其名——有人说,这是对一个作家的最大褒奖——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置于那个文化,那个历史之中,而不仅仅是为了故事发展的布景。而在文章后半简洁而不失紧张感的打斗中,亦能让对此向来自得的我学到不少。倒叙和插叙亦用得十足高明。我曾说你能把平常家庭最普通的一次早餐写得有趣而意味深长,事实确实如此,全文没有哪句话,哪个对白是不有趣而意味深长的,即使这也加倍消耗着读者的经历,但所谓阅读的乐趣不正在于此吗?——我喜欢需要花费一点精神的故事。 但是,即使每一句话我都无法挑出任何错漏,但在它们构成这么一个不短的篇幅后,我得说,这些优秀的文字,并未让文章整体变得同样有趣而意味深长。这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它确实发生了。我们总能透过你的文章窥探到一个瑰丽的世界,它有完全的历史和文化,它真实得更胜我们生活其中的现实,它似乎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事,温馨和疯狂并存,安稳和动荡相角。但似乎也仅止于此,我们能窥探到它,但一切都隔着道无法逾越的雾门,即使看完这三万四千字,即使看完笛与杖的全部,我也无法参与其中,仅能作为一个旁观者。这也许是因为你正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写作的。 我看到这么篇幅绵延的文章仍然缺乏一个主题,这也是我更愿意称呼它为一篇文章,一件事,而不是一个故事的原因。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时刻都会发生很多事,但它们大多都是偶然的,无意义的,而故事必须有意义。故事必须有一个主题,主题不一定要是道理,它也可以是情感,但在这篇故事里,泌人心扉的爱情,劈金裂石的友情,克服大难的兴奋,劫后余生的侥幸,我都难以找到。故事亦也应该有一个结局,在《卡萨布兰卡》中,最后维克多握上里克的手时说,“欢迎回到前线,这次我相信我们会赢”,这预兆着整个二战的最终结局。但在绿眼美人中,这仅仅是艾斯黛,厄德逃亡路上的一个小小插曲,这仅仅是萨维尼安亡命路上的一个小小插曲,危险,但仅此而已,两人的结局还指向不知何处的远方,而萨维尼安的路亦也还长得很。而对灰烬会来说,这也只是又一次失败的行动,一个组织,一个疯狂的异教,总是会有的失败,远不足以撼动它的根基。一切都未明,除了地上突兀地迎来死亡的人们以外,我们还看不到任何人任何事物的结局。 另一个让这文章没有真正成为一篇故事的,说来荒诞,可能是人物塑造的不足。人物塑造会有不足吗?他们每个人都带着那么明显的,不同的烙印,每一句话吐出口都不仅仅是作者为了介绍情况,而确确实实地,是由他们的出生,文化,性格和想法酝酿而出,风趣而不失厚重,在对白的意义上无可挑剔(如果你不是特别讨厌翻译腔的话)。但是,对白大抵只是人物塑造的锦上添花,在那么多不同烙印堆积起一个个形象后,在我看来仍然缺乏一个事件让他们真正获得生机。一切作为的动机比起信念更像是偏执,这看起来确实是偏执狂聚集的一夜,各种各样的人抱着各自的简单目的来到这间酒馆,然后,简单地完成或者简单地失败,并因此简单地死去。阿梅代可能是其中最正常,最有机会鲜活起来的一个人,但他在来得及做出任何选择任何行为前——就死了。 我还记得静岳很久以前对我做出的评价。他说我像个导演。确实如此,我是靠设计写作,可能确实匠气有余灵性不足。奥利你则着实是位诗人,更符合世人对于作家的一般印象,但有时候,但这次,我觉得这篇文章恰好缺了一些匠心。 以上,个人的一些粗浅之见,让人见笑了。
  21. 关我什么事,你们爱看啥看啥( 说那么多,方向大抵没错,格局稍小,世界观铺设,节奏把控,人物塑造,这些都是基本功的范畴而已。倒让我想起文区以前的一篇讨论,https://sstmlt.moe/thread-148074-1-1.html,而同一个作者在其他文章下面的回复更加精彩(但一下找不到了)
  22. {:10_642:}如果你知道我们旧校区宿舍长什么样,你也不会太喜欢的
×
×
  • 新建...

重要消息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该站点,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 使用条款